清代畫壇上有個著名的群體,叫揚州八怪,其中一怪便是金農(nóng)。
金農(nóng)是個傳奇的人物,他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別人是三朝元老,他自封為三朝老民,畢竟他一生布衣,確實沒有當過官。
金農(nóng)還是揚州八怪之首,博學多才,詩、書、畫、篆刻、金石鑒賞等等都會,因為過于優(yōu)秀,啥都會,所以當上了這八家之首,也是實至名歸。
在繪畫方面,金農(nóng)的題材有很多,筆路非常廣,雖然水平?jīng)]有那些專攻某一領域的人好,但也勝在很有意趣,沒有條條框框,于正統(tǒng)派之外另辟蹊徑,畫中有著靈秀的藝術性靈。
據(jù)清人記載,金農(nóng)直到50多歲才開始學畫——“年五十余,始從事于畫。涉筆即古,脫盡畫家之習,良由所見古跡多也”,60歲之后,金農(nóng)定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金農(nóng)的筆觸,多涉及植物花卉和山水,還有一些親人的蔬果,妙趣天成,傳世作品很多。這類有分設色和水墨兩種,下面便是他的《墨戲圖冊》。
用墨筆描繪蔬果、動物和小場景,構(gòu)圖或簡潔或飽滿,生動有趣。而在淡雅的墨色之中,金農(nóng)還用質(zhì)樸的筆法為每幅畫都添了題跋,內(nèi)容活潑生動。
比如這一幅上面,他寫了“冬瓜茄子蘿葡萊付與山僧作午餐”,真的很可愛,很有生活氣息了有沒有!
其實金農(nóng)先是文人,才再是畫家,后人經(jīng)常說他的畫中有文人之趣,這是因為他的文人情懷會在作畫的時候不自覺地流露進去。
金農(nóng)雖是布衣,但也是飽讀四書五經(jīng)的,他幾十年都在游歷,其實也是不得已的,因為早期考試不中,所以周游四方,廣交名士,也有希望能得到賞識的想法,不過結(jié)果終是郁郁不得志。
這點懷才不遇的憤懣可以從他的梅畫中找到痕跡,他曾在畫完梅花后落筆“寄人籬下”四個字,辛酸已經(jīng)在筆間游走了。
他還寫過一首題畫詩:“雪比精神略瘦些, 二三冷朵尚矜夸。 近來老丑無人賞,恥向春風開好花。”
那會兒他73歲了,一生都在等待聞香人,結(jié)果等到了古稀之年。然而以梅自比,傲然本色,他還是保留著文人的風骨。
說起來金農(nóng)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梅花向來清冷孤傲,但金農(nóng)筆下的梅也有生活氣息的一面,比如他竟然用口紅來給梅花上色。
“客窗偶見緋梅半樹,因用玉樓人口脂畫之,彼姝曉妝,毋惱老奴竊其香奩而損其一點紅也,不覺失笑?!?/p>
這個“口脂”就是女子用的口紅,金農(nóng)偷用人家的口紅給梅花上色,被知道后女主人可惱了。
笑死,這換現(xiàn)在也是要被打一頓的程度,只期待這只口脂價格低一些吧。
看金農(nóng)的畫,其實可以多瞧瞧那些題跋,有的非常有趣,比如他曾畫了一幅很簡單的《消夏圖》,畫中不過幾片西瓜,然后他題跋:“行人午熱,得此能消渴。想著青門門外路,涼亭側(cè),瓜新切,一錢便買得。”
這樣配上文字后,畫面就生動有趣多了,寥寥幾句還特有畫面感,好像暑氣當頭,清涼的西瓜就在眼前。
金農(nóng)是個有趣的小老頭,不過一生布衣的他其實遭遇坎坷,到晚年尤甚,他曾在《墨梅圖》上題詩:“衰晚年零丁一人,只有梅鶴、病痛饑餓為伴”,死后也是無錢入殮,由人集資才得以入葬。
縱觀金農(nóng)作畫,趣味多元,既有生動的世俗情趣,也有著濃厚的情感寄托,極具個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06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