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卦·《周易》原文注解與鑒賞否卦 《周易》
(下坤上乾)
《否》:否之匪人
《彖》曰:“否之匪人
《象》曰:“天地不交
初六:拔茅茹
《象》曰:“‘拔茅’
六二:包承,小人吉
《象》曰:“‘大人否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
九四:有命
《象》曰:“‘有命
九五:休否,大人吉
《象》曰:“‘大人’之‘吉’
上九:傾否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注釋〕否(pǐ):卦名
(施忠連)
〔鑒賞〕否卦是《易經》中的第十二卦
,同第十一卦泰卦構成了最典型的對立卦。首先從卦名看,“泰”表通達,而“否”表閉塞,兩者代表了兩種相反的狀態(tài)。所以《雜卦》說:“《否》、《泰》反其類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從卦象看
,它們既是倒爻對立卦,也是對爻對立卦,又是倒經對立卦。所謂“倒爻對立卦”,也稱“綜卦”,是說縱向看對立的兩卦的卦象,一卦六爻的排列同另一卦上下顛倒后的六爻相同。所謂“對爻對立卦”,又稱“錯卦”,是橫向比較對立的兩卦的卦象,相同爻位的兩爻爻象相反。而“倒經對立卦”則是指把六爻卦看作是由內外或曰上下兩個經卦(即三爻卦)構成,對立的兩卦其內外卦呈顛倒的狀態(tài)。泰、否兩卦卦象在上述三種意義上都呈對立形態(tài),這在六十四卦中是少見的。從卦序看
,泰卦象征一個事物或過程達到順暢通達的狀態(tài),但是物極必反,《序卦》言:“物不可以終通從卦義看
否卦的卦象是坤下乾上
,象征的意義是地下天上,從傳統(tǒng)的觀點來看這反映的是正常的秩序,應當是表吉利的,應當加以肯定。然而否卦以相反相成的眼光看世界,認為這違背了對立統(tǒng)一的法則,陰陽相隔,天地、上下不交,其結果是萬物不通,君臣離心,天下無道,因此是不吉利的可見
在《周易》中任何一種狀態(tài)都不是固定的。盡管否卦象征閉塞
否卦·《周易》原文注解與鑒賞 否卦 《周易》
(下坤上乾)
《否》:否之匪人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
《象》曰:“天地不交
,《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初六:拔茅茹
,以其匯。貞吉,亨。《象》曰:“‘拔茅’
、‘貞吉’,志在君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六二:包承,小人吉
;大人否,亨。《象》曰:“‘大人否
,亨’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
九四:有命
《象》曰:“‘有命
九五:休否
《象》曰:“‘大人’之‘吉’
,位正當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上九:傾否
。先否后喜。《象》曰:“否終則傾
,何可長也!”
〔注釋〕 否(pǐ):卦名,象征閉塞之義
(施忠連)
〔鑒賞〕 否卦是《易經》中的第十二卦,同第十一卦泰卦構成了最典型的對立卦
從卦象看,它們既是倒爻對立卦
,也是對爻對立卦,又是倒經對立卦。所謂“倒爻對立卦”,也稱“綜卦”,是說縱向看對立的兩卦的卦象,一卦六爻的排列同另一卦上下顛倒后的六爻相同。所謂“對爻對立卦”,又稱“錯卦”,是橫向比較對立的兩卦的卦象從卦序看
從卦義看
否卦的卦象是坤下乾上
可見
在《周易》中任何一種狀態(tài)都不是固定的
周易全集《否第十二》原文賞析與注解 否第十二
【題解】
否卦為異卦相疊(坤下乾上)。本卦結構正好與泰卦相反
【原文】
否:否之匪人[1]
【注釋】
[1]匪人:邪人
,小人。【譯文】
否卦:小人在中間搞破壞
,使上下無法溝通,這是不利于君子的卜占,事業(yè)也將由盛轉衰。【解析】
一旦遭受小人的算計
,生活便會受到牽絆,事業(yè)也將由盛轉衰。此時,不宜鋒芒畢露地與小人爭斗,以免使自己的處境更加險惡。相反,應當冷靜思索,找準問題的癥結,然后對癥下藥,逐步消除禍患。【原文】
《彖》曰“否之匪人
,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2]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注釋】
[2]交:交感
【譯文】
《彖辭》說“小人在中間搞破壞,使上下無法溝通
【解析】
一旦小人得勢
【原文】
《象》曰:天地不交
【注釋】
[3]以儉德:以儉約為美德
[4]榮以祿:以利祿為榮
。【譯文】
《象辭》說:天地陰陽無法交感
,這是否卦之象。君子觀此卦象,以儉約的美德躲避災難,不以利祿為榮【解析】
當國家出現小人得勢的局面時,君子就應躲避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