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詩歌希臘詩歌
一、古典希臘詩歌
詩歌在古希臘有著獨特的重要意義,它不但用于抒發(fā)感情,而且用于交流知識、紀念活動和指導教誨。早在公元前9世紀時,人們就認為詩人對人和神的本性具有超乎尋常的洞察力。在以后的幾個世紀中,有才華的詩人與哲學家及政治家有著相同的社會地位。對詩歌的這種高度評價,一方面是由于希臘文化傳統帶有將“真”“善”“美”視為同一的明顯傾向;另一方面是由于古希臘人在天性上的對語言的力量、節(jié)奏和格式十分敏感。
在亞歷山大時期以前的希臘詩歌,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突出地流行一種詩歌類型:史詩時代,從公元前9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抒情詩歌時代,從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戲劇時代,公元前5世紀。這些時代在相當程度上準確地反映了各自的社會環(huán)境:史詩表現了貴族及封建社會的價值觀念;抒情詩歌表現了世界的變化趨勢,傳統的價值觀念受到懷疑,個性的發(fā)展受到鼓勵;戲劇詩歌反映了城邦國家的團結穩(wěn)定、民主觀念及這個新型開放性社會的發(fā)展在思想意識上所產生的矛盾沖突。
現存的最早希臘詩篇,是用愛奧尼亞語創(chuàng)作的荷馬史詩《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可能作成于公元前8世紀,但當時尚未寫成文字。荷馬根據歷史上長期的口頭傳說,創(chuàng)作的這兩部英雄詩歌,表現了高度的藝術技巧,充滿了動人的詩意。它們使用古代史詩的標準音律,即揚抑抑格六音步。這些史詩主要用于宮廷娛樂,由具有驚人記憶力的吟誦詩人背誦。因此,其創(chuàng)作技巧基本上是口頭的,并且重復使用一些套語,尤其是在六音步的結尾。但是,這些反復出現的套語并不令人感到厭煩,因為它們都被巧妙地與詩歌本文融為一體了。
這些史詩雖然用于宮廷娛樂,體現了許多封建社會的價值觀念,但是它們對于更加廣泛的人生悲歡離合,有著極為深刻的闡釋。正因為如此,荷馬的詩歌在整個古希臘歷史中,一直被當作進行道德和宗教教誨最為豐富的源泉。荷馬對于希臘詩歌傳統的確定和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雖然現在保存下來的還有一些仿照荷馬風格創(chuàng)作的英雄史詩片斷,但都沒有達到荷馬詩歌的藝術高度。赫西奧德的教育史詩(公元8世紀),也被保存了下來。赫西奧德的說教對象,不是愛奧尼亞的貴族,而是皮奧夏地區(qū)的農民;他們終生辛勤勞作而收入微薄。這些詩歌,主要涉及他們的道德觀念和人生信念,雖然在主題范圍和創(chuàng)作才華上,不能與荷馬的詩歌相比,但其表達卻往往深刻有力。
按照現代定義以及作為一種文學類型,抒情詩歌顯然是公元前7世紀的創(chuàng)造;然而作為一種民間詩歌的形式,它的泉源卻可以上溯到荷馬以前很早的歷史時期。“抒情”這一術語的希臘文原意是:“由豎琴伴奏演唱”;為了用其他樂器伴奏,或者不用樂器伴奏而創(chuàng)作的詩歌,則不稱為抒情詩歌,而屬于其他類型。有豎琴伴奏的抒情詩歌,還分成兩大類:合唱詩歌,合唱隊可以多達50人;獨唱詩歌,由一名歌手演唱。獨唱抒情詩歌興盛于伊奧利亞群島,特別是萊斯博斯島上。這里是古代文明的一個中心,當時的經濟狀況不穩(wěn),新興的政治觀點與傳統的寡頭統治原則發(fā)生沖突,一切都在經歷著急速變化。這種抒情詩歌,主要用于抒發(fā)個人情感,其主題范圍十分廣泛,從政治攻擊到歡宴喜慶、友誼愛情等無所不有。最有名的伊奧利亞詩人,是多才多藝的阿爾凱奧斯和女詩人薩福。雖然其他希臘詩人在寫作技巧上有的也達到了薩福的水平,但是她那純樸的魅力與強烈的感情,卻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上У氖?,伊奧利亞體詩歌保留下來的篇章太少,但是現存的詩篇已經可以充分肯定這兩位詩人的出色才華,說明他們是最偉大的獨唱體抒情詩人。另一位公元前6世紀的詩人,是來自提奧斯島的阿那克里翁,他的抒情詩歌主要是飲酒歌與愛情歌。他雖然是愛奧尼亞人,但是他的作品在許多方面和伊奧利亞詩派的風格類似,他的詩歌結構細膩,但是缺乏阿爾凱奧斯與薩福作品的宏偉氣魄。
合唱抒情詩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希臘多里斯人的藝術創(chuàng)造。它首先在斯巴達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最早與它聯系在一起的名字是萊斯博斯島詩人泰爾潘德羅斯;他的情況今天已經湮沒無聞。后世了解較多的是斯巴達詩人阿爾克曼(公元前7世紀),特別是他的一首歌頌少女的詩作十分動人。這首詩歌有較長的片斷被保存下來。然而,由于缺乏文學資料,現在已不可能對公元前5世紀以前的合唱詩歌,作出可靠的評價。
我們更確切了解的詩人是品達羅斯(公元前5世紀),他出生于忒拜的一個貴族家庭,繼承了多里斯人源遠流長的詩歌傳統,是留有作品傳世的合唱抒情詩人中最享盛譽的詩人。他寫作過大量的合唱詩歌,類型各種各樣,后人曾匯集為17卷,但大部分是零散片段,只有四卷共計45首體育競賽勝利者頌的原文,完整保存下來。品達羅斯才華橫溢,能夠不受體育競賽這種即時性活動主題窄狹的約束,寫作出形式整齊而又充滿激情的詩歌,和其他詩人比較起來,他更加傾向于運用形象思維,通過意象或神話上的聯想,從一個意念引向另一個意念,而不是主要依賴于邏輯推理的概念思維。這些競賽勝利者頌歌的音律非常復雜,豐富多變。品達羅斯一般采用的是揚抑抑格的各種結構。除了一處例外,他的45首體育頌歌沒有重復使用過相同的音律格式,這也有助于說明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表達個人特色的藝術修養(yǎng)。
和獨唱抒情詩歌的詩節(jié)結構不同,大部分合唱抒情詩歌(包括品達羅斯的競賽勝利者頌),通常都采用三合頌結構,前兩段(即“詩節(jié)”和“反詩節(jié)”)的節(jié)奏相同,第三段根據一種與前兩段不同但又互相聯系的音律格式寫成。一首詩歌可能包含任何數目的三合頌結構,它們的音律形式都一致。合唱抒情詩歌的主題多種多樣,從體育競賽勝利者頌歌到敬神贊歌、挽歌、少女之歌、酒神贊美歌等等。總之,合唱抒情詩歌詩人,是社會的代言人,表達他的同胞對當時的重大事件或成就的態(tài)度。但是這種公共義務的重負絲毫沒有破壞品達羅斯在藝術上的完整性,沒有束縛住他的個性特色。除了品達羅斯以外,值得提及的合唱抒情詩人還有與他同時的西摩尼得斯與巴克利得斯(都是公元前5世紀詩人)。遺憾的是,前者的作品很少流傳下來,而后者的作品雖然敘事優(yōu)美,但是缺乏品達羅斯頌歌那種烈火一般的想象力量。
與抒情詩歌有關聯的還有兩種類型的詩歌:哀歌與抑揚格詩歌;也曾在希臘流傳很廣。哀歌起源于用笛子伴奏的歌曲,它的音步,即哀歌雙行體,是一種經過改進的揚抑抑格六音步,使人感覺比史詩形式更輕快。哀歌體最初并不用于哀悼,而是用于多種場合:為作戰(zhàn)時鼓舞士氣,描述歷史事件,表達深厚愛情,以及在幾乎任何一種問題上發(fā)表個人意見等。寫作哀歌體詩歌技巧最高超的,應推詩人米姆奈爾摩斯(公元前7世紀)。據傳,他的許多詩歌主題集中在歷史和地理方面。從現存的一些詩歌片斷看,他對人生的短促極其感傷,哀嘆青春之易逝,憐傷老態(tài)之龍鐘,恐懼死亡之來臨。這些零散篇章,已足夠說明他的詩作遣詞精煉,象征深刻貼切,形象鮮明生動。他在運用哀歌節(jié)奏表達各種意念和態(tài)度方面,更是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程度。與米姆奈爾摩斯同時代的,還有提爾泰烏斯及雅典政治家梭倫。但是,由于他們的寫作技巧不夠成熟,所以沒有達到米姆奈爾摩斯的高度。不過他們也是很有才華的詩人,前者是謳歌斯巴達式勇敢尚武精神的代表人物;后者以寫作反思性及啟發(fā)性詩歌著稱,表達了雅典人的理性和判斷的智慧。另一位以哀歌體著稱的詩人泰奧格尼斯,出生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最佳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詩篇,是他充分表達失望的作品。有許多別的詩人所創(chuàng)作的哀歌體詩歌,后來被匯集成冊,假托為泰奧格尼斯的作品。但從寫作風格和歷史角度看,仍可以把它們和真正的泰奧格尼斯詩歌區(qū)別開來。
另一種主要類型是抑揚格詩歌,主要用于寫作諷刺詩歌,攻訐詩歌和寓言詩歌。它的結構比抒情詩歌與哀歌體詩歌更為簡單,音樂性也較差,更加接近于口語節(jié)奏。阿爾基洛科斯(公元前7世紀),是無可爭辯的抑揚格詩歌大師。他的詩歌匠心獨運,幽默風趣,或尖刻犀利,表現出第一流的詩歌天才,不僅有攻訐他人的內容,而且表現出深刻的內省和反思。其他詩人如西摩尼得斯(公元前6或7世紀),天資聰穎,但詩歌水平較為遜色;希波奈克斯(公元前6世紀),作品題材狹窄,但在這有限的的范圍內,他卻達到了技藝嫻熟的水平。除了阿爾基洛科斯以外,抑揚格詩歌的作家,總的來講,屬于古希臘的次要詩人之列。
隨著公元前6世紀末至前5世紀希臘世界的確立,表達個人感情的詩歌為新興的戲劇詩歌,特別是悲劇,所代替。希臘悲劇,可能起源于紀念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儀式樂舞,主要為合唱形式。據說泰斯庇斯給合唱隊增加了一名演員,這是合唱式樂舞轉變?yōu)閼騽〉年P鍵步驟。以后埃斯庫羅斯又加上第二名演員,使得演出能夠表現真正的戲劇性沖突。公元前5世紀時,希臘三大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索??死账购蜌W里庇得斯的作品,可以說具有以下共同的特點:首先是關注城邦的問題,諸如人與城邦的關系以及人與神的關系;其次是借用荷馬或其他史詩詩人所敘述過的神話主題,而不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情節(jié);用語高雅優(yōu)美,但絕無矯揉造作的痕跡;第三是善于以驚人的絕妙手法使用意象,使劇情深入發(fā)展,闡明主題思想。
古典悲劇的形式,大多取材于早期傳統中的各種類型。劇中對話的音律采取抑揚格,合唱頌歌的音律復雜多變,與較早的和當時的合唱抒情詩歌音律相同。合唱頌歌的三合頌結構經常用于戲劇表達。這種結構對悲劇確實非常適用,因為從美學角度來看,對話體的詩節(jié)與反詩節(jié)可以形成劇情中更大沖突場面的縮影,而第三段或疊句部分則可用于悲劇的收場或總結。
公元前5世紀的悲劇發(fā)展,在統一之中又呈現出多樣性。埃斯庫羅斯是名副其實的悲劇之父,他并不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是一位“仿古詩人”,而是一位戲劇表現技巧的大師。他關注神、人和城邦的不斷進化,從歷史的宏觀過程中的種種沖突與苦難里得到領悟,把悲劇三部曲看作是表達他的人文主義、神論觀點的一種自然而全面的方式。他筆下人物的高貴氣質、劇中那種昏暗的充滿自然力的氣氛,加上夸飾的用語和不同尋常的隱喻,都有助于形成一個整體,表現出主題中的悲劇性力量。他留傳下來的悲劇共有7部,都是具有深刻見解、藝術上成熟的作品。
索??死账沟挠钪嬗^與埃斯庫羅斯不同,是靜態(tài)的。因此他放棄了三部曲的形式,集中運用單部戲劇的力量,表現英雄人物史詩般的形象和可歌可泣的事跡。他所描繪的世界神秘莫測,因為劇中人所受到的報應,很少是由于其所作所為,而更多地是由于其身份地位。其中還出現一種神秘的信念,認為這些人物所遭受的苦難已經為他的同胞化兇為吉。從現存的7部作品來看,索福克勒斯的風格,與埃斯庫羅斯的風格相比,純樸有余,優(yōu)雅不足,但卻同樣微妙精巧。他的主要戲劇手法悲劇反諷的力量,可以在他的杰作《奧狄浦斯王》一劇的演出中,得到驗證。
歐里庇得斯的悲劇寫作特點,比較難以歸納。他留傳下來的悲劇有19部,他勇于試驗和革新,例如他發(fā)明了情節(jié)劇,并以《阿爾克提斯》一劇,開創(chuàng)了悲喜劇這種新的類型。常常有人認為歐里庇得斯的作品大多是“現實主義”的,缺少詩意;這種說法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事實。他的用語、背景和情節(jié)原委等固然都取之于當時雅典的生活,但并不是如實地照錄;所謂“現實主義”的細節(jié),只是為了把當時生活的墮落情況,與英雄時代的高尚情操加以對比,才加以引用的,是用來批評,而不是記載他所感受到的雅典價值觀念顛倒的現象。他的作品帶有不少改革家的意味,也有一點現代劇作家肖伯納的氣質。同時,他的大部分戲劇都具有上乘的抒情風格。
阿里斯托芬是歐里庇得斯的同代人,年齡較小,他留傳至今的喜劇共有11部。歐里庇得斯用英雄時代高尚的傳統與當時社會的猥瑣卑鄙加以對比,而阿里斯托芬則將當代的美與丑對照起來,加以嘲諷。他的作品充滿著世俗的喜悅和機敏的諷刺,不加拘束地涉及到雅典生活的各個方面。他的戲劇是“早期戲劇”的縮影。但是由于以后幾個世紀中政治環(huán)境風云變幻,已經不能容忍阿里斯托芬那樣對社會自由評論,所以他的喜劇也很快就從舞臺上消失了。
公元前5世紀末期,希臘詩歌開始經歷了一場根本性的劇變。隨著科學與哲學的興起和發(fā)展,人們對詩歌作為表達真理工具的價值信念開始衰退。這一趨勢.后來由于柏拉圖對詩人的抨擊而更加強化;他認為詩人都是些沒有真才實學的工匠而已。這種追求理念知識的新的熱忱,使得許多作家遠離意念模糊的詩歌,而轉向明晰精確的歷史和哲學散文。那些繼續(xù)選定詩歌作為表達工具的藝術家,面臨著雙重的困境:一方面,詩歌已不再被人們看作是表達重要意念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他們也感到自己的作品已很難達到早期優(yōu)秀作家的水平。史詩、抒情詩和戲劇詩這些形式看來已經走完了各自的全部發(fā)展過程,進一步提高的可能性,確實是微乎其微。因此,在希臘化時期出現了一批詩人,單純追求風格的優(yōu)雅和寫作技巧的標新立異。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甚至可以不顧表達的明確性和真實性。詩人已不再感到自己是社會的喉舌,這個社會在各種運動沖擊下本身也已經開始解體,朝著政治上、哲學上的世界主義方向發(fā)展。他們也不再感到自己在道德觀念上受到嚴格約束,對社會承擔重大義務;相反在追求新奇的、尚未發(fā)掘過的表達方式中,他們往往把讀者的范圍縮小到只限于藝術家同行和知識分子階層。只有“新喜劇”還完全保持著“公眾性”的特色,也是詩人向社會發(fā)言的一種主要的詩歌類型。但是,即使以寫作新喜劇而負有盛名的米南德(公元前342—291),對擴大讀者的見識,也沒有深刻的關切。在希臘化時期,這種脫離社會的態(tài)度,可以用公元前3世紀時亞歷山大城的詩人卡利馬科斯的一首“宣言”式的詩歌作為典型。在這首短詩中,他申明他“厭惡史詩,不喜歡四通八達的大道,也憎恨那些四處游蕩的戀愛情侶;不肯喝公眾使用的泉中之水,也鄙視一切流行的東西”。雖然有這種對詩歌的表達范圍與社會功能加以限制的傾向,但是,希臘化時期許多新的開拓,如現實主義的、浪漫主義的和巴羅克式的實驗,卻也結出了頗具價值的成果。
公元前3世紀時,在新興的亞歷山大城,集中了一批學者和詩人,受到托勒密王朝的扶持和獎掖。當時最有名的詩人是卡利馬科斯、阿波羅尼奧斯和忒奧克里托斯??ɡR科斯追求形式上的精確嚴格,寫過好幾種不同類型的詩歌。他的《頌歌》是宮廷詩歌,無宗教含義,顯得有些矯揉造作。他的《起源》敘說一些風俗禮儀的由來,共4卷。他的最佳作品是警句詩。這種詩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時的奉獻題詩和碑刻銘詞,用哀歌式雙行體寫成,通過卡利馬科斯簡潔明快的詩歌技巧,獲得了少有的完美韻味。阿波羅尼奧斯是一位違反社會潮流的詩人,力求重新振興史詩的地位,寫了一部長達4卷的長篇詩歌《阿爾戈船英雄紀》。他雖然得力于荷馬著作,但結果寫成的不是英雄史詩,而是心理描述和浪漫色彩的詩歌,預示了古代散文小說的發(fā)展方向。忒奧克里托斯可以說是這三位詩人中最優(yōu)秀的一位。他的《田園詩歌》主要是用六音步詩行寫成的;這些詩歌反映出他的多才多藝與少見天賦。他寫的具有高度音樂感和浪漫色彩的田園牧歌,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的田園詩雖然表現了避世出俗的思想,但并不脫離現實;他那些現實主義的模仿詩句,對當時的社會生活進行了善意的嘲諷。忒奧克里托斯,是牧歌寫作發(fā)展史上的關鍵人物。他從民間藝術中汲取了充滿活力的表達技巧又吸收了希臘豐富的文學創(chuàng)作傳統,在融合二者的基礎上,他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刻畫逼真可觸,情節(jié)流暢自如,畫面清新如洗,在田園詩歌的傳統中可謂無出其右。
隨著上述三位公元前3世紀主要詩人的謝世,希臘詩歌的偉大時代也告終結。只是后來有一部題為《希臘詩選》的詩歌集,可以證明某些創(chuàng)作活動仍在繼續(xù)。這是公元10世紀時由一位東羅馬學者編纂的一部龐大的希臘抒情短詩和銘文詩的選集,大部分是哀歌體,共達4000多首,包括從公元前7世紀直至拜占庭時代的作品,大部分的后期作品都是模仿性的,價值不大??梢苑Q道的是梅利格(約公元前1世紀)的愛情詩歌,以及一些不失舊日傳統的次要詩人的作品。整體說來,當時的詩壇正在清理打掃,準備迎接對西方詩歌注入新鮮生命力的拉丁作家。
古代希臘詩歌的傳統非常豐富多彩,即使對其主要特點作出概括也不易做到。不過下面列舉的一些特色,經常出現在各個時期的作品之中:簡明純樸,直截了當,揭示巧妙;不作過分的夸張,避免露骨的感傷,結構上嚴密細致,保持行文組織上的平衡勻稱,以及富于音樂感。上述最后幾點特色,可見之于薩福的詩歌、悲劇中的合唱頌歌,以及幾乎任何一位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開首列舉的幾點特色可以用公元前5世紀詩人西摩尼得斯的一首墓志銘加以證明。這是他應邀為在溫泉關之役壯烈殉國的斯巴達將士所寫。這300名勇士,在萊昂尼達斯領導下,參加波希戰(zhàn)爭,為保衛(wèi)希臘的自由而獻身。這首詩歌沒有動聽的稱頌詞藻,也沒有用冗長的語句來表達哀情,而只是以震撼心靈的含蓄詞語簡單地寫著:
過路人,請你轉告斯巴達弟兄,
我們長眠于此,已遵從他們的命令。
二、中世紀希臘詩歌
見“拜占廷詩歌”。
三、現代希臘詩歌
從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到希臘獨立戰(zhàn)爭(1821—1828),希臘詩歌的繁榮地區(qū),主要是法蘭克人占領的希臘領土。克里特島一度是最重要的文學中心??死锾貚u文學的主要杰作,是17世紀中葉時科爾納羅斯寫的敘事、抒情長詩《埃托克托斯》,共有押韻的15音節(jié)詩句10052行,敘述埃洛托克利托斯及其情人阿雷圖莎歷盡艱險,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死锾孛窀柙诋敃r比較流行??死锾貞騽∈艿轿鞣接绊?,其中重要的作品,有無名氏的劇本《亞伯拉罕的犧牲》,以及霍塔米斯的悲劇《埃羅菲爾》。1669年,土耳其人又攻占了克里特島,希臘文學的活動也告終止。
在土耳其占領的其他地區(qū),惟一值得注意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民歌,以18世紀時最為興盛,有愛情歌謠、旅游歌謠、催眠曲和哀歌等,都十分優(yōu)美清新。18世紀在法國文學影響下,希臘教會在君士坦丁堡的官吏,提倡一種用希臘語寫作的“法那里奧特”文學,使得東羅馬時代的希臘文學得以繼續(xù),并為希臘的解放運動作了準備。希臘解放前夕的主要詩人有赫里斯托普洛斯以及韋拉拉斯。
1828年,經過長期的艱苦斗爭,希臘終于獲得獨立,首都雅典成為文化中心,開始了雅典浪漫主義文學運動。浪漫主義詩歌流派的創(chuàng)始者,是亞歷山大·蘇佐斯(1803—1863)。他十分崇拜雨果和拜倫,但自己以寫諷刺詩歌著名。這一流派的代表性詩人,還有帕納約蒂斯·蘇佐斯、蘭加維斯、坦塔利狄斯和卡拉蘇托斯等。這一派最后一段時期的首要詩人是帕拉斯科斯(1838—1895),他以雨果和拜倫為偶像,作品都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傾向。雅典浪漫主義流派衰落以后,代之而起的是新雅典派。這一派重視希臘民族的價值,提倡把口頭語言引入文學,其創(chuàng)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狄奧尼修斯·索洛莫斯(1798—1857)。他早期以寫作希臘語的短篇抒情詩歌為主;經過獨立戰(zhàn)爭的洗禮,他的詩歌的規(guī)模越來越擴展,主要作品有《自由頌歌》(其第一節(jié)后來被采用為希臘國歌)、《被圍困的自由人民》,歌頌梅索朗吉昂城人民,在希臘獨立戰(zhàn)爭中,奮勇抵抗和反擊突圍的事跡。他的作品成功地把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和諧地結合起來,在歐洲文壇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詩歌優(yōu)美勻稱,在現代希臘至今無與倫比。他主張采用流行的語言寫作,為希臘詩歌的發(fā)展指出了方向。他還把一些西方詩歌音律形式(六節(jié)六行一節(jié)三行詩體、八行詩體和意大利三韻句)引入希臘現代詩歌,使它更加豐富多彩。這一流派的詩人還有喬治·特爾采蒂斯、蒂帕爾多斯、馬爾科拉斯、馬維利斯等。主要的是卡爾沃斯(1792—1869)和瓦勞里蒂斯(1824—1879),前者寫作嚴肅的道德教誨詩歌,后者的作品夸張浪漫,深受讀者喜愛。
1880年左右,一批年輕詩人,感到當時的浪漫主義流派詩歌內容貧瘠,缺乏生氣,因此,創(chuàng)立了新雅典派。這群青年人像他們的前輩一樣,受到法國文學的影響,力圖使詩歌成為有節(jié)制的、客觀主義的藝術。這一新詩派的核心人物,是博學多才的帕拉馬斯(1859—1943)。他的作品融合了古代希臘和現代希臘的傳統,也吸收了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早期的各種社會思想意識。他的主要作品有《吉卜賽人十二章》。詩中的英雄人物是一位吉卜賽樂師,象征著自由和藝術。隨著情節(jié)的進展,這位樂師成為希臘愛國者的化身,最后則成為世界公民和導師。他還寫作過長篇史詩《國王的笛子》,發(fā)表過《生不逢辰》等抒情詩集。他的詩歌使他名震希臘文壇,而且聲望遍及整個歐洲。深受帕拉馬斯影響的詩人,在當時有德羅西尼斯、波列米斯和斯特拉提吉斯等。他的后繼者都從他那里深受啟發(fā),而表現了各自的擅長,如格里帕里斯運用語言嫻熟,哈佐普羅斯富于優(yōu)美的節(jié)奏感,馬拉卡西斯及波爾菲拉斯哀傷或歡樂的詩意引人入勝,克里斯塔里斯的田園情調雄渾有力。這些詩人還在希臘詩歌中引進了象征主義和自由體詩歌,豐富了20世紀的希臘詩歌。
帕拉馬斯以后最重要的希臘詩人是西凱里阿諾斯(1884—1952)。他的語言豐富,用詞確切,詩歌雄健有力,所描繪的山川大地、人物形象以及抽象意念,無不輪廓分明。他的一些抒情詩歌,是20世紀時,西方抒情詩歌中的杰出作品。另一位重要詩人是卡瓦菲斯(1868—1933),他既未受帕拉馬斯的影響,也不屬于新雅典派,其詩歌主題是希臘化時期既光榮又悲慘的希臘歷史及其衰微情況,但是在歷史的回憶中也交織著個人的經歷。在描述悲劇性生活的凄楚感人方面,希臘很少有詩人可以與他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出現的詩人有卡贊扎基斯(1883—1957)。他以小說聞名,但也擅長作詩,創(chuàng)作了史詩《奧德修續(xù)紀》,長達33333行。這首詩的主角是一位現代的奧德修,在理念世界漫游,常常充滿著虛無主義思想;雖然篇幅奇長,主題抽象,但仍有許多描寫十分美妙的章節(jié)。當代希臘的著名詩人有塞菲里斯(1900—1971)。他是一位象征派詩人,以純真的詩意和抒情手法表達了現代人的命運,曾獲得1963年諾貝爾文學獎。埃里蒂斯(生于1912年)的詩歌,描繪出愛琴海群島洋溢著光明和色彩的美麗風光。他獲得了1979年諾貝爾文學獎。
總的說來,希臘的詩歌創(chuàng)作在西方世界有著最長遠的連續(xù)傳統;近50年來,一些希臘詩人躋身于歐洲名詩人行列,有的甚至躍登世界詩壇,這些都預示著希臘詩歌的光明前景。
古希臘有哪些著名詩歌首先,當然是能夠震懾我靈魂的《荷馬史詩》,無可匹敵.
當然,古希臘的幾個劇作家都是著名的詩人,他們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歌,傳世的有《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等等;
公元前8世紀末、7世紀初,有一位原籍小亞細亞、后來移居到比較落后的以農業(yè)為主的比奧細亞地方的詩人赫西俄德,他給我們留下兩首長篇敘事詩《工作與時日》和《神譜》。
希臘文學的詩歌古希臘文學在詩歌方面包括史詩、抒情詩、悲劇和喜劇,在散文方面包括歷史著作、修辭學和演說、哲學著作、文藝批評、地方志、傳記文學、小說、寓言等。這是因為古代的歷史、哲學等著作都歸在文學范圍內,如果把柏拉圖的對話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和希羅多德的歷史等都排除在古希臘文學之外,就不能看到古希臘文學的全貌。
古希臘文學是從公元前9、8世紀流傳下來的荷馬史詩開始的,但遠在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到公元前1000年初,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一帶,包括克里特島,就曾有過繁盛的早期奴隸制文化。近代考古發(fā)現,當時所用類似象形文字的古代文字與后來的希臘文字有密切關系,這個時期的文化沒有保存下來什么文學資料,可是公元前9、8世紀流傳下來的兩部荷馬史詩,從一開始,就在創(chuàng)作手法和文字技巧方面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這說明荷馬史詩的原始材料是許多世紀里積累起來的口頭神話傳說和英雄故事,是在一個早期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而兩部史詩所以從公元前6、5世紀起就被認為是史詩的楷模,則是經過好幾個世紀的職業(yè)樂師不斷加工改進的結果。在荷馬史詩以前,也許還有過簡陋得多的較原始的文學資料。如果將來考古發(fā)掘能找到這種文字記載,希臘文學的起源也許能再提早一兩個世紀。
荷馬史詩《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敘述古代小亞細亞的特洛伊人與希臘人(當時統稱阿凱亞人)交戰(zhàn)的故事。史詩《伊利昂紀》集中描寫戰(zhàn)爭第十年中51天的事情。另一部史詩《奧德修紀》繼續(xù)敘述這段故事,集中描寫阿凱亞人的一位足智多謀的英雄奧德修斯,在攻下伊利昂城之后,乘船回鄉(xiāng),在海上經歷了許多艱險,飄流了十年,最后才回到家鄉(xiāng)同妻子團聚。在荷馬史詩之前,古代希臘包括地中海東部到小亞細亞一帶早已存在大量的原始神話和古代英雄傳說,相傳名為荷馬的職業(yè)樂師只是選擇了這段故事,創(chuàng)作出這兩部史詩,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此外還有許多類似荷馬史詩的口頭文學,可惜都早已失傳了。
古代曾有過不少類似或模仿荷馬史詩的作品,大多是公元前7、6世紀的詩人創(chuàng)作的;這些作品也都用愛奧尼亞方言和荷馬史詩特有的格律──揚抑抑格六音步。這些史詩作品在公元前5、4世紀還存在,但是后來就不再被人提起。今天只知道這些史詩的大致內容、篇名和一些殘句,內容有關于希臘群神的譜系,新神與舊神的戰(zhàn)爭,關于忒拜城和奧狄浦斯的故事,關于攻打伊利昂城以前和以后的英雄傳說,關于奧德修斯日后的遭遇和死亡等等。此外,今天保留下來的還有一些獻給不同神□的短篇頌歌,一般稱為“荷馬神頌”,大概是古代朗誦史詩的職業(yè)樂師所用的引子,最著名的有獻給阿波羅、阿佛羅狄忒和得墨忒爾的幾篇,都是很優(yōu)美的歌詞。
公元前8世紀末、7世紀初,有一位原籍小亞細亞、后來移居到比較落后的以農業(yè)為主的比奧細亞地方的詩人赫西俄德,他給我們留下兩首長篇敘事詩《工作與時日》和《神譜》。他的敘事詩屬于荷馬史詩一類,因為用的是同樣格律和方言,但內容與荷馬史詩完全不同。在《工作與時日》里,赫西奧德用諷喻口吻描繪了當時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勤勞動,地方貴族階層的殘酷剝削,以及不同日子的吉兇等,敘述很樸素,沒有荷馬史詩描寫過去英雄時代那種浪漫氣氛。他的另一首敘事詩《神譜》敘述諸神的由來,企圖把不同神話傳說組成一個完整體系。從他的關于宇宙起源的傳說可以看到小亞細亞東方的影響。
公元前6世紀前后,荷馬史詩的傳統已經衰落,在以愛琴海東部為中心的史詩傳統與以雅典為中心的希臘悲劇和喜劇之間有一個抒情詩歌的興盛時代。早期的希臘抒情詩歌只有很少被完整保留下來。由于中古歐洲教會對古典文學遺產曾大加摧殘,一些最著名詩人的作品都被列為禁書燒掉,所以今天只能看到一些斷章殘句。雖然如此,古希臘抒情詩歌還是對后世歐洲詩歌產生過很大影響,許多歐洲詩歌的格律形式都繼承了古希臘抒情詩歌的傳統。早期的抒情詩歌一般是用來歌唱的,歌唱時往往伴有管弦樂器,可以分為笛歌和琴歌兩大支。公元前7世紀前后,出現一種抒情詩體叫作“埃勒格體”,這是一種每段由六音步詩行加上揚抑抑格的五音步詩行組成的雙行體,用笛子伴奏。從內容看,用埃勒格體寫成的有挽歌,也有戰(zhàn)歌和情歌。后世一般把這種埃勒格體詩歌稱作哀歌。但很可能埃勒格體是“笛歌”的意思。公元前7世紀初的提爾泰奧斯是著名的哀歌體詩人,相傳他是雅典的一個跛足的教師,他前往斯巴達,寫了一些戰(zhàn)歌,幫助斯巴達人戰(zhàn)勝他們的敵人。從他的殘存的戰(zhàn)歌中可以看出他的詩是質樸而有力的,這些詩歌幫助培養(yǎng)了斯巴達人勇武剛強的傳統。公元前 7世紀的哀歌體詩人還有阿爾基洛科斯,據說他還創(chuàng)作了一些新的格律,如抑揚格和四音步詩等。他的詩歌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歌頌戰(zhàn)爭的詩,也有表達個人情感的抒情詩和諷刺詩,可惜都沒有保存下來。還有卡利諾斯、米姆奈爾摩斯和泰奧格尼斯也是這時代著名埃勒格體詩人。雅典政治家梭倫也是一位著名詩人,曾用哀歌體和抑揚格體寫詩,號召雅典人保衛(wèi)城邦,為他的政治改革服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17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呂氏春秋
下一篇: 《還居不追直》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