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竹笛》原文竹 笛
◆ 泰戈爾
竹笛的話語,永恒的話語——它是源于濕婆頭發(fā)的恒河流水每天都流經大地的胸田;它宛如仙界之子,在和死者的灰燼戲耍中降入人間
。我立在路旁
我還覺得
今天早晨,我一起來就聽見
每天那平素的笛聲與這婚禮第一天的笛聲有何相似之處?隱蔽的不滿
歌喉從人世之巔將一切熟悉的語言帷幕一下子撕破。永恒的新郎和新娘
當那邊的竹笛奏起了交換花環(huán)的樂曲
笛聲贊美她成為新家的一員,然而對她卻還不了解
竹笛說
泰戈爾的一首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
泰戈爾《紙船》原文賞析 《紙船》的作者是泰戈爾
《紙船》原文:
我每天把紙船一個個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寫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紙船上
我希望住在異地的人會得到這紙船
我把園中長的秀麗花載在我的小船上
希望這些黎明開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帶到岸上
我投我的紙船到水里,仰望天空
看見小朵的云正在張著滿鼓著風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這些船放下來同我的船比賽!
夜來了
夢見我的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
賞析:
《紙船》這首詩選自泰戈爾的《新月集》,這一詩集中的作品描寫的都是一個兒童對世界
這首詩的第1到第3句描寫的是兒童對遠方的憧憬
詩的第4到第6句描寫的是希望,作者通過兒童幼稚心靈中的向往寫出了小主人公“我”的天真可愛之處
詩的第7到第8句寫的是“我”的夢幻。此時的小主人公已經入睡了
,臉埋在手臂里,但他在睡夢中又看到了紙船。這只夢幻中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整首詩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天真的兒童的形象
,表達了作者一貫關注的愛與美的主題。這赤子之心的純真表現(xiàn),能喚醒讀者心中的溫情。貫穿全詩的一個意象是紙船,全詩以放紙船開始,以在夢中見到紙船結束,中間則是放紙船時的情景與聯(lián)想。紙船在這里既是小主人公的小小寄托,也隱喻著通往外界與未來的媒介,小主人公正是在與紙船的關聯(lián)中表現(xiàn)出了他的好奇與純真。整首詩自然、純樸而優(yōu)美,具有一種田園牧歌式的風格。這從詩中所采用的一些意象中也可以體會出來,如溪、村莊、園中、秀利花等等,這些自然或與自然較為接近的意象,為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樸素而單純的氛圍,它們與天真的小主人公,與放紙船的稚氣行為結合在一起,在和諧中將主題凸現(xiàn)了出來。這首詩采取的形式不是格律體,而是散文詩體
,這一形式使得這首詩在表達上更加自由,但并不因此缺乏詩意。其實在每一個句子之中,在句子與句子之間,都有著內在的節(jié)奏與韻律,這種節(jié)奏與要表達的意象、主題自然地融為一體作品主題
泰戈爾認為
《新月集》中,詩人時而化身天真可愛的孩子,時而變成溫存和善的媽媽
,通過兒童新奇活潑的想象和母親真純憐愛的話語,把這種愛化作美麗的具體形象,產生了一種掠人心魄的魅力。在詩集中
,詩人對神的愛體現(xiàn)在對自然與人最崇高的神性的愛上。在泰戈爾心中,神、真理、無限是同義語。人和自然是有限的,有限與無限必須統(tǒng)一融合,世界才會充滿愛,呈現(xiàn)出歡樂與和諧。也就是說,在和諧統(tǒng)一的世界里,有限顯現(xiàn)無限,無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泰戈爾心中的神
,不像西方的上帝那樣虛無如果說泰戈爾歌頌的孩子對母親的愛
而孩子對自然純真的愛
,就代表了人類“投入自然的懷抱”的心愿。《新月集》以火熱的激情,欣喜的筆調,描繪丁一幅幅明麗而又優(yōu)美,熱烈而又淡雅的圖畫——兒童與自然渾然一體的詩的世界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51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躲進一座山里》徐迅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