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本〕德富蘆花
【原文】: 后山山腹長滿了蔥蘢茂密的萱草
。中間點綴著一兩棵山百合。白花初放,猶如暗夜的明星登山訪花
,花兒藏在深深的茅草叢里,不易發(fā)現(xiàn)。歸來站在自家庭院眺望
,百花含笑,要比茅草秀美得多。朝露滿山
,花也沉沉欲睡了。黃昏的風輕輕吹拂
,滿山茅草漾起了青波。花在波里漂浮,宛若搖曳在水里的藻花太陽落了,山間昏暗起來
又
住在東京的時候
“早晨聽到門外傳來賣花翁的聲音
夏季的花中,我最愛牽牛和百合
我自從買下這瓶百合花
,白天作為案旁密友,夜里拿到中庭,任憑星月照耀對花沉思,想起了游房州的那個時候
對花沉思
對花沉思
對花沉思
案頭一瓶百合
。我每對之,則感到神游于清絕幽勝之境。每有邪思雜念,看到此花則面紅耳赤。啊,百合呵,兩千年前,你開在猶太人的土地上。你在人的眼里,是永遠傳遞真理訊息的象征,百合呵,你開在一個陌生國家的園囿里,百合呵,愿你將清香一半分贈于我吧。【作者簡介】: 德富蘆花(1868——1927) 日本現(xiàn)代著名作家
,三十歲時以小說《不如歸》一舉成名。其它作品還有:長篇小說《黑潮》和《回想記》、《順禮紀行》【鑒賞】: 《山百合》是一篇托物言情的散文佳作
作者首先描繪了一幅百合開放在茂密草叢中含笑迎風的風景畫
作者用了四個“對花沉思”追憶往事:初夏游房州
,孤獨地登山觀海,思緒遼遠而憂郁,驀然回首,卻見一枝百合立于背后暗發(fā)幽香——作者沒有明確地講述百合在這兒對他的作用,然而卻使人深信:這百合一定在他心中引發(fā)一種神秘的感受,使他在剎那間領略了人生的真諦。游相州山時,到處都是白色的百合,在這個“一杯黃土也包含著歷史”的地方,百合也與“歷史”聯(lián)在一起,它生長在幽深的古老的洞穴,古代英雄長眠的地方,仿佛是歷史的見證人;它將山巒裝點后美麗飄逸,也必將歷史的足跡深深印下。幾千年的人類歷史,正如百合一樣質(zhì)樸沉默,生生不息。夏山早行時,又是一枝細竹叢中的山百合使他在越來越窄的路途上感受到生活的美。自然的美。這些都是回憶中的實景,而最后一個“對花沉思”則完全是在虛景中進行的——由花想到“高潔的仙女”,她生于浮世而不雜于世,面對憂愁仍充滿希望,在山中獨自榮枯而無以為憾,“在山則花開于山,移園則香熏于園”這樣
,作者在層層遞進、步步深入中,將實在的百合懸為一個虛有的象征物,借對百合的反復贊美描繪表達出內(nèi)心深處的感情。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66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唐宋八大家·上梅直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