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耀欽
雁翼
她又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方凳上,望著潔白的方方的墻,象是望著一方銀幕。但向銀幕投影的不是放映機,而是她的眼睛。
那墻,原是潔白潔白的,潔白得連一點飛蚊的影子也沒有。但有花,蜜蜂在花瓣上唱歌,有葉,露珠在葉片上作夢,有星星,向她眨著眼睛,有月亮,向她偷偷的笑。
后來,她背起書包上學了,那墻又變成了潔白,什么影兒也找不到了。有一天,爸爸航海歸來,帶回了一片藍的海,白的帆,紅的船,掛在了墻上。于是,她每天放學回來,坐在小方凳上,聽爸爸講海的故事。她的心,就隨著白帆在藍的海面上漂搖,搖得她身下的小方凳也蕩起來了。
一個夢,在搖蕩的小凳上形成了:長大了她也要航海。從此,歷史課文里她查詢著鄭和與哥倫布的航線;數(shù)學、幾何里尋找著三角帆、……而那航海的夢卻突然地破碎了,潔白的墻上的那幅油畫,也失去了蹤影,是爸爸摘走了?是媽媽撕毀了?只在她潔白的心靈的墻壁上留下了一個方方的油畫的印跡。
爸爸為什么走?她不明白。是媽媽趕走的?是爸爸不要了媽媽?爸爸和媽媽的話她都不相信,只相信她航海的夢是破碎了。
破碎的夢裝在空虛的畫的印跡里,在潔白的墻上放映著。但找不到了花上的蜜蜂,葉上的露珠,也找不到了眨眼的星星和偷笑的月亮。
她的童年丟失了。
但她仍在努力尋覓著,在潔白的墻上。
她希望潔白墻上方方的油畫印跡里,再出現(xiàn)藍的海,白的帆、紅的船,引誘著身下的小方凳再蕩起來。
這是一篇心境式的散文詩,作者通過象征與隱喻的手法,通過一個兒童的心理活動與感情的變化,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熱愛以及失落后的困惑與尋覓的情懷。
人生的童年是寶貴的,天真、活潑、樸實、純潔,富于幻想,熱愛生活,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詩篇中的“她”看到“潔白的方方的墻”,就仿佛看到了未來的一切。這墻上有花,有蜂,有露珠,有星星,有月亮,是一個寧靜的、詩情畫意的天地,她將自己的感情與希望都寄托在這“潔白的方方的墻上”。這里的“墻”變成了她內(nèi)心的映照,也是她純樸,幼小心靈的象征。當她“背起書包上學了”,那墻上的意象消失了;當她爸爸航?;貋?,帶回一張美麗的、多彩的航海圖掛在墻上時,她又對著這幅航海圖沉思、遐想,立志將來當一名航海家,這些所思所想,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爸爸走了,她的航海夢破碎了,墻上的油畫“失去了蹤影”,她的童年失落了,但她仍在潔白的墻上努力尋覓著。作者在這里運用了隱喻的手法,爸爸的出走和她童年的失落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生活的事實卻給一個幼小、純潔的心靈留下了創(chuàng)傷,這是令人悲痛的。但作為一個純潔、樸實的孩子,她仍希望在“潔白的方方的墻上”再現(xiàn)美好的、壯麗的前景,去尋回那個失落的夢。
詩篇中的象征與隱喻手法的運用,不僅使詩篇內(nèi)容豐滿、寓意深刻,而且也增強了詩作的藝術感染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70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