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xiàn)生命力的《紅高粱》展現(xiàn)生命力的《紅高粱》
《紅高粱》是改編自我國著名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說,由著名導(dǎo)演張藝謀執(zhí)導(dǎo)的一部影片。影片以抗戰(zhàn)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jīng)曲折后一起經(jīng)營一家高粱酒坊,但在日軍侵略戰(zhàn)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
故事發(fā)生在抗戰(zhàn)初期的山東高密縣的一個農(nóng)村,“我”奶奶九兒是山東高密縣某村一個美麗的姑娘,她對未來一直充滿著美好的幻想,可為了換一頭能干活的騾子,她卻被貪財?shù)脑庾娓讣藿o了十八里坡50多歲的有麻風(fēng)病的燒酒作坊主李大頭。
李大頭的丑陋和猥瑣“我”奶奶早有耳聞,可父命難違,她只好揣著一把剪刀上了花轎。當送親隊伍行至青殺口時,從密密的高粱地殺出一個劫道人,要搶轎夫的工錢和我奶奶,生來膽大的轎頭余占鰲瞅準機會撲向劫道人,轎夫們一擁而上,幾下就要了他的命。我奶奶在心里暗暗對勇猛的轎夫余占鰲有了好感。
見了李大頭,奶奶的厭惡感更為加深,而李大頭也是個窩窩囊囊的家伙,我奶奶手拿剪刀守了兩夜,他硬是沒敢近身。第3天,按規(guī)矩我奶奶應(yīng)該回門了,曾外祖父牽著毛驢來接她,可他們行至青殺口,一只有力的胳膊把我奶奶抱下毛驢,向高粱深處走去,稀里糊涂的曾外祖父竟沒有發(fā)覺。進了高粱地,那人把我奶奶放在地上,撕下了蒙面黑布,我奶奶發(fā)現(xiàn)這人竟是余占鰲,兩人相對,激情迸發(fā)。從此,他就成了“我”爺爺。
幾天后我奶奶回家,發(fā)現(xiàn)李大頭死了。從此,我奶奶撐起了這個燒酒作坊。不久,土匪禿三炮劫走了我奶奶,忠實的家人羅漢大爺和伙計們東拼西湊了3000塊大洋,將我奶奶贖回來。我爺爺跑到禿三炮的狗肉鋪,把菜刀架在他的脖上,禿三炮用腦袋保證沒有動我奶奶,我爺爺才饒了他一命。我爺爺在剛釀好的高粱酒里撒了一泡尿,沒想到竟釀成了噴香的好酒,我奶奶給它取名叫十八里紅,后來我爺爺和我奶奶終于結(jié)為了夫妻,生下了我爹豆官。
我爹9歲那年,日本鬼子來了,他們用刺刀逼著鄉(xiāng)親們踩倒高粱,給他們修路,還擄去了鄉(xiāng)親們的騾馬牲口。羅漢大爺氣不過,乘著夜色到了日本鬼子的營區(qū)里,用鐵鍬鏟傷了無數(shù)的馬腿,結(jié)果被鬼子捉住了。
為迫使鄉(xiāng)親們服從其統(tǒng)治,日本鬼子慘無人道地逼著狗肉鋪的伙計把羅漢大爺剝皮示眾。這種極其野蠻的行為激起了村民們強烈的仇恨和反抗情緒。夜晚,我奶奶搬出當年羅漢大爺釀的十八里紅讓伙計們喝,大家放開嗓子唱著“喝了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殺口……”斗志昂揚地去打日本鬼子。
我奶奶做好了飯菜,在黃昏的時候挑著擔子去犒勞我爺爺他們。路上,她被日本人的機槍打死了。憤怒的我爺爺和眾伙計像瘋了一樣抱著火罐、土雷沖向日本軍車。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戰(zhàn)斗,敵人的一輛軍車被炸飛,可其他伙計們也死了。
我爹豆官找到了我爺爺,看見他癡癡地站在我奶奶的尸體旁。夕陽如血,高粱如血,我爹唱起了古老的童謠:“娘!娘!上西南,寬寬的大路,長長的寶殿……”
如何理解《紅高粱》中表現(xiàn)出的對原始生命力的贊美 《紅高粱》是一個具有神話意味的傳說。
整個小說在一種神秘的色彩中歌頌了人性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贊美生命是該書的主題。
“是要通過人物個性的塑造來贊美生命,贊美生命的那種噴涌不盡的勃勃生機,贊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紅高粱》并不是十分具有現(xiàn)實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種對民族文化的尋根。
相反,在這個聯(lián)系三代的以過去時回敘出來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個未來意義的人格,是一種人格理想,超越了具體的社會表層,具有人的本性與本質(zhì)的深度,《紅高粱》自始至終所呼喚的主題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張揚活得不扭曲、無拘無束、坦坦蕩蕩的生命觀。
因此.擺在讀者面前的作品不是一個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對一個世界的生命的理想。
這種理想就是在那具有“太陽崇拜”的神話中。
《紅高粱》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反映農(nóng)民的書籍,它的視角已從傳統(tǒng)的對土地的禮贊轉(zhuǎn)向了對生命的禮贊。
故事的超常特點決定了敘事的非現(xiàn)實性,故事的地點也被淡化。
在《紅高粱》中甚至淡化了社會最基本的結(jié)構(gòu)——村落。
《紅高粱》的所有敘事元素與視聽元素都在為這種自然生命的熱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風(fēng)格服務(wù)。
與以往的探索小說不同,《紅高粱》雖然也承載了作者對生命主題的意念,但并不是完全像《黃土地》等探索淡化情節(jié),靠純粹的語言的震撼力來直接表達導(dǎo)演的意念。
作者在這部下小說中是從實處入手,從規(guī)定情境下的具體人物性格人手,編織一個完整、美妙動人的故事框架,從而使意念通過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為、動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來。
在此,作者是如何通過具體的方法來達到這兩者的完美結(jié)合的呢?
首先,《紅高粱》自身有一條完整的故事線,但這條敘事線大部分由文字感受來完成。
《紅高粱》一開始,就傳來了“我”的敘述;“我給你說說我爺爺我奶奶的這段事,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還有人提起。”這是一個以現(xiàn)在時進行回述的讀點,這個“我”在此是一個故事的敘述者。
由于他沒有在故事中出現(xiàn),按理是一個客觀的敘述者,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后代,這又使得他具有某種參與意識,從而又具有被敘述的意義。
因此,這個讀點是非常奇特而又新穎的,它使作者在處理《紅高粱》時有了一種游刃有余的讀點參照,非常自由而又具有全知性。
同時,他的敘述的特點把故事拉遠,又具有歷史的間離效果。
在此讀者基礎(chǔ)上,《紅高粱》在這開場中道明了故事的虛構(gòu)性。
“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從而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納入非現(xiàn)實的時空之中。
《紅高粱》中的人物關(guān)系、周圍環(huán)境、時間轉(zhuǎn)換等幾個主要情節(jié)轉(zhuǎn)折點,幾乎都是讀者感受的。
如我奶奶與麻風(fēng)掌柜李大頭的關(guān)系,高梁地的“鬼氣”,新婚三天新娘回老家的規(guī)矩,李大頭被殺,禿三炮綁走我奶奶的過程,羅漢大爺?shù)某鲎?,日本人的出場等?/p>
《紅高粱》還承擔了一種“預(yù)敘”的功能,如抬轎出發(fā)時就告訴讀者,轎把式將成為我爺爺,這就增設(shè)了讀者的“期待讀欲”,使故事的進展更富有張力。
《紅高粱》的空間與文字上也就能盡情揮灑,將大部分的文字用在表現(xiàn)顛轎、劫道、野合、敬酒神、日全食上,讓意念承附在具體的畫面上,依附于一個個具有強烈生命象征意味的儀式之中,從而達到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境地。
它“縫合”了過去與現(xiàn)在、意念與故事。
其次,當我們面對《紅高粱》時,就會感知到《紅高粱》都被那輝煌的紅色所浸透。
紅色是太陽、血、高粱酒的色彩。
在這里,《紅高粱》對色彩的運用是高度風(fēng)格化的。
開頭就是年輕漂亮、靈氣逼人的我奶奶那張充滿生命的紅潤的臉,接著就是占滿銀幕的紅蓋頭,那頂熱烈飽滿的紅轎子,野合時那在狂舞的高粱稈上閃爍的陽光,似紅雨般的紅高粱酒,血淋淋人肉,一直到那日全食后天地通紅的世界……,整部影片都被紅色籠罩。
作者對這種基調(diào)的選擇幾乎完全剝奪了我們對《紅高粱》情節(jié)的關(guān)注,而進入一種對一個特定的造型空間的純粹情緒性體驗了。
這是一種對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與贊美。
這不是一個完全現(xiàn)實時空的再現(xiàn),而是我們內(nèi)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
《紅高粱》結(jié)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紅色的擴張力獲得了一種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
黑紅色的高粱舒展流動充滿了整個《紅高粱》空間,極為輝煌、華麗、壯美。
第三,《紅高粱》的空間環(huán)境與造型描寫,都在努力尋求一種色彩的單純化和空間的神秘與闊大。
一切瑣細的對比協(xié)調(diào)和過渡都被拋開,造成一種崇高神圣和神秘生命的生存空間。
《紅高粱》主要是兩個空間環(huán)境:高梁地和釀酒作坊,釀酒作坊體現(xiàn)出生命的遠古意識,如風(fēng)雨剝蝕、似古堡般的十八里坡的圓形門洞。
而那片自生自滅的高粱地,則透著生命的神圣。
當《紅高粱》上描寫高粱地時,它是作為一個巨大的自然生命符號群,舒展、盛大、堅強、熱烈、寬厚。
《紅高粱》三次對高粱的渲染都呈現(xiàn)出一種人與自然生命的整一性。
當我奶奶淚水滿面、仰天躺在我爺爺踩踏出來的圣壇上時,《紅高粱》上一連出現(xiàn)了四個疊化的狂舞的 *** 。
在這里,高粱地是生命誕生的見證。
而在日本人強迫百姓踩踏高粱的中,又感到生命被摧殘的震撼。
《紅高粱》結(jié)尾,我爺爺與我爹泥塑般立于血紅的陽光里,面對那高速流動的高梁的鏡頭,我們內(nèi)心喚起的是一種對生命的自信和對熱烈悲壯的生命的禮贊。
《紅高粱》簡評《紅高粱》的作品主題展現(xiàn)了高密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頑強生命力和充滿血性的民族精神。
《紅高粱》主線是余占鰲率領(lǐng)的武裝力量抗擊日軍,輔線是余占鰲和戴鳳蓮之間的愛情故事,小說中既展現(xiàn)了高密人們抗擊日軍堅定團結(jié)的力量,又刻畫了余占鰲和戴鳳蓮在高粱地里發(fā)生的愛情。小說里的反抗人物是土匪,包括以余占鰲為首的土匪頭子,他們混亂、無紀律,但是面對民族斗爭,他們團結(jié)了起來,共同對抗他們的仇敵日本人;他們本沒有什么愛國意識,迫于日本人的欺壓、殺戮而產(chǎn)生了仇恨,從而開始了他們的民族斗爭。《紅高粱》是一部的經(jīng)典之作,展現(xiàn)了一幅幅尸橫遍野、血肉橫飛的血淋淋的畫面,在這些血肉交匯之中,莫言描繪了一片紅如鮮血的紅高粱,整個世界都是血紅的,莫言正是以這種狂歡式的語言、天馬行空式的筆觸,塑造了一個在倫理道德邊緣的紅高粱世界,一種土匪式英雄,他們做盡壞事但也報效國家,他們繾綣相愛、英勇搏殺,充滿著既離經(jīng)叛道又擁有無限生氣的時代氣息。
《紅高粱》中的人物以余占鰲和戴鳳蓮最為鮮明。余占鰲是一個土匪式的英雄,他霸道卻富有血性,為首一方卻有正義的一面;戴鳳蓮是反抗封建禮教的代表,作為女性,她照樣能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做出自己的貢獻。余占鰲最初的職業(yè)是轎夫,在抬新娘戴鳳蓮的時候就有調(diào)戲的意思,為了能得到戴鳳蓮,他在戴鳳蓮回門路上劫了她,并在高粱地野合,為此,他也不惜鬧出命案,殺掉了單家父子,但同時也解放了戴鳳蓮,不用面對一個得了麻風(fēng)病的丈夫。從此可以看出,余占鰲的野蠻可恨,但他后來組織土匪和村民反抗日本人又是正義的英雄。戴鳳蓮在出嫁當天的轎子上揭開了蓋頭,毫不顧忌封建禮教的約束,又在丈夫死后,與余占鰲玩地下情,這簡直是活生生的一個現(xiàn)代女性,可以看出她敢愛敢恨的女性形象。
紅高粱扎根于黑土地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象征著以余占鰲和戴鳳蓮為首的勇敢、血性、愛國、團結(jié)、犧牲的中華民族。在高密,人們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種植,沒有人不知道高粱的氣味和對他們的重大意義。高密人可以每天穿梭在高粱地里,跟高粱有了情感,甚至在日本人要求毀掉高粱地修路時,他們拒死不從,當羅漢大哥被剝皮時,他仍然勇敢的與日本人對抗,用最后的生命氣息詮釋著高粱那血紅的意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86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