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宗女請受
夫人宗女請受
【原文】
戚里宗婦封郡國夫人,宗女封郡縣主,皆有月俸錢米,春冬絹綿,其數(shù)甚多,《嘉祐祿令》所不備載。頃見張掄娶仲儡女,封遂安縣主,月入近百千,內人請給,除糧料院幫勘[1]左藏庫所支之外,內帑[2]又有添給,外庭不復得知。因記熙寧初,神宗與王安石言,今財賦非不多,但用不節(jié),何由給足?宮中一私身之奉,有及八十貫者,嫁一公主,至用七十萬緡[3],沈貴妃料錢月八百貫。聞太宗時,宮人唯系皂綢檐,元德皇后嘗以金線緣檐而怒其奢。仁宗初定公主俸料,以問獻穆大主,再三始言,其初僅得五貫耳。異時[4],中官月有止七百錢者。禮與其奢寧儉,自是美事也。一時旨意如此,不聞奉行。以今度之,何止十百倍也。
【注釋】
[1]幫勘:幫助審查。[2]內帑(tǎng):指國庫里的錢財。[3]緡(mín):古代穿銅錢用的繩子。轉借為計量單位,一緡一般為一千文。[4]異時:過去。
【譯文】
皇帝親戚的宗婦被封為郡國夫人,宗女封郡縣主,都有月俸錢米,春冬絹綿,而且數(shù)量很多,《嘉祐祿令》記載得不夠完備。不久前看到張掄娶了趙仲儡的女兒,封為遂安縣主,每月收入近十萬,內人的供給,除糧料院幫助審核左藏庫所支之外,國家內庫還有添給,其數(shù)額多少外庭就不得而知了。因而想起神宗熙寧初年,神宗曾對王安石說,如今財富并不是不豐富,但不能節(jié)制使用,這如何能供給充足呢?宮中一個私人的俸祿,有達八十貫的,嫁一個公主,費用就達七十萬緡,沈貴妃的食料錢每月有八百貫。聽說太宗時,宮中的人只穿皂色粗綢短便衣,即使這樣元德皇后還常由于有人穿金線的衣服而怒斥其奢侈。仁宗初定了公主的俸祿,開始問獻穆大公主。問了幾遍才說了個數(shù),當時僅有五貫。過去,宦官的月俸只有七百錢罷了。從禮節(jié)上說是與其奢侈毋寧儉樸,這是美德好事。一時皇上旨意如此,但沒有多少人遵照執(zhí)行。與今天相比,超過從前何止十倍百倍!
【評析】
一無所有者要變革,既得利益者要維持現(xiàn)狀,自古以來,這兩種力量的交鋒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通過這則故事,我們從一個側面窺見了北宋末年“冗費”弊政的一角,也就粗淺地理解了王安石的變法為何要來得如此峻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94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林寺桃花詩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