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鹽”與道鹽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
“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漁蓑句好真堪畫,柳絮才高不道鹽。
蘇軾《謝人見和前篇》
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蘇軾《雪后北臺書壁》
《世說新語》記載的這次謝安的家庭雅集中,謝朗以“撒鹽空中”比喻飛雪,謝道韞以“柳絮因風起”比喻飛雪。對這兩個比喻,人所稱贊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其原因是:“撒鹽”與飛雪只是顏色、形態(tài)相似,而“柳絮因風起”的比喻則顯示了雪花質地的輕盈及其在空中飛舞的紛紛揚揚之景,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因而高出一籌。但蘇軾既說“柳絮才高不道鹽”,又為什么在《雪后北臺書壁》詩中也以鹽喻雪呢?這里有一個喻體與本體的配合是否精確貼切的問題。如果對謝朗與蘇軾的比喻細加辨別,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的喻體雖然都是鹽,而一是“撒鹽”,一是“堆鹽”;兩者的本體雖然都是雪,而一是空中飛舞之雪,一是地上堆積之雪。以“撒鹽”喻飛雪不能盡雪花飄舞之態(tài);而用“堆鹽”喻積雪倒能狀雪夜庭院之景。而且,與“庭院已堆鹽”呼應的還有一個“衾裯如潑水”的比喻,并在上、下句間用“但覺”與“不知”相承接,這就把戶內寒夜之感與戶外雪夜之景摶合為一,把兩者都寫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97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詩有死活
下一篇: 詩詞常識之什么叫詞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