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十有四年〔1〕,余春秋三十有二〔2〕。始見二毛〔3〕,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4〕,寓直于散騎之省〔5〕。高閣連云,陽景罕曜〔6〕,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7〕,此焉游處。仆野人也〔8〕,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8〕,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10〕。攝官承乏〔11〕,猥廁朝列〔12〕,夙興晏寢〔13〕,匪遑底寧〔14〕。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15〕。于是染翰操紙〔16〕,慨然而賦。于是秋也,故以《秋興》命篇〔17〕。其辭曰:
四時忽其代序兮〔18〕,萬物紛以回薄〔19〕。覽花蒔之時育兮〔20〕,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21〕,嗟夏茂而秋落〔22〕。雖末士之榮悴兮〔23〕,伊人情之美惡〔24〕。善乎宋玉之言曰〔25〕:“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26〕。憀栗兮,若在遠行〔27〕,登山臨水送將歸?!狈蛩蜌w懷慕徒之戀兮〔28〕,遠行有羈旅之憤〔29〕。臨川感流以嘆逝兮〔30〕,登山懷遠而悼近〔31〕。彼四慼之疚心兮〔32〕,遭一途而難忍〔33〕。
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34〕。野有歸燕,隰有翔隼〔35〕。游氛朝興〔36〕,槁葉夕殞〔37〕。于是乃屏輕箑〔38〕,釋纖絺〔39〕,藉莞蒻〔40〕,御夾衣。庭樹槭以灑落兮〔41〕,勁風戾而吹帷〔42〕。蟬嘒嘒而寒吟兮〔43〕,雁飄飄而南飛。天晃朗以彌高兮〔44〕,日悠陽而浸微〔45〕。何微陽之短晷〔46〕,覺涼夜之方永〔47〕。月曈昽以含光兮〔48〕,露凄清以凝冷〔49〕。熠耀粲于階闥兮〔50〕,蟋蟀鳴乎軒屏〔51〕。聽離鴻之晨吟兮〔52〕,望流火之馀景〔53〕。宵耿介而不寐兮〔54〕,獨展轉于華省〔55〕。
悟時歲之遒盡兮〔56〕,慨俯首而自省〔57〕。斑鬢髟以承弁兮〔58〕,素發(fā)颯以垂領〔59〕。仰群雋之逸軌兮〔60〕,攀云漢以游騁〔61〕。登春臺之熙熙兮〔62〕,珥金貂之炯炯〔63〕。茍趣舍之殊涂兮〔64〕,庸詎識其躁靜〔65〕。聞至人之休風兮〔66〕,齊天地于一指〔67〕。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跡兮〔68〕,殆不踐而獲底〔69〕。闕側足以及泉兮〔70〕,雖猴猿而不履〔71〕。龜祀骨于宗祧兮〔72〕,思反身于綠水。且斂衽以歸來兮〔73〕,忽投紱以高厲〔74〕。耕東皋之沃壤兮〔75〕,輸黍稷之馀稅〔76〕。泉涌湍于石間兮〔77〕,菊揚芳于崖澨〔78〕。澡秋水之涓涓兮〔79〕,玩游鯈之潎潎〔80〕。逍遙乎山川之阿〔81〕,放曠乎人間之世〔82〕。優(yōu)哉游哉〔83〕,聊以卒歲〔84〕。
【注 釋】
〔1〕晉十有四年:晉泰始十一年改元咸寧,此處是指開國以來的第十四年。
〔2〕春秋:指年歲。
〔3〕二毛:頭發(fā)花白。
〔4〕太尉椽:太尉的屬官。 虎賁中郎將:左右營校尉的屬官。
〔5〕散騎:掌規(guī)諫而無實權的侍從之官?!≡ⅲ杭木印!≈保和爸怠?,當值。
〔6〕景:日光?!£祝赫找?。曜,同“耀”。
〔7〕珥:插戴 蟬冕:晉代武官戴的官帽?!∫u:衣上加衣?!〖w綺:本為兩種絲織物。這里指華美的衣服。
〔8〕野人:鄉(xiāng)村之人,農夫。
〔9〕偃息:仰臥休息。 茅屋:簡陋的房屋。
〔10〕田父:農夫。
〔11〕攝:輔佐?!〕校狠o助。
〔12〕猥:茍且?!褐蒙??!〕校撼僦小?br>
〔13〕夙:早晨。 晏:晚。
〔14〕匪:非。 遑:閑暇?!帲喊蔡帯?br>
〔15〕藪(sǒu):水草叢生的大澤。
〔16〕翰:筆。
〔17〕命篇:命此賦之名。
〔18〕四時:四季。 代序:歲月季節(jié)順次更替。
〔19〕回薄:動蕩遷迫。
〔20〕覽:觀察。 蒔:移植、裁種。
〔21〕索:盡?!》螅赫归_。此處是用來臨的意思。
〔22〕嗟:感嘆。
〔23〕末事:指花草凋謝?!°?cuì):憔悴。
〔24〕伊:此。
〔25〕宋生:宋玉,戰(zhàn)國時楚人,曾任楚傾襄王大夫,著名辭賦家。以下選自他的《九辯》。
〔26〕蕭瑟:秋風吹拂枝葉的聲音。
〔27〕憀慄(liáo lì):凄涼。
〔28〕慕:思慕?!⊥剑和饺弧?br>
〔29〕羈旅:羈,寄。旅,客??途釉谕獾娜恕?br>
〔30〕臨川感流以嘆息:《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br>
〔31〕登山懷遠以悼近:《晏子春秋·諫上》:“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32〕四戚:指人生四件憂愁的事:送歸、遠行、登高。 疚心:傷心。
〔33〕涂:通“途”。
〔34〕諒:確實。
〔35〕隰(xí):低濕的地方?!■溃胡_鷹。
〔36〕游氛:浮動的云氣。
〔37〕槁:枯槁 殞:墜落。
〔38〕屏:撤掉?!」€(shà):扇。
〔39〕:細葛布衣服。
〔40〕藉:鋪墊?!≥?guǎn):草名,蒲草。 蒻(ruò):草名,嫩香草。
〔41〕槭(sè):枝葉空空的樣子。
〔42〕戾:勁疾的樣子?!♂。横∧?。
〔43〕嘒嘒:蟬鳴聲?!『鳎阂蚝涠l(fā)生的哀鳴。
〔44〕晃朗:天氣晴朗。
〔45〕悠陽:太陽徐徐降落的樣子?!〗簼u漸。
〔46〕晷(guǐ):日影。
〔47〕涼夜:秋夜。
〔48〕瞳眬:肥大的樣子。
〔49〕凝冷:寒冷。
〔50〕熠:螢火。 粲:光耀?!£Y:門。
〔51〕軒:窗?!∑粒簢弧?br>
〔52〕離鴻:離群之鴻雁,即孤鴻。
〔53〕流火:《詩經·幽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火,大火星;流,落下。
〔54〕耿介:心中不安的樣子。
〔55〕華?。褐干ⅡT之省。
〔56〕遒盡:將盡。
〔57〕自?。鹤晕曳词?。
〔58〕班鬢:鬢發(fā)黑白相間?!”耄汉诎紫嚯s的樣子。 弁:冠帽。
〔59〕素發(fā):白發(fā)。 颯:散落的樣子。
〔60〕逸軌:高卓的行跡。
〔61〕云漢:即天河。
〔62〕春臺:指登眺游玩的勝處?!∥跷酰簻睾蜌g樂的樣子。
〔63〕金貂:古代冠冕上的飾物。用貂皮和黃金做成。 炯炯:光亮的樣子?!〗瘐酰骸稌x書·輿服志》云:“(大冠)左右侍臣及諸將軍武官皆服之。侍中、常侍則加金珰,附蟬為飾,插以貂毛,黃金為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br>
〔64〕殊途:途徑不同。
〔65〕庸:平庸?!≡n:何?!≡觎o:《老子》:“靜為躁君。”又“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66〕至人:指道德修養(yǎng)達到最高境界的人。
〔67〕齊天地于一指:用一個指頭可以遮天蔽地?!?a href="/ddjy_100/224.html">莊子·齊物論》:“天地一指也?!?br>
〔68〕趾:足?!∪蒇E:謂容其足跡之地。
〔69〕殆:大概?!~@底:獲安,得到平安。
〔70〕闕:挖掘?!蹲髠鳌る[公元年》:“若闕地及泉?!薄茸悖褐^側足之地。
〔71〕履:踩。
〔72〕龜祀骨于宗祧:《莊子·秋水》:“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三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宗祧,宗廟。 祧,遠祖之廟。
〔73〕斂:收。 衽:衣襟。
〔74〕投紱:喻棄官。紱,系印之帶?!「邊枺邯q言高蹈,謂棄官歸隱。
〔75〕東皋:皋,水邊的淤地。
〔76〕輸:送繳。 黍稷:泛指谷物。
〔77〕湍:急流。
〔78〕澨(shì):水濱。
〔79〕秋水《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薄≡瑁合??!′镐福核鞯臉幼?。
〔80〕儵(tiáo):儵魚。潎潎:水在水中游動的樣子。
〔81〕逍遙:安閑自得?!“ⅲ荷剿缰亍?br>
〔82〕放曠:放縱曠達。
〔83〕優(yōu)哉游哉:悠然自樂。
〔84〕足歲:卒歲。謂終其天年。
【賞 析】
《秋興賦》作于晉咸寧四年。這年潘岳被賈充召為太尉掾,但仍掩蓋不住他沉淪若悶的心情,故因秋起興寫了這篇《秋興賦》。在賦中,作者表達了他對周旋官場的厭倦,對滯官不遷的牢騷;四季更替,年華流逝,凄涼的秋景勾起了他心中無限的悵惘,他真想擺脫世俗的羈絆,去做一個超然世外的高人了。此賦反映了潘岳在仕途中的苦悶和進退無從的矛盾心情。悲秋是文學上古老的主題,最早的賦作是宋玉的《九辯》,而潘賦則自有特色。在賦前置序,交待寫作緣由。正文中先從盛衰榮悴說起,再寫秋天的蕭瑟景象,接著寫秋水的起落所產生的遲暮之感,歸結于“江湖山藪”之思,層層遞進,秩序井然。它語言精美而格調清婉,具有西晉文壇講究形式美的共同特色。其語言清秀流暢,駢偶自然,是西晉駢賦初始階段的優(yōu)秀代表,對六朝駢賦影響較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1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駢文《與陳伯之書》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 駢文《釋愁文》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