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宋]蘇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
、蒲萄深碧關(guān)于“君是南山遺愛守”
胡云翼先生《宋詞選》注曰:“南山遺愛守——頌揚朱壽昌是一個好官
按:宋王存《元豐九域志》卷三《陜西路》曰:“大都督府,陜州
《宋史》本傳記載朱氏所擔任過的州郡差遣,除通判陜州外
,還有通判荊南(今湖北荊州一帶)、權(quán)知岳州(今湖南岳陽一帶)、知閬州(今四川閬中一帶)、知廣德軍(今安徽廣德一帶)、通判河中府(今山西永濟一帶)、知鄂州(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區(qū)一帶)等。比較之下,這些地區(qū)離終南山就更遠了。于是
,我們不得不懷疑蘇軾此詞有文字傳寫的錯誤。竊以為“南山”當是“山南”的倒置之訛。理由如下:
一
、 “君是”二句對仗,“南山”對“劍外”不甚工。如乙作“山南”,方位字“南”和“外”處在相同的位置(第四字)上二
三、 更重要的是
,《宋史》本傳詳細記載了朱壽昌知閬州時的一樁德政:“知閬州,大姓雍子良屢殺人,挾財與勢得不死。至是又殺人,而賂其里民出就吏。獄具,壽昌覺其奸,引囚詰之曰:‘吾聞子良與汝錢十萬,許納汝女為婦,且婿汝子,故汝代其命,有之乎?’囚色動,則又擿之曰:‘汝且死,書券抑汝女為婢,指錢為顧直,又不婿汝子,將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曰:‘囚幾誤死!’以實對。立取子良正諸法?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四
、 從這首詞的行文脈絡來看,上片是貼緊了鄂州與蜀中兩地,朱壽昌和自己兩人的交叉關(guān)系在作文章。“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城春色”,說長江從自己的家鄉(xiāng)蜀中奔流而下,經(jīng)過朱壽昌現(xiàn)在所任職的鄂州。自己和蜀中為一方,朱壽昌和鄂州為另一方,本來沒什么瓜葛;但一條長江,卻將雙方聯(lián)系了起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關(guān)于“江表傳
胡云翼先生《宋詞選》注曰:“《江表傳》——記載三國時吳國的人物事跡
按:《江表傳》,晉人虞溥撰
蘇軾詞說“江表傳
[宋]王武子
紅樓十二春寒惻
關(guān)于“昭華人去無消息”
胡云翼先生《宋詞選》注曰:“昭華人去無消息——被金兵擄去的徽、欽二帝及其妃嬪們都沒有來歸的消息
按:這里的“昭華”并非宮廷女官,故不能泛指妃嬪
竊考“昭華”本是美玉之名
后來
再后來
,由于笛和管同為管樂器,而且笛也有用玉制作的,故宋人詩詞里又混用來稱玉笛,或泛指笛及笛曲。如晏幾道《采桑子》(雙螺未學同心綰)詞曰:“月白風清,長倚昭華笛里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王詵《鷓鴣天》(才子陰風度遠關(guān))詞曰:“臨風更聽昭華笛,簌簌梅花滿地殘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王武子這詞既以“聞笛”為題
[宋]陳亮
鬧花深處層樓
,畫簾半卷東風軟。春歸翠陌,平莎茸嫩,垂楊金淺。遲日催花,淡云閣雨,輕寒輕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金釵斗草,青絲勒馬,風流云散。羅綬分香,翠綃封淚,幾多幽怨。正銷魂關(guān)于“金釵斗草
胡云翼先生《宋詞選》注曰:“金釵斗草——拔下頭上的金釵來作斗草的游戲
按:“金釵斗草
,青絲勒馬”二句,不能光從字面上去解釋。這實際上是一幅完整的春游圖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關(guān)于“翠綃封淚”
胡云翼先生《宋詞選》注曰:“翠綃封淚——這句寫別后,翠巾里還殘留著淚痕
夏承燾
按:二說相較,夏承燾
、盛弢青先生的理解是正確的。但其所引卻非《麗情集》原文。宋張君房《麗情集》此條原文是:“灼灼又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2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