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名句的誕生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1獨徘徊。
——晏殊·浣溪沙
完全讀懂名句
1﹒香徑:即花徑。
作一闋新詞,喝一杯酒,只見亭臺依舊,天氣也與去年暮春相同,又是夕陽西下,逝去的時光,何時可以再回來?
無可奈何花朵都要凋落謝去,每年此時,那些似曾相識的燕子都會飛回來,花園小徑上,有我孤獨的身影來回徘徊。
名句的故事
晏殊《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一千古名句,但這兩句并非全為晏殊所作。據(jù)南宋人胡仔所編《苕溪漁隱叢話》引《復齋漫錄》記載,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晏殊有事前往杭州,途中經(jīng)過揚州,他先進大明寺內(nèi)休息,由于當時寺廟都設(shè)有詩板給文人題詩,晏殊頗欣賞詩板上的一首五言律詩《揚州懷古》,經(jīng)過打聽,得知作者乃江都縣尉王琪;其后晏殊派人找王琪用餐,并告訴王琪自己有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但就是對不出適當?shù)木渥?,王琪一聽,即問晏殊可否對以“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當場贊賞不已,立刻提拔王琪為其幕僚。
《浣溪沙》為晏殊酒筵歌席所作,主題為傷春惜別。上片寫對酒聽歌,詞人忽然憶起去年情景,不禁對日落之景有感而發(fā);下片從每年花謝花開、燕去燕來的固定時序,領(lǐng)悟到大自然有其定律,但人的年華老去、世事消長,卻再也回不來。全詞由一開始的把酒歡唱,到思索去年景物變化,最后對人生的沉思感懷。
歷久彌新說名句
晏殊《浣溪沙》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無可奈何”與“似曾相識”流傳至今,已是極為耳熟能詳?shù)挠谜Z。
“無可奈何”意在感嘆人間事物多非個人意愿所能自主,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娥眉馬前死。”描寫的就是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逃離長安、躲避安祿山之亂時,所有軍隊不愿西進,要求皇帝賜死造成戰(zhàn)亂的罪魁禍首楊貴妃,唐玄宗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只能無奈看著他最心愛的女子死在馬嵬坡(今陜西興平),眾人才愿意繼續(xù)西行,前往蜀地避難。詩中“無奈何”即指唐玄宗陷入危難當下,做出身不由己的決定,其意與“無可奈何”完全相同。
“似曾相識”意謂如幻似真的印象記憶,眼前陌生人事、景物,仿佛曾在過去出現(xiàn)。美國一部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情節(jié)描述男主角在宴會上,遇見一位老婆婆塞給他一只懷表,他明知與眼前老婆婆素昧平生,腦海卻浮現(xiàn)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等到男主角日后再回舊地,得知老婆婆已過世,他為解開心中迷惑,找到有能力幫他穿越時空的人,回到老婆婆年輕的時代,與她展開一場纏綿情愛。最后,當男主角不經(jīng)意從口袋摸出一枚硬幣,看到上面鑄造的時間,竟是自己的真實年代,猛然間又讓他跌入時間漩渦,回到屬于他的現(xiàn)實人生。電影中所指的“似曾相識”,即是男主角緣于起初熟悉的感覺,循線走入過去,再跌回現(xiàn)在,經(jīng)歷那段看似虛幻、感受卻又如此逼真的愛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2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貝瓊《水龍吟·春思》抒寫男女戀情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