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龍
《念奴嬌·春雪詠蘭》
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解珮凌波人不見,漫說蕊珠宮闕。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鴂。
當(dāng)日九畹光風(fēng),數(shù)莖清露,纖手分花葉。曾在多情懷袖里,一縷同心千結(jié)。玉腕香消,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洛濱江上,尋芳再望佳節(jié)。
這首詞約作于清順治四年(1647)三月。作者繼承《楚辭》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以雪代指險惡的時代環(huán)境,以蘭代指堅貞的志士仁人,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愛國情愫。
詞開頭即化用南朝宋鮑照《學(xué)劉公幹體》詩“胡風(fēng)吹朔雪,千里度龍山”句意,以問句領(lǐng)起。作者責(zé)問老天,為什么在春意正盛的時節(jié)千里迢迢送來北方寒山的飛雪?“春深”而有“飛雪”,反常且令人痛苦。這幕情景實際是隱喻明朝的美好河山竟遭受清軍鐵蹄蹂躪,作者對此痛心疾首,遂效屈原呵壁問天,仰天悲呼。下面兩句,謂大雪漫空飛舞,解珮相贈的漢皋游女和凌波微步的洛水宓妃都不見蹤影,更何況天界的仙宮寶闕。這里“解珮凌波”當(dāng)喻指抗清的志士,“人不見”,則是說他們多遭不幸;“漫說蕊珠宮闕”,似言南明魯王和隆武政權(quán)都不能挽狂瀾于既倒。按:魯監(jiān)國元年(1646)清軍搶渡錢塘江,浙東失守,魯王逃亡海上,隆武三年(1646)清軍入福建,隆武帝逃至汀州,為清將李成棟所殺,時間上與此處所言吻合。以上兩韻,扣題中之“春雪”,下面便轉(zhuǎn)入題中之“詠蘭”?!俺睢薄ⅰ跋嫣丁?,所用地名令人聯(lián)想到流放沅湘的戰(zhàn)國楚偉大詩人屈原,他的《離騷》多有寫到蘭的句子,如“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時曖曖其將罷兮,結(jié)幽蘭而延佇”等。“煙微”、“月冷”都是凄迷之景,見出作者的惆悵悲苦。而幽蘭皆遭“攀折”,就是他心懷惻愴的原因。聯(lián)系史事,當(dāng)時清平南大將軍孔有德正進擊湖南,而此前摯友夏允彝在江南抗清失利投水殉節(jié),他作詩悼之,曾有“予為蕙兮子作蘭”、“拊膺頓足摧心肝”(《七歌》之六)之句,可知此三句慨嘆之意甚深。歇拍作者以空谷幽蘭自擬,用《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的典故,表達他的傷時之情。作者清順治二年(1645)松江起義兵敗后,曾一度隱居,此處“幽谷”云云,即指此。
下片換頭回憶往事,“九畹”用上引《離騷》句意,“光風(fēng)”用《招魂》“光風(fēng)轉(zhuǎn)蕙,氾崇蘭些”句意,表現(xiàn)幽蘭在佳人的“纖手”中流芬揚馥的情狀,隱喻自己深受大明王朝的國恩?!皵?shù)莖清露”,象征著作者高潔的情操和忠貞的氣節(jié)。這里將香草美人結(jié)合起來,比興之義尤為精微。下面兩句,進一步用“多情懷袖”、“同心千結(jié)”傾訴自己的忠愛纏綿意緒,“多情懷袖”承上文之“纖手”,“同心千結(jié)”承上文之“花葉”。這幾句“當(dāng)日”、“曾在”應(yīng)是指崇禎朝之事,此后則“玉腕香消,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也就是說他的報國之心不被理解,頗有明珠投暗之恨?!敖鹛摗保环N婦女戴的首飾。聯(lián)系作者身世,他在南明弘光時數(shù)上疏指陳時政,均未受重視,遂辭職歸家,這里的“空贈金跳脫”便不難索解,“空贈”兩字,惋惜之意極濃,實在是感慨萬端之語。而“香消”、“霧掩”,也隱含對弘光時忠良遭斥、奸佞當(dāng)?shù)赖呐u之意。結(jié)拍兩句,“洛濱江上”,結(jié)構(gòu)上遙應(yīng)“解珮凌波”,似指剛成立的南明永歷政權(quán),接受其領(lǐng)導(dǎo)的抗清義軍有瞿式耜等部,據(jù)有兩廣、云貴、四川等地;“尋芳再望佳節(jié)”,就是期望這一股抗清力量能夠完成國家復(fù)興的艱苦事業(yè)。因魯王余部退兵海上,詞中又有“江”字,這兩句也可以理解為對魯王政權(quán)仍抱有希望。不過,因魯王所部主力張名振、張煌言溯長江克京口的一時之盛遠在作者殉國后多年(此時他們也都歸入永歷帝麾下),寫此詞時魯王政權(quán)正處低潮,而永歷政權(quán)則方舉義旗,更易令人對之寄以厚望,所以,說詞的結(jié)尾是屬望于永歷帝,恐怕更合情理。后來李定國、鄭成功等的幾次大捷,也證明作者的期望是有道理的。
全詞主要以蘭自喻,個別地方喻抗清志士,另以美人或指忠臣義士,或指君王主上,都與楚辭美人香草之孤忠隱約之言一脈相承,意深情遠,亦婉麗亦蒼涼,堪稱明詞壓卷杰作之一。關(guān)于此詞的寫作時間,陳寅恪《柳如是別傳》云:“宋徵璧《含真堂集》六《予以病請假,戲摘幽蘭緘寄大樽》云:‘采采緘題寄所思,水晶簾幕弄芳姿……’寅恪案:此詩之作成,當(dāng)在弘光元年二月丙寅即十三日,……今拾陳氏詩集,未發(fā)見有類似之作,唯《陳忠裕公集》二十詩余中有《念奴嬌·春雪詠蘭》一闋,雖未能確定其何時所賦,但必是與尚木(宋徵璧字)寄詩時相距不久之作,故疑是因宋氏之詩有所感念而成?!钡孀育堅~意,情調(diào)與徵璧詩相去頗遠,陳先生謂作于弘光元年(1645)二月的推測恐不能成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2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
下一篇: 徐陵《別毛永嘉》送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