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故章縣 陰鏗
秩滿三秋暮。
舟虛一水濱。
漫漫遵歸道。
凄凄對別津。
晨風(fēng)下散葉。
歧路起飛塵。
長岑舊知遠。
萊蕪本自貧。
被里恒容吏。
正朝不系民。
惟當有一犢。
留持贈后人。
故章即故鄣,在今浙江安吉縣西北。陰鏗為故章縣令史傳失載,此詩是離任時所作。
詩分兩部分,前六句寫束裝待發(fā)?!爸葷M”,任職期滿,“三秋”,三年,據(jù)下文所寫,也關(guān)合了秋令時節(jié)。這是說,任職三年要離任了,乘坐的船已停留在水邊了。“虛”,這里是飄浮、停泊的意思?!奥駳w道,凄凄對別津?!边@是寫離別之際“瞻前顧后”所引起的愁思:瞻望前程,歸路漫漫,顧視所由出發(fā)的津渡,心里一陣陣凄切酸楚?!皩e津”自然還包括了送別的僚屬、士民。下面是所見的景象:落葉在秋風(fēng)里飄下,分手處塵土飛揚。這景象自然更會加重作者的離愁,何況秋風(fēng)秋色早就與離別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已形成古代文人的一種心理定勢了。
下六句可謂是離任時的自省,用了很多典故。“長岑”用東漢崔骃事:崔骃很有才識,他任外戚竇憲的主簿官,常指陳長短,為竇憲所不容,出為長岑(今沈陽東)長,“骃自以遠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歸?!?《后漢書》本傳)“萊蕪”用東漢范冉事:冉字史云,有節(jié)操,曾任萊蕪(今屬山東)令,不到官,生活十分貧寒,“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后漢書·獨行傳》)這兩句大意是說,自己輾轉(zhuǎn)各地,不堪漂泊之苦,但仍守固窮之節(jié),此次罷官歸去,就是要過范萊蕪那樣的生活。下兩句說自己在故章任職期間,寬容部屬,慈愛百姓。“被服”句用西漢丞相丙吉故事:丙吉對屬吏十分寬容,一次駕車吏酒醉吐在他的車毯上,他也不責(zé)怪。“被服”指車毯,作者說,他對屬吏常常(恒)如此?!罢奔凑鲁跻?,這里用了東漢細陽令虞延的故事,虞延任職期間常常在過年過節(jié)時,放囚犯回去與家人團聚?!安幌得瘛敝^不囚禁犯人。最后兩句又用了一個典故:三國曹魏的時苗任壽春令,乘牛車去赴任,離任時牛已生一犢,時苗將犢留下,對主簿說:“今來時本無此犢,犢是淮南所生有也?!?見《三國志·和洽傳》注引《魏略》)作者用這個典故是表明:他在此三年是兩袖清風(fēng)、一無所取。
齊梁后古詩的對偶、平仄調(diào)配愈見整齊,此詩全篇皆對仗,除一二句外,每句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相反,且有相“粘”之處,很像是唐代的排律了。律化的古風(fēng)每多用典,此詩用典很是精切,用五樁前賢的故事,集中表現(xiàn)了自己的出處、節(jié)概,而字面又不顯得深奧。陰鏗的詩在聲律、修辭上,對唐人近體詩的寫作是有啟發(fā)作用的,無怪乎連大詩人杜甫都說“頗學(xué)陰何苦用心”了。這首詩在思想內(nèi)容上也頗有可取之處,在大量的“嘲風(fēng)月、弄花草”(白居易《與元九書》)的梁陳詩中,像這首這樣表現(xiàn)對下層人民、對風(fēng)塵小吏的慈惠,表現(xiàn)自己效法前賢、清廉為政的作品,確是很罕見的。由于史傳闕略,作者從政情況不太清楚,但卻記載有一件小事:一次他參加宴會,見行酒侍者在旁,他就將酒肉也分送給侍者,眾賓友皆譏笑他,他說:“吾儕終日酣酒,而執(zhí)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南史·陰鏗傳》)這樁深具人道精神的言行,正可作“被服恒容吏,正朝不系民”的參證,看來他在詩里寫的就是真話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4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五絕《李白·秋浦歌》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