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綺卒后百日往哭殯所感成三首·陳衡恪
其一
我居西城闉
迢迢白楊道
,萋萋荒草原來此盡一哭
既不簠簋設(shè)
,又無酒一尊。焚香啟素幄,四壁慘不溫
。念我棺中人
,欲呼聲已吞。形影永乖隔
我何不在夢,時時聞笑言
倏忽已三月
我哭有已時
藕斷絲不絕,況此綢繆恩
苦挽已殘月
,留照心上痕。其二
故人九原土
,新人三寸棺。相繼前后水,一往不復(fù)還
。我何當此戚
,淚眼送奔瀾。生時入我門
,綠發(fā)承珠冠。死別即塵路,靈輀載鳴鑾
。忽忽十年事
,真作百歲觀。念此常惻愴
,凋我少壯顏。少壯能幾何,厭浥朝露團
,會當同歸盡
,萬事空漫漫。其三
孑身轉(zhuǎn)脫然
,于我一何忍!相期白首歡,豈意娛俄頃
。當時攜手處
,一一苦追省:伸紙見遺墨
,檢奩得零粉。衣綻何人補,書亂惟自整
。亦有庭院花
,獨賞不成景。一昨致盆蘭
,三日葉枯殞,似我同心人,壽命吝不永。郁陶對暗壁
天乎何困余
有生有憂患,此味今再領(lǐng)
這是一組悼亡詩
常言道愛情和死亡是文藝作品的永恒題材,而悼亡詩卻不像一般的文藝作品那樣只寫其中的一種
陳衡恪
,字師曾,江西義寧(今江西修水)人,清代著名同光體詩人陳三立之子,現(xiàn)代著名學者陳寅恪之兄。他多才多藝,工詩善畫,詩宗南朝二謝,由沉郁出清迥,而尤深于情致。這組詩如話家常,娓娓而談,卻又字字哀怨,句句悲傷,不愧是血淚凝成的佳篇。詩中所悼念的正如題中所示是他的妻子春綺。春綺姓汪氏
第一首主要分為兩大段落
第二首以悼念汪氏春綺為主,而兼及前妻范氏
。蓋范氏早逝,詩人復(fù)娶汪氏為繼室。詩之前四句,謂在前妻的墓地旁葬下繼室汪氏。“故人”詩之第三首承前二首而來
,感情更加深化,用筆更為細致。從詩中所寫的情景來看,此刻詩人已從墓地回到家中。他看到當年共同生活的環(huán)境,真是觸處生悲,樁樁引起他的回憶,件件叩動他的心弦。他展開紙張欲要寫字,忽然春綺的遺墨(手跡)跳入他的眼簾;他打開鏡匣欲要梳理,忽然又觸到春綺用剩的脂粉,周圍的一切,好像故意向他挑逗,非要他落下眼淚不可。更使他為難的是,衣服破了沒有人補,書籍亂了沒有人整理綜上所述
,這組悼亡詩不外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著重環(huán)境的鋪敘,在環(huán)境鋪敘中渲染悲哀的氣氛,如第一首的前半段便是如此;二是加強往事的回憶,在回憶中再現(xiàn)往時的生活和死者的形象,作者又以樂景襯哀情,則尤足感人,如第二首便是如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13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楊炯·從軍行》原文-注釋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