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讀中興碑
。詩篇名
詩人要敢于寫大題目,方能為詩壇射雕手
詩雖然是題元結(jié)的《中興頌》碑文
黃庭堅這首詩作于崇寧三年(1104)
,前一年,他以“幸災謗國”的罪名從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貶往宜州(治所在今廣西宜山),這一年春天,他途經(jīng)祁縣,泛舟浯溪,親見《中興頌》石刻,寫下了這首名作。開頭四句是全詩引子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從第五句起一直到“世上但賞瓊琚詞”
,都是論唐代的歷史。四句一層,層層展開。“明皇”四句是說唐玄宗沒有深謀遠慮,又寵信安祿山,肇成大禍,遂使乾坤板蕩,天子奔亡,百官降賊。九廟,是帝王祖先的廟,“九廟不守”即指京城失陷,“乘輿西”指玄宗出奔四川。為尊者諱,所以用“乘輿”代替皇帝。烏不擇樹而棲息,比喻亂軍攻陷兩京后,大臣如陳希烈等紛紛投降。這里用了形象而含蓄的筆致將玄宗失德、安史亂起、朝廷危殆的境況勾畫出來。下面四句轉(zhuǎn)入對肅宗的指責。“監(jiān)國”
據(jù)史書記載
,玄宗自蜀還京,當了太上皇,起初居于興慶宮,太監(jiān)李輔國與張后串通一氣,離間他與肅宗的關(guān)系。上元元年(760)上皇登長慶樓,與持盈公主閑談,正值劍南奏事官朝謁,上皇就令公主與如仙媛接待他,事后“臣結(jié)”四句筆鋒一轉(zhuǎn),以元結(jié)的《舂陵行》和杜甫的《杜鵑》詩來表現(xiàn)當時政治的腐敗與對玄宗被幽禁的慨嘆
最后四句又回到詩人的游蹤,據(jù)黃?《山谷先生年譜》記載
這首詩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章法謹嚴
這首詩另一特點是音調(diào)高朗。山谷的詩力戒平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17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傻子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