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懷
猶見寒梅枝上小。昨夜東風,又向庭前繞。夢破紗窗啼曙鳥,無端不斷閑煩惱。
卻恨疏簾簾外渺。愁里光陰,脈脈誰知道?心緒一砧空自搗,沿階依舊生芳草。
-----沈宜修
這是一首表現(xiàn)“閨情”的作品。表現(xiàn)閨情是中國抒情文學,特別是詩詞的一大主題。但在中國詩歌史上,閨情作品的寫作者,卻多是須眉之士。這種由男人代女子立言、學女子口吻的做法,當然給人以“隔靴搔癢”、裝腔作勢之感。由這個意義上看,中國文學史上留存不多的女性作家作品,以多情細膩的女性筆觸展現(xiàn)女子自己的心理世界,就顯得難能可貴。
多愁善感的沈宜修寫的這首《蝶戀花》,堪稱這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上片由景及情?!蔼q見寒梅枝上小。昨夜東風,又向庭前繞?!笔锥渎涔P生情。這兩天游園,見梅花之朵,在寒風中尚未長大,尚未開足。不知不覺之中,東風又來了,昨夜前庭,已聽見她巡回環(huán)繞的腳步聲。這一句,一個“猶”字和一個“又”字對舉,怪嗔時間的腳步走得太快了,不能不讓人頓起光陰似箭之嘆?!皦羝萍喆疤涫秫B,無端不斷閑煩惱”。在東風的腳步聲中,又是一宿多夢,夢回無眠。“夢”字后面著一個“破”字,好!這個夢,肯定是美夢無疑。夢見什么了?是遠離家門在外做官的丈夫回來了么?是回歸到童年時代依偎在父母慈愛的懷抱中么?作者沒有說,但“無端不斷閑煩惱”句,已經(jīng)透露了現(xiàn)實與夢境的落差,怨而不怒地顯現(xiàn)出作者獨居深閨的“閑煩惱”。“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對于男人還好說,或忙于應試,或忙于做官,可是對于閨中女子,也許“閑愁”就是她們生活的全部!怎不叫她們再三再四地長嘆:“獨自怎生得黑?”(李清照《聲聲慢》)紗窗外的曙鳥啼破了好夢,欲再有夢至少要等下一個天黑,而這兩黑“夢”之間,是漫長的難捱的白晝,是無端而起綿綿不斷的閑愁。上片到此結束,但閨怨的情韻,卻不絕如縷地纏繞在詞人的筆端,也纏繞著讀者的心。
下片由情再回到景。“卻恨疏簾簾外渺。愁里光陰,脈脈誰知道?”二句是情語,其“恨”字、“愁”字和“脈脈”數(shù)字,直截了當?shù)匕炎约旱男木澈捅P托出。疏簾之外,是那條通往遠方的路。夫君若是回轉,會緣那條路而來的。如是,便每每站到簾兒跟前去。然而,誤幾回隔簾相望,透過疏簾映入眼簾的,總是那樣渺渺茫茫的空路,怎不讓人“恨”上心來,又把那“恨”轉嫁給疏簾。光陰愁度,還無人訴說,這是怎樣的一種景況!疏疏一簾間,脈脈不得語。作者明知道并不是疏簾間隔了她和丈夫,但是她無人好怨恨,只好委屈簾兒了。“心緒一砧空自搗,沿階依舊生芳草”。自古以來,砧上搗衣?lián)v練,已經(jīng)成為男女相思相憶的象征,成為一種典故融入到歌詩詞曲之中了。如杜甫的“寧辭搗衣倦,一寄塞垣深”(《搗衣》),賀鑄的“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搗練子》)。詞人像這些詩歌中的女子一樣,愛著那個遠游之人,卻只能以心作“砧”,在心里空自“搗衣”“搗練”不已,即便搗就了,也無處投寄,瞧那石階一沿,依舊是芳草萋萋。那芳草如此侵占石階,當然是缺少人走動的緣故。多么的荒涼冷落,如同我們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一樣。這最后兩句是全詞的精華所在,表現(xiàn)了詞人深深的無奈和憂郁,也顯示了她高超過人的情感表達技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19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律詩的對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