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許有壬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許有壬
字可用。彰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年二十授開寧路儒學正,辟山北廉訪司掌書。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登進士第,授同知遼州事。延祐六年,除山北廉訪司經歷。英宗至治元年(1321),遷吏部主事。至治二年,轉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改中書左司員外郎。泰定三年,升右司郎中。文宗天歷三年(1330),擢兩淮都轉運鹽司使。順帝元統(tǒng)二年(1334),拜中書參知政事。至元(1335—1340)初,歸彰德,南游湘漢間。至元六年,召入中書,仍為參知政事。至正元年(1341),轉中書左丞。至正二年,稱病歸。至正六年,召為翰林學士承旨。至正十五年,拜中書左丞。至正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忠。有壬仕宦七朝,近五十年,是“遇國家大事無不盡言”(《元史》本傳)之諍臣,因此常遇到宦海風波。詩多感憤之作,揭傒斯稱其“凡志有所不得施,言有所不得行,憂愁感憤,一寓之于酬唱”(轉引自顧嗣立《元詩選》初集許有壬小傳),如《閑居雜詩四首》、《和傅汝礪寄來韻二首》(之二)等即是。顧嗣立也說:“觀此等詩,亦可以知其不得意之概矣?!?《元詩選》初集許有壬《閑居雜詩四首》后的評語)其詩題材比較廣泛,如描寫民生苦難的《哀棄兒》;對“官家開邊”提出異議的《喜逢口》,這種題材在元詩中不多見。他到過上京,所作《上京十詠》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特產新奇有趣。晚年在圭塘別墅留連觴詠,多詠閑適之趣。著有《至正集》、《圭塘小稿》。《元史》卷一八二有傳。
元朝大臣、詩人許有壬簡介,代表作有《荻港早行》等 家庭背景 父許熙載于大德年間,曾先后在湖南零陵、衡陽、湘潭、長沙、江西臨川等地做官,幼年的許有壬隨父讀書于江南。大德末年,許有壬游學京師。
為官經歷 至大二年(1309年),應聘為山北廉訪司(司治今內蒙自治區(qū)寧城縣城西)書吏。 仁宗延v二年(1315年),許有壬登進士第,授同知遼州事。六年(1319年),任山北廉訪司經歷。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升為吏部主事。二年(1322年),改任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他巡視廣東時,發(fā)現(xiàn)廣東道廉訪司副使哈只和蔡衍二人營私舞弊,“黷貨無厭”,便立即劾罷之。不久,許有壬被召回內臺,任監(jiān)察御史。元英宗是一位力圖推行新政的君主,他起用拜住為相,追查并處置前任奸相鐵木迭兒父子等人貪贓不法、誅殺賢良之罪行,因而遭到以御史大夫鐵失為首的鐵木迭兒余黨的忌恨。三年(1323年)八月,鐵失等人發(fā)動政變,當英宗自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正藍旗東)南返,途經南坡(在上都西南30里)時,將英宗和丞相拜住殺死。泰定帝即位后,鐵失伏誅。
許有壬在所上奏章中建議嚴懲鐵木迭兒之子鎖南及其余黨,并請示為遭受鐵木迭兒打擊陷害的王毅、高P、趙世延等大臣雪冤復職。接著,他又上疏《正始十事》,篇首云:“蓋為政莫大于謹始,未有不正其始而能善其終者也?!彼^“十事”者,“一曰輔翼太子,宜先訓導;二曰遴選長官,宜先培養(yǎng);三曰通籍宮禁,宜別貴賤;四曰欲謹兵權,宜削兼領;五曰武備廢馳,宜加修飭;六曰賊臣妻妾,宜禁勢官征索;七曰前赦權以止變,宜再詔以正名;八曰鐵木迭兒諸子,宜籍沒以懲惡;九曰考驗經費,以減民賦;十曰撙節(jié)浮b,以紓國用?!碧┒ǖ鄞蠖疾杉{了他的建議。
泰定元年(1324年),許有壬選為中議大夫,旋改中書左司員外郎。當時,京都一帶饑荒嚴重,他請求賑濟之。同事們責怪他說:“您的意見固然是好的,但這樣一來,國家可就虧缺了。”許有壬說:“不對。民,本也,不虧民,豈能虧了國家呢?”他說與丞相,得到了同意 ,“發(fā)糧四十萬斛濟之 ,民賴以活者甚眾?!比辏?326年)六月,升右司郎中,俄移左司郎中。四年(1327年)二月,其父卒,丁憂去職。天歷三年(1330年)三月,擢兩淮都轉運鹽司使(司置揚州)。至順二年(1331年),許有壬被召回京,任參議中書省事。未幾,丁母憂。元統(tǒng)元年(1333年),復任中書參議。二年(1334年),拜治書侍御史,轉奎章閣學士院侍書學士,仍治臺事。九月,升任中書參知政事,知經筵事。
順帝至元年(1335年),中書平章政事徹里貼木兒奏罷科舉,并得到丞相伯顏的支持。許有壬力爭之,詳說科舉不可罷廢,“科舉若罷,天下人才觖望”,勢必堵塞了選賢任能之路。然勸阻不果,乃托病不出。順帝強起之,任他為侍御史。這個時期,許有壬不斷受到朝中一些大臣的猜忌和謀算,即于至元四年(1338年)辭歸彰德(今河南省安陽),隨后又南游湘漢。
至元六年(1340年)春,許有壬被召回中書省,仍任參知政事。至正七年(1341年)四月,升為中書左丞。翌年正月,有人建議自大都西山金口引渾河(今永定河)水過京城,達通州(今通縣),以通漕運。丞相脫脫也積極推行此議。許多大臣認為不可施行,而以許有壬勸阻最力。他條陳其利害說:“渾河之水,湍悍易決,而足以為害,淤淺易塞,而不可行舟;況地勢高下,甚有不同,徒勞民費財耳?!钡K于未被采納。是年二月開始興修,十月竣工,是為“金口新河”。結果開閘放水之后“流湍勢刀,沙泥壅塞,船不可行。而開挑之際,毀民廬舍墳塋,夫丁死傷甚眾。又費用不貲,卒以無功?!惫槐辉S有壬言中。
先前,其父許熙載在長沙做官時,曾建立義學,興辦教育。許熙載去世后,學生們?yōu)榧o念他,設立了東岡書院。有人借此對許有壬進行誣陷。至正三年(1343年)正月,他憤而稱病辭職。 至正四年,任許有壬為江浙行省左丞,辭之。六年四月,召為翰林學士,又辭。是年閏十月,復以翰林學士承旨如,仍知經筵事,他未便再行堅辭,只好領命。次年,授御史中丞。未見,復以病歸。 至正十三年(1353年),起拜許有壬為河南行省左丞。十五年(1355年)正月,升任集賢大學士,尋改樞密副使,復拜中書左丞。是年秋,轉任集賢大學士兼太子左詮德,階至光祿大夫。十七年(1357年),他已71歲,以老病致仕,回到彰德。二十四年(1364年)九月二十一日卒,終年78歲。
人物評價 自仁宗至順帝,許有壬“歷事七朝,垂五十年”,“遇國家大事,無不盡言”,“明辯力諍,不知有死生利害”。謚“文忠”,葬于安陽城西北武官之原、洹水之陽。 許有壬“善筆札,工辭章”,其文章詩詞,在元代堪稱“巨手”。當時的著名文人歐陽玄(歐陽修之后)謂其文章“雄渾閎雋,涌如層瀾,迫而求之,則淵靚深實”。
個人作品 他的著作有《至正集》、《圭塘小稿》等?!吨琳废灯湟簧娫~文章之匯編,許氏逝世前由門生集錄編定,身后歷經數(shù)百年之周折,方得以付梓刊印,凡81卷。《圭塘小稿》為許有壬自輯,后由其弟許有孚(字可行)重加編次,乃《至正集》“不具錄者也”,即《至正集》所未收入的詩文。另有《圭塘G乃集》,是數(shù)人詩作的結集,非許有壬一人之詩集,為許氏與其弟許有孚、子許楨、賓客馬(字明初)吟詠唱和之作。
元史列傳 許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潁,后徙湯陰。有壬幼穎悟,讀書一目五行,嘗閱衡州《凈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覽輒背誦無遺。年二十,暢師文薦入翰林,不報,授開寧路學正,升教授,未上,辟山北廉訪司書吏。擢延v二年進士第,授同知遼州事。會關中有警,鄰州聽民出避,棄孩嬰滿道上,有壬獨率弓箭手,閉城門以守,卒獲無虞。州有追逮,不許胥隸足跡至村疃,唯給信牌,令執(zhí)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右族貪虐者懲之,冤獄雖有成案,皆平翻而釋其罪,州遂大治。六年己未,除山北廉訪司經歷。至治元年,遷吏部主事。二年,轉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行部廣東,以貪墨劾罷廉訪副使哈只蔡衍。至江西,會廉訪使苗好謙監(jiān)焚昏鈔,檢視鈔者日至百余人,好謙恐其有弊,痛鞭之。人畏罪,率剔真為偽,以迎其意。`庫吏而下,榜掠無全膚,迄莫能償。有壬覆視之,率真物也,遂釋之。凡勢官豪民,人畏之如虎狼者,有壬悉擒治以法,部內肅然。召拜監(jiān)察御史。
三年八月,英宗暴崩于南坡,賊臣鐵失遣使者自上京至,封府庫,收百官印,有壬知事急,即往告御史中丞董守庸,守庸謂宮禁事,非子所當問。有壬即疏守庸及經歷朵爾只班、監(jiān)察御史郭也先忽都阿附鐵失之罪以俟。十月,鐵失伏誅。泰定帝發(fā)上都,御史大夫紐澤先還京師,有壬即袖疏上之。及帝至,復上章言:“帖木迭兒之子瑣南,與聞大逆,乞賜典刑。其兄弟勿令出入宮禁。中書平章政事王毅、右丞高P,橫罹奪爵,而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趙世延,受禍尤慘,皆請雪冤復職。”繼上正始十事:一曰輔翼太子,宜先訓導;二曰遴選長官,宜先培養(yǎng);三曰通籍宮禁,宜別貴賤;四曰欲謹兵權,宜削兼領;五曰武備廢弛,宜加修飭;六曰賊臣妻妾,宜禁勢官征索;七曰前赦權以止變,宜再詔以正名;八曰帖木迭兒諸子,宜籍沒以懲惡;九曰考驗經費,以減民賦;十曰撙節(jié)浮蠹,以紓國用。帝多從之。
泰定元年,初立詹事院,選為中議,改中書左司員外郎。京畿饑,有壬請賑之。同列讓曰:“子言固善,其如虧國何!”有壬曰:“不然。民,本也,不虧民,顧豈虧國邪!”卒白于丞相,發(fā)糧四十萬斛濟之,民賴以活者甚眾。國學舊法,每以積分次第貢以出官,執(zhí)政用監(jiān)丞張起巖議,欲廢之,而以推擇德行為務。有壬折之曰:“積分雖未盡善,然可得博學能文之士,若曰惟德行之擇,其名固佳,恐皆厚貌深情,專意外飾,或懵不能識丁矣?!弊h久不決。三年六月,升右司郎中,其事遂行,已而復寢。獲盜例有賞,論者多疑其偽,有淹四十余年者,群訴于馬首,有壬曰:“盜賊方熾,求疵太甚,緩急何以使人!但經部使者覆核者,皆予官?!倍硪谱笏纠芍校坑龉h,有壬屢爭事得失,汛掃積滯,幾無留牘。都事宋本退語人曰:“此貞觀、開元間議事也?!泵髂?,丁父憂。
天歷三年,擢兩淮都轉運鹽司使。先是,鹽法壞,廷議非有壬不能集事,故有是命。有壬詢究弊端,立法而通融之,國課遂登。至順二年二月,召參議中書省事,未幾,以丁母憂去。元統(tǒng)元年,復以參議召。明年甲戌,拜治書侍御史,轉奎章閣學士院侍書學士,仍治臺事。會福達魯花赤完卜,藉丞相勢,宿衛(wèi)東宮,其行頗淫穢,御史劾之,完卜藏御史大夫家,有壬捕而遣之。九月,拜中書參知政事、知經筵事。帝詔群臣議上皇太后尊號為太皇太后,有壬曰:“皇上于皇太后,母子也,若加太皇太后,則為孫矣,非禮也?!北姼ブ畯?,有壬曰:“今制,封贈祖父母,降于父母一等,蓋推恩之法,近重而遠輕,今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是推而遠之,乃反輕矣,豈所謂尊之者邪!”弗之聽。中書平章政事徹理帖木兒挾私憾,奏罷進士科,有壬廷爭甚苦不能奪,遂稱疾在告,帝強起之,拜侍御史。會汝寧棒胡反,大臣有忌漢官者,取賊所造旗幟及偽宣敕,班地上,問曰:“此欲何為耶?”意漢官諱言反,將以罪中之。有壬曰:“此曹建年號,稱李老君太子,部署士卒,以敵官軍,其反狀甚明,尚何言!”其語遂塞。廷議欲行古劓法,立行樞密院,禁 *** 、南人勿學蒙古、畏吾兒字書,有壬皆爭止之。
重紀至元初,長蘆韓公溥因家藏兵器,遂起大獄,株連臺若省,多以贓敗,獨無有壬名,由是忌者益甚。有壬度不可留,遂歸彰德,已而南游湘、漢間。至元六年,召入中書,仍為參知政事。明年,改元至正,有壬極論帝當親祠太廟,母后虛位,徽政院當罷,改元命相當合為上詔,冗職當沙汰,錢糧當裁節(jié),如此之類,不一而足。人皆韙之。轉中書左丞。二年,囊加慶善八及孛羅帖木兒獻議,開西山金口導渾河,逾京城,達通州,以通漕運。丞相脫脫主之甚力,有壬曰:“渾河之水,湍悍易決,而足以為害,淤淺易塞,而不可行舟;況地勢高下,甚有不同,徒勞民費財耳?!辈宦牐笞淙缬腥裳?。
先是,有壬之父熙載仕長沙日,設義學,訓諸生。既歿,而諸生思之,為立東岡書院,朝廷賜額設官,以為育才之地。南臺監(jiān)察御史木八剌沙,緣睚眥怨,言書院不當立,并構浮辭,誣蔑有壬,并其二弟有儀、有孚,有壬遂稱病歸。四年,改江浙行省左丞,辭。六年,召為翰林學士,既上,又辭。監(jiān)察御史累章辨其誣。俄拜浙西廉訪使,未上,復以翰林學士承旨召,仍知經筵事。明年夏,授御史中丞,賜白玉束帶及御衣一襲,未幾,復以病歸。監(jiān)察御史答蘭不花銜有壬,時短長之,奏劾甚力,事尋白。
十二年,盜起河南,聲撼河朔間,有壬畫備御之策十五條,以授郡將,民藉以安。十三年,起拜河南行省左丞。朝廷遣將出征,環(huán)河南境,連營以百數(shù),一切芻餉,皆仰給之,有壬從容集事,若平時然。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尋改樞密副使,復拜中書左丞。時以言為諱,有壬力言朝廷務行姑息之政,賞重罰輕,故將士貪掠子女玉帛而無斗志,遂倡招降之策,言多不載。有僧名開,自高郵來,言張士誠乞降,眾幸事且成,皆大喜,有壬獨疑其妄,呼僧詰之,果語塞不能對。轉集賢大學士,兼太子左諭德,階至光祿大夫。有壬前朝舊德,太子頗敬禮之。一日入見,方臂鷙禽以為樂,遽呼左右屏去。十七年,以老病,力乞致其事,久之始得請,給俸賜以終其身。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卒,年七十八。
有壬歷事七朝,垂五十年,遇國家大事,無不盡言,皆一根至理,而曲盡人情。當權臣恣睢之時,稍忤意,輒誅竄隨之,有壬絕不為巧避計,事有不便,明辨力諍,不知有死生利害,君子多之。有壬善筆札,工辭章,歐陽玄序其文,謂其雄渾閎雋,涌如層瀾,迫而求之,則淵靚深實,蓋深許之也。所著有《至正集》若干卷。謚曰文忠。子一人,曰禎。
花甲歸隱做神仙——讀許有壬詞 花甲歸隱做神仙——讀許有壬詞
陶淵明當官,發(fā)現(xiàn)官場氛圍及生活方式與自己興趣不對,斷然辭官歸田,在歸鄉(xiāng)途中寫下了著名的《歸去來兮辭》,辭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識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搖搖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等名句,千百年來不知感動了多少意趣相投者。陶公當官,官職不高,最大也就是縣令;時間不長,前后只有十三年,其中還有幾次上上下下、斷斷續(xù)續(xù),真正在官職上的時間,還要少得多。可貴的是他說走就走,走得輕松飄逸,眼睛所見是“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心中所感是“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追求的是遠離是非官場,把自身融進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于是成了千古第一隱逸詩人。
元朝中后期,在蒙古人的朝廷里,有一位漢族大官名叫許有壬,他有一闋自訴心曲的《沁園春》很有意思:
老子當年,壯志凌云,巍科起家。被塵囂沸耳,鏖成重聽;簿書瞇眼,攻作昏花。天上歸來,山中絕倒,部曲黃牛鼓吹蛙。閑宮好,判園丁牧豎,一日三衙。平生幾度天涯。恰艤住、飄飄泛海槎。向竹林苔徑,時來教鶴;山泉石鼎,自為烹茶。庭下花開,樓頭雨霽,盡著春風笑鬢華。功名事,問西山爽氣,多少煙霞。
許有壬學問很好,少年得志,二十出頭就進士及第進入官場,在官場五十年歷七朝皇帝,官至正二品中書左丞,其地位和經歷,該是常人羨慕的對象。但該闋詞中讓人讀出了寄身官場的勞苦和無奈,表達了辭官歸田的輕松喜悅。
詞的上片開頭三句不無自豪地回憶起青年時期“巍科起家”、進士及第的得意和自負,“壯志凌云”該是初入仕途時心態(tài)的真實寫照。出乎意料的是,幾十年官場經歷,讓詞人不堪重負,積勞成疾。后四句詞人只是簡單地用沸耳的塵囂和積案瞇眼的簿書來代指官場的勞累與繁雜,是這樣的氛圍和事務把一個胸懷凌云壯志、朝氣蓬勃的年輕官員在不知不覺中折磨成了耳聾眼花的老者。從“天上歸來”到上片末的六句,筆調由沉重轉向輕松,由痛苦轉為喜悅,由低回轉為高昂,給人一種歡天喜地慶解放的感覺。山中的黃牛、青蛙是其部下,園丁、牧童是其左右,喧鬧的蛙聲是儀仗鼓吹的樂隊,這時詞人仿佛又想起自己是一個朝官,于是面對山野眾生發(fā)起朝威,還是“一日三衙”地與它們過堂,其滑稽讓人大笑絕倒。
輕松快樂的情緒延展到下片,詞人要在竹林苔徑間與白鶴對語,要提壺就水在山泉邊烹茶,在山間小院看春暖花開,看雨后彩虹。什么歲月風霜、功名利祿全都拋到九霄云外,讓空靈的身心永遠陶醉在西山爽氣、天邊煙霞之中。
許有壬另一闋《水龍吟》更道出了高官的苦衷:
半生人海風波,謗書盈篋從文致。歸來結構,且圖跧伏,敢求華麗。朝暮娛人,水聲山色,柳陰花氣。笑彤闈紫闥,浮沉十載,更幾載、成何事。好是西成咫尺,秫田風、已飄香味。安排小甕,從今不怕,鄰翁酒貴。更筑詩壇,陪君游刃,周旋余地。但有人來問,金鑾舊話,便昏昏醉。
許有壬之前,當過一品宰相的晏殊、歐陽修、王安石、耶律楚材,還有與他同朝略先的許衡、劉秉忠官職與他相似,在這些高官大文人的詞作中,有官場勞累的嘆惜,有歸隱的輕松和野趣,卻很少有直書官場險惡、誠惶誠恐的自警自戒。
詞的上片直書歸隱的原因是謗書盈篋的宦海風波。詞人用了《戰(zhàn)國策·秦策二》中的一個典故,說的是魏文侯封樂羊為大將進攻中山,三年攻克,凱旋時樂羊請功,魏文侯抬出了滿滿一篋子大臣們批評誹謗樂羊久攻不下、貽誤戰(zhàn)機的意見書,把樂羊實實在在地嚇了一跳,避罪唯恐不及,哪里還敢請功。
詞人用這個典故自比,說自己在中書左丞這個權力中心的位置上雖然辛辛苦苦,全身心投入十來年,但絲毫不敢言功。一朝辭官歸來,只能在偏僻的地方草草搭間小屋,能避風遮雨,夠棲身即可,哪里敢奢求華麗。早晚娛樂心性的是不花錢的“水聲山色,柳陰花氣”,是田野風光稻麥飄香,自己學會釀酒,就不怕旁邊的酒坊漲價。興致來的時候,邀約文壇詩友一起野游作詩,是非常令人愉快的事。如果有人問起朝廷官場舊話,那就無可奉告嘍,為了不使問話人尷尬,也為了堵住所有這類話題,最好的辦法是假裝酒醉昏睡。
有一句古話:將軍卸甲不論兵。為什么不論?可能一是因為用兵之操勞,二是用兵之兇險,三是兵家之算計,四是戰(zhàn)場之血腥,五是生死之難卜等因素,讓過來人不堪回首,想而生畏,所以不論。許有壬雖然不是將軍,但運籌官場和用兵有許多相通之處,甚至處朝廷權力中心,更是隨時都面臨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稍有不慎就是災難,所以說高處不勝寒,當事者為全身遠禍,更應倍加小心,半個字不可亂說,最好的辦法是裝醉昏昏睡。
古代文人雖然大部分都有學而優(yōu)則仕的理想,很多人通過科考途徑進入仕途,但進入官場之后才發(fā)現(xiàn)理想與現(xiàn)實的反差有多大,于是發(fā)出聲聲悲嘆:嘆惜官卑職小徘徊不前;嘆惜拋妻離子背井離鄉(xiāng);嘆惜明槍暗箭宦海風云;嘆惜官務纏身虛度年華。與許有壬同時的河北人張埜,學問很好,官居翰林院學士,也厭倦了如他在《沁園春》中所說的“半世游從,到處奉迎”的官場生活,在一首《青玉案》中悲嘆:“征衫著破愁成縷,留滯京城甚時去。旅館蕭條情最苦。燈無人點,酒無人舉。睡也無人覷。”張埜更有一首看破人生的《鵲橋仙》:
無窮前古,無窮后世。分得中間百歲。人生七十古來稀,況八九不如人意。榮枯夢幻,功名兒戲。爭甚一時閑氣。勸君從此更休癡,且拚卻、花前沉醉。
與許有壬同時,終生布衣的周權,有一闋難能可貴的《水調歌頭》:
亭小可容膝,真似寄鷯枝??蛠硇萦犉日?,老子只隨宜。鳧鶴短長莫問,鵬逍遙自適,何暇論成虧。萬事一尊酒,齊物物難齊。種株梅,移個竹,鑿些池。添他無限風月,盡可著吾詩。世上黃雞白日,門外紅塵野馬,役役付兒癡。起舞一揮手,天外片云飛。
周權是浙江人,當時詩名很大,有人推薦職務未就。也有一種說法是推薦未獲準,但終生布衣是實情。他常常和當時的文人官員趙孟頫、虞集、歐陽玄等詩詞唱和。一輩子懷才不遇,在山水之間,與漁樵為伍,瓶無隔夜之粟,輕衫短帽,只身飄零。他在一闋《沁園春》中自我解脫:“底須役役勞形?但方寸、寬閑百念輕。況末路逢人,眼應多白;東風吹我,鬢已難青。酒浪翻杯,劍霜閃袖,磊塊頻澆未肯平?!痹~中表達出一些無奈和憤懣,一方面竭力自我安慰自我解脫,一方面又明白說出不能用世而形成的心中塊壘,用再多的酒也難以澆開。但是隨著年紀增大,閱歷的豐富,周權在前邊所引的《水調歌頭》中表達出的思想情緒,就顯得很平靜很隨和,心中沒有了塊壘。在老周權眼里,大殿和小亭、大鵬和小鳥都沒有太大的區(qū)別,萬事一杯酒,不必論成敗,只要逍遙自適即可。眼中只有山水草木,心中只有詩詞歌賦,張口說一些漁樵野語,伸手摘幾片天邊白云。這是布衣人生的終點,在人生旅途上,簡單地跑了一小段,沒怎么跑出去,一輩子的生活方式沒怎么變,同樣的生活方式,年輕時因為心中有些塊壘,所以憤憤不平,很不高興,年老之后自己消除了心中塊壘,一切就顯得那么優(yōu)美舒適,比神仙都愉快。
許有壬告老還山之后,也是回到這么一個終點,他有一闋《鵲橋仙》讓人很著迷:
花香滿院,花陰滿地。夜靜月明風細。南坡一室小如舟,都斂盡、山林清致。竹簾半卷,柴門不閉。好個暮春天氣。長安多少曉雞聲,管不到、江南春睡。
這真是一闋神仙詞,上片描繪出一幅迷人的仙境,在仙境中詞人雖然只筑有一丁點兒的如舟小屋,卻盡收山水之情致。下片說詞人的這間小屋完全開放在山水之中,有簾只是半卷,有門還是常開。詞中“長安”代指朝廷官員,“曉雞聲”代指官員號令和事務,這些令人心煩的紅塵雜務,永遠傳不到這間仙境中的南坡小屋。
許有壬在官場繞了一大圈,經歷了很多很多坎坷艱險,從形式到心理歷程,還是回到了和周權一樣的起點,這人哪,早知跑出去那么累,那么危險,還跑出去干什么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26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