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君臣頌之五
洞山良價
兼中到[1]:
不落有無誰敢和?
人人盡欲出常流,
折合還歸炭里坐。
《指月錄》卷十六頁二七七
【白話新唱】
在“兼中到”這最后階段
該做的都做了,然后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
都非有非無非善非惡非真非假
這樣的境地,誰能與我同行?
當眾多修行人都想要超凡脫俗的時候
我卻安然于黑暗中
做一個最平凡的人
【分析與鑒賞】
洞山良價的五位說,最終境界卻是“折合還歸炭里坐”,回歸平常、平實、平凡,果真是“最初就是最后,起點就是終點”,令人不禁對宇宙人生的奇妙安排,油然興起復雜的心情。
炭里坐,是全身包圍在黑暗中,不像開悟時,“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那種光芒萬丈的輝煌氣象。
這個炭里坐,是絕對的無為,在語言表達上,以絕對的黑暗來反襯有為的五光十色。
洞山良價曾說:“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p>
這算是他對“炭里坐”的一點說明了??傊瑒倓傂扌械娜撕芰瞬黄?,修行越久越偉大。剛剛開悟的人簡直就是超人,唯有圓滿的佛只不過是塊毫不惹眼的黑炭罷了!
最后,要注意的是,雖然后人常把這修行階段的五位說,視為洞山良價的重要思想,不過,這也只是方便說,如果學者又為五位說進行繁復的哲學論證、思想演繹,那可是大大違背禪的根本精神。
吉祥元實半夜看見星月燦爛,忽然開悟了!他的老師天衣法聰問他:“洞山祖師的五位君臣是什么意思?”
吉祥元實淡然說:“我這里一位也無!”
[1]兼中到:最后階段,功行圓滿。在前一階段“兼中至”,悟道者實際去世間度化眾生,實踐“煩惱即菩提”,可謂轟轟烈烈。而最后的“兼中到”,大功告成了,反而回歸平常。關于正、偏、兼,曹山本寂的一段話值得參考:“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凈,非正非偏。故曰:虛元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元?!?/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29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七絕《韋應物·滁州西澗》詩詞賞析
下一篇: 張之洞《讀宋史》詠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