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①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②,
任③爾東西南北風。
【注釋】
這是一首題畫詩,著力表現了巖竹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質,清代鄭燮作。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
①破巖:破裂的巖石。
②堅勁(jìng):堅定強勁。
③任:任憑。
【大意】
竹子抓住青山就像咬住一樣絲毫不放松,
牢牢地扎根在裂開的巖石縫隙中。
千種磨難萬種打擊都不能改變它的挺拔,
無論你刮的是東西南北什么風也不能摧毀它的堅韌。
【賞析】
破巖惡風壓制、摧殘著竹子的生長,讓人很難不認為這是對封建王朝的殘酷統治的映射,而事實上,這正是當時腐朽黑暗社會環(huán)境的寫照。
然而,人都是有韌勁的,就像這竹子一樣。竹子用根“咬”住青山,扎根巖石,挺立風中,雖歷經磨難,仍然節(jié)節(jié)向上,傲然屹立。一個“咬”字使讀者感到多少頑強的力量,這與人的不屈不撓何其相似!
清明的年代,難以顯現出人格中的光輝;漆黑的夜里,螢火微光也變得彌足珍貴。管它是風吹雨打還是打擊磨難,都是磨練出堅韌的特質的助力;處于困境并非恥辱,反而正好磨礪自己的品格。通過這強烈的對比,作者對惡勢力的強烈憎惡便躍然紙上,使我們更能體會到作者對巖竹所象征的那種剛強人格的崇高贊美。
【拓展】
唐代王績曾作《石竹詠》,全詩如下:
萋萋結綠枝,曄曄垂朱英。
??至懵督?,不得全其生。
嘆息聊自思,此生豈我情。
昔我未生時,誰者令我萌。
棄置勿重陳,委化何足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32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由中秋聯詩看《紅樓夢》原作者
下一篇: 韓愈的“怕死”與“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