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紫陌,斜陽暮草長安道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長安古道綿綿。見岸花啼露,對堤柳愁煙。物情人意,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
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況繡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臨江仙引》
柳永即將離開汴京,前往西邊的長安漫游。在通往長安的古道邊,他與送行的女子依依惜別。
在都城汴京,離人正與佳人依依道別。停在路邊的馬車,仿佛在催促離別酒宴上的那對即將分別的情侶。長安古道綿綿不盡。只見河岸邊帶露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對面長堤上茂密的柳林也仿佛被憂愁籠罩。
面對此景,讓人不禁觸目傷懷,眼中所看到的一切無處不凄涼悲傷。
醉意蒙蒙中,他仍持握韁繩騎馬佇立,飽含離情眼淚的雙眼,彼此相看,不忍離去。更何況這一離別,將是彩繡幃帳佳人孤寂,山中館驛春夜孤寒。今宵將怎樣面對這漫漫長夜,一對情侶一下子就分居兩處,獨自而眠。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句子語勢富有節(jié)奏卻十分急促,表達了行色匆匆的氣氛。而“岸花啼露”、“堤柳愁煙”,頗有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覺,因為詞人“啼”、“愁”,所以他才會看到“岸花啼露”、“堤柳愁煙”。這里的“露”又象征著人的眼淚,“煙”象征著人的愁情。既是“物情”,又是“人意”。意境極其凄絕、迷離,“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
這時詞人已經(jīng)喝醉了,坐在車上。“佇立”,是想要留在此地,不想繼續(xù)走下去了,因為思念。“盈盈淚眼相看”,“盈盈”的淚水飽含著依依惜別的情意。當對方已經(jīng)在視線中消失的時候,詞人又想到這次離別之后的孤寂?!敖裣跸蚵┯溃D成兩處孤眠”,同一個“今宵”,一對情侶分離兩處孤枕難眠。這令他無可奈何,更無法忍受。
一聲雞,又報殘更歇。秣馬巾車催發(fā)。草草主人燈下別。山路險,新霜滑?,庣骓?、起棲鳥,金鉦冷、敲殘月。漸西風緊,襟袖凄冽。
遙指白玉京,望斷黃金闕。還道何時行徹。算得佳人凝恨切。應(yīng)念念,歸時節(jié)。相見了、執(zhí)柔荑,幽會處、偎香雪。免鴛衾、兩恁虛設(shè)。
——《塞孤》
這首詞寫盡了遠行客跋山涉水、沐雨櫛風之苦,還有他深藏內(nèi)心的最溫柔最美好的夢想。
在一聲雞鳴中,天又破曉。驛館外的車馬已經(jīng)備好,正催人上路。柳永只得在燈下與驛館主人匆匆道別。一路上,山路崎嶇險峻,初霜路滑。馬佩的瑤珂叮當作響,驚起了山間棲息的飛鳥。金飾的馬蹬冰冷沁骨,嘚嘚的馬蹄聲敲打著一路殘月余暉。漸漸地,秋風開始凜冽發(fā)威,吹得行路人衣襟袖口陣陣寒意透骨。
勒馬山頭,他遙遙指點那白玉般繁華富貴的京都,深情凝望那紅塵深處的華麗宮闕。不覺深嘆眼前這遙遠的征程何時是盡頭啊?料想佳人此時一定滿懷怨意,急切期盼我早日歸去吧。是呀,應(yīng)該想想回歸的時候了。如果再相見,要握住她那似柔荑的雙手,幽會時要依偎著她似香雪般的肌膚。不要讓鴛鴦被就這樣兩處虛設(shè),以致孤枕無眠了。
哪怕是路遠天寒,哪怕初霜徑滑,他依然懷抱一份溫馨的向往,期待一種美好的人生體驗!脈脈溫情是感性世界中最有代表性的力量,它為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好而完整的情境,在這個情境之中,人可以盡情地享受快樂,忘掉一切的煩惱。并從那些溫柔的傾慕與相思中,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所以柳永只能認同溫情為自己最后的家園,并支持著自己漂泊無依的人生之旅。
紅塵紫陌,斜陽暮草長安道,是離人、斷魂處,迢迢匹馬西征。新晴。韶光明媚,輕煙淡薄和氣暖,望花村、路隱映,搖鞭時過長亭。愁生。傷鳳城仙子,別來千里重行行。又記得臨歧,淚眼濕、蓮臉盈盈。
消凝?;ǔ孪?,最苦冷落銀屏。想媚容、耿耿無眠,屈指已算回程。相縈??杖f般思憶,爭如歸去睹傾城。向繡幃、深處并枕,說如此牽情。
——《引駕行》
又是離別,又是長安古道上,柳永即將西行。
眼見得那落日西沉,芳草萋萋。黃塵飛揚的長安古道上,是最讓離人斷魂的地方。此時此際,他孤身匹馬,走上迢迢西征遠行之路。
這天的天氣初晴,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空氣里漫著一層輕煙薄霧。如此和暖的天氣,如此明媚的風景,卻讓人黯然銷魂。他極目四顧,遙望鮮花盛開的村落掩映的道路,拍馬揮鞭時正好路過那十里長亭。心里卻升起一陣愁意,想起遠在京城里的佳人不由得一陣傷感。當初離京時,她不正是在長亭送別自己嗎?不知不覺間,現(xiàn)在已遠在千里之外了。還記得臨歧送別時,兩人執(zhí)手相對,彼此凝望。那女子如蓮般的容顏被盈盈淚水濕透,叫人心生憐意,不忍轉(zhuǎn)身離去。
一路馬蹄嘚嘚,騎馬人卻兀自沉默不語,黯然銷魂。自分離以后,每到良辰美景時分,她一定會感到內(nèi)心凄冷清苦。每每想到那嬌媚的容顏,會輾轉(zhuǎn)難眠。心事牽縈的你也許已經(jīng)開始屈指計算遠行人回程的佳期。彼此空有萬般的追思回憶,真的不如盡量早歸,好與日夜思慕的人相會,親睹那傾城的芳容。繡帳帷幕里二人同眠共枕,再將那別離后的萬般思念和千般牽掛,對她一一訴說。
“鳳城仙子”:據(jù)傳,秦穆公有女名弄玉,能吹簫引鳳。鳳凰曾降落京城,遂京城又名“丹鳳城”。后常以“鳳城”稱呼京城。這位“鳳城仙子”應(yīng)是遠在京城里的佳人,一個他生命中真實情感的寄托者。讀過柳永筆下這樣的離別與相思,看似文字間充滿惆悵和愁苦,其實也讓人深切體味到他對這種人與人真情流露的珍惜和迷戀。哪怕對方是風月場中的女子。這一絲真實存在過的相思和懷念,其實正說明他的生命中還存在著一絲值得他捧在手心呵護的熱力和溫度,生活中還存在著值得他牽掛和眷戀的人和事。
所以,柳永的這些羈旅詞通過旅途蕭瑟景物的逼真描摹,通過對自己心底孤獨寂寞的濃情抒寫,對過往風花雪月的渲染和追憶,對悲歡離合的深吟苦嘆,來展示自己對人生的悲劇性體驗。在名利為重的冷漠社會氛圍中,他為自己搭建了一個充滿人情味的溫暖角落,為人性涂抹了一絲溫情的亮色。
后面我們會看到,當垂垂老矣的晚年柳永連歌舞飲宴和男女歡情都不再有熱情和興趣的時候,他的生命就快速地走到盡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33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宋】柳永《雨霖鈴》描寫秋天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