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清平樂
凄凄切切,慘淡黃花節(jié)。夢里砧聲渾未歇,那更亂蛩悲咽。塵生燕子空樓,拋殘弦索床頭。一樣曉風(fēng)殘月,而今觸緒添愁。
詞譯
思親重陽佳節(jié),卻是慘淡黃花節(jié)。
黃昏的余暉里,你坐在孤獨的風(fēng)里,影子猶如深秋的落葉。想起伊人玉蘭花瓣般的面容,你總是意猶未盡。有時候嘴角略帶甜蜜,有時候哀愁瀉于雙目間。而她已經(jīng)走了那么遠,那么遠。
夢中,你見過最深情的面孔,最柔軟的笑意。在炎涼的世態(tài)之中,燈火一樣給予你溫暖的方向。雖然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無法再擁抱,路途念念不忘的失去。
回憶,是一種味道。無法釋去,更無法追尋。
評析
這首詞是作者在重陽佳節(jié)為感愛妻之逝而作,為悼亡詞。
“凄凄切切”,首句即極盡傷情之詞。這四個字,孤立來看,看不出其凄涼幾何。它實際上是脫自歐陽修《秋聲賦》中的“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在歐陽永叔嘯出此傷心句之前,其實是很有一番鋪墊的:“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所以,知此,就會知道當(dāng)詞人寫下這四個字時,其悲心若何。
“慘淡黃花節(jié)”,這句點明時令是重陽。而重陽佳節(jié),正是登高,遍插茱萸,賞菊飲酒之佳時,詞人何以會覺得“慘淡”?作者并未馬上說出緣由,而是繼續(xù)描摹慘愁之景?!皦衾镎杪暅喣┬?,古人有秋夜搗衣、遠寄邊人的習(xí)俗,因而寒砧上的搗衣之聲便成了離愁別恨的象征。此處詞人不僅聽到砧聲,而且這催人發(fā)愁的砧聲還更鼓未歇。這副情景本來已經(jīng)使人不勝其苦了,偏偏這時候又傳來悲咽的蛩聲?!澳歉鼇y蛩悲咽”,墻邊蟋蟀鳴叫,亦是觸發(fā)人們秋思的。李賀《秋來》詩云:“桐風(fēng)驚心壯士苦,衰燈絡(luò)緯啼寒素。”至此,上闋以實寫制造了不勝悲傷凄楚的氛圍,詞人內(nèi)心的秋潮已經(jīng)開始暗自洶涌了。
下闋,“塵生燕子空樓,拋殘弦索床頭”,本于宋周邦彥《解連環(huán)》詞:“燕子樓空,塵鎖一床弦索”,點出悼亡之情,讓內(nèi)心潮水汩汩流出。燕子樓,在江蘇徐州,唐時張建封的愛妓關(guān)盼盼曾居于此,張死后,盼盼仍居此樓十余年不嫁。這里借指亡妻的居室。因為妻子已經(jīng)亡故,所以言“燕子空樓”。因為亡故已久,所以曰“塵生”,而床頭的琴弦也早已束之高閣,任其蒙塵拋殘。末二句,“一樣曉風(fēng)殘月,而今觸緒添愁”?!耙粯訒燥L(fēng)殘月”顯然是化用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绷赖摹皶燥L(fēng)殘月”,似工筆小幀,無比清麗,且客情之冷落,風(fēng)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皆凝于其中。然而詞人在“曉風(fēng)殘月”前添了“一樣”二字,就變“古語為吾語”了,送別之意盡去,而悼亡之音彌濃,頗有崔護“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的物是人非之情。最后一句,“而今觸緒添愁”,點明玉人已殞,睹物思人,觸緒添愁的主旨,而詞人本就相思無緒的心懷,此時也就愈益?zhèn)閺毓?,無法排遣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34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