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詩大要
自性何嘗與世殊,漫將高塔壓浮屠。
維摩妙有參天女,懷海微言度野狐。
只有紅塵勤出入,才能義諦等賢愚。
歸來略解菩提味,捉影分光挽白駒。
詩既有死活,則我輩宜倡活詩,杜死詩,行活法,避死路,事理皆然固無可疑也。
然則詩必應(yīng)活,而活未必盡詩,此又活詩之大礙也。人若偏執(zhí)于活,不循詩道,即落狂禪,呵佛罵祖,執(zhí)迷為覺,終不入詩門。故,時事播報,非詩也;情志應(yīng)激,非詩也;順口溜蓮花落,更非詩之體式。必深查細(xì)省,善自泳涵,偕氣融格,任志開聲,始能成詩。
詩之體式,略有兩端,一則型格,一則意蘊(yùn)。型格在節(jié)奏與平衡,今人多因襲所謂格律節(jié)奏,而于語言平衡茫然不知,故遣詞之際,多有可怪之字,以合律之便亂其平衡。此昧于格律,疏于氣格者之大弊也,在此亦不暇詳議,容他處再敘。
于此,余只從意蘊(yùn)一面淺議活詩。由意蘊(yùn)觀,活詩大要略有三層:一曰切,二曰返,三曰得。
所謂切,即能切入當(dāng)下,不疏不蔽,惟深入之,始成新得。若淺嘗輒止,浮皮潦草,雖日賦萬言,終究皮相。
所謂返,即能回歸本心,不迷不執(zhí),惟能脫落,始成深致。若小富即安,執(zhí)迷沉溺,雖窮極款致,終究漏因。
所謂得,即能從容趨止,不離不昧,惟能自得,始成風(fēng)格。若偏執(zhí)一端,非出即入,雖工臻造化,終究小果。
當(dāng)年有法師講經(jīng),至不墮因果,墮沒狐身,后百丈懷海大師為之開示,只易一字,不昧因果,即刻煥然一新,脫出狐道。
蓋墮與昧之間,即是覺迷紅線。不墮者,不入也,不切也,潔身自好也,自了漢也。不昧者,入也,切也,斥也,離也,偕也,成也,大乘心也。
維摩大士隱于市井,商賈為業(yè),廣宣佛法,開示凈心。舍利佛宗門翹楚,心亂塵惹,天花滿身。入世心出世心,狐道人道,即此即得。
嚴(yán)滄浪以禪論詩,高明百出,為說款致,神韻蔥蘢,然終無片語及于世間法要,其禪之風(fēng)光霽月者歟?然死法活法,必有兩肋插刀之勇,始能得知,禪家之勇,更誰傳之?
禪者世間法,詩者世間法,禪入詩,無世不切,詩得禪,無世不成。世間法要,堪為根底。
死活之間,人狐之際,不墮不昧,宜深慎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36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不知其人可乎》詩詞鑒賞方法
下一篇: 詩詞中的虛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