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武宗時,詩人杜牧在池州任刺史
。池州位于長江南岸,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杜牧在處理完公務之后,常常換便服獨自出游。這一年清明節(jié),杜牧到池州郊外去踏青
,剛走到半路上,就下起了蒙蒙細雨,衣服都被淋濕了。杜牧很掃興,準備找個地方去躲雨,這時候雨又漸漸小了,太陽從云里鉆了出來。于是杜牧改變了主意,決定喝點酒驅驅寒,然后再繼續(xù)趕路。正好這時有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笛子迎面而來。杜牧趕緊上前打聽道:“小朋友,這附近什么地方有酒店?”牧童停止了吹笛,抬手指了指遠處杏花深處的村莊。詩人順著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遠處杏花如霞似粉,在紅杏梢頭隱隱露出一個酒幌子。詩人謝過牧童,找到了那家酒店,幾口酒下肚,覺得身上暖烘烘的,想起剛才一路上的情景,他詩興大發(fā),提筆在酒店的墻壁上題了這首《清明》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這首詩從此便流傳開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0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楊基《清平樂·狂歌醉舞》原文賞析
下一篇:
國有四維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