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尋青蓮宇,行過白沙灘。
一徑入松雪,數(shù)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閣供人看。
吟罷拂衣去,鐘聲云外殘。
-----嚴 羽
嚴羽以《滄浪詩話》最為后世說詩者所稱道。他以禪喻詩,對詩歌創(chuàng)作提出了一些精到的見解。盡管其中在禪、詩兩方面都有錯誤之處,但他對佛學還是有一定研究的。他與佛門弟子不僅有聯(lián)系,而且過從甚密。這首詩就是記敘他為了尋訪一位法名益的和尚,過沙灘,穿松林,踏積雪,冒嚴寒,跋山涉水,只身進山的情景。
上人,對和尚的敬稱;青蓮宇,即和尚廟。由于青蓮瓣長而廣,形如眼目,佛書中多用來比喻佛祖的眼睛,所以人們就用“青蓮宇”來代指和尚住的寺廟。首先,作者著力點出“青”、“白”二字,接著又以青松白雪為主體,層巒疊嶂為背景,描繪出一幅清淡雅致的山林圖,用這種清雅的環(huán)境、靜謐的氣氛,來渲染還未露面的益上人及其蘭若的超俗不凡。可以想象,居住在這樣既“青”且“白”的環(huán)境中的益上人,一定是位操行清白的高僧;位于這深山中的寺廟,也一定是個清靜肅穆的去處。果然,詩人的不期而至,使平時深居簡出的僧人喜出望外,他殷勤地陪伴客人觀賞景致,參觀廟宇。山水佳勝,建筑精美,僧人又好客,詩人自然要對這樣一個遠離塵囂之處羨慕不已了。他與寺廟主人一起吟詩作賦,欣然忘情。告辭歸去時,戀戀不舍之意油然而生,那悠悠飄揚于云天之外的鐘聲牽動著他的情懷,寄托著他對僧友的思念,也給全詩帶來了無限的韻致。
一般詩評家都以為嚴羽“論詩甚高”,而寫詩卻“專宗王孟”,“囿于思想,短于才力”(陳衍《宋詩精華錄》卷四)。這首詩亦是學習王、孟詩那種清雅的格調、冷寂的氣氛、靜謐的意境,以及化靜為動、以虛襯實等表現(xiàn)手法。從字面看,“獨”、“青”、“白”、“寒”、“暮”、“殘”等都給人一種涼颼颼的感覺;“青蓮”、“白沙”、“松雪”、“山僧”、“林閣”、“鐘聲”又共同構成了一個格調高雅的整體?!耙粡饺胨裳保擅畹鼗拔餅榍樗?。本是靜止的彎彎山路用“入”字一形容,就有了動態(tài),有了情感?!皵?shù)峰生暮寒”,寫出了靜謐深僻的環(huán)境。詩人感受到的寒冷,本是來無影、去無蹤的,而此刻仿佛正從斜陽照射下白雪覆蓋著的山峰頂上升騰而起,若在熱鬧場合,能產生這種細微的感覺嗎?結尾的鐘聲,給人的印象格外深刻。這是以景結情的手法。作者認為,詩的最高妙之處,在于“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在于“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也就是說,詩歌創(chuàng)作在藝術表現(xiàn)上不應該太實、太切,應該給人可以意會難以言傳的美感,給人回味無窮的余地。從這首詩、特別是結句來看,作者是在努力實踐自己的理論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0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詩詞研究·重要詩人·俞允文
下一篇: 詩詞研究·詩作名·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