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與之
訴衷情令·長安懷古
阿房廢址漢荒丘,狐兔又群游。豪華盡成春夢,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頭,淚難收。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
康與之在靖康之難以前,登上樂游原,憑吊長安秦漢古跡,懷古傷今,寫下這首小詞,寄寓自己的深沉感嘆。
首句“阿房廢址漢荒丘”,直接點出詞人憑吊的對象。阿房宮,是秦代的宮殿建筑,豪華恢宏,秦始皇在宮內(nèi)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秦末,項羽縱火焚燒,“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阿房宮賦》語),宮殿頓成“廢址”。長安,是漢代的都城,華麗的宮室,嵬峨的樓臺,鱗次櫛比,如今也盡成“荒丘”。昔日繁華地,現(xiàn)在卻是“狐兔群游”的地方,著一“又”字,說明狐兔一次又一次地在此遨游,形象地表現(xiàn)了以長安為都城的各個朝代的迭經(jīng)興亡。歷史潮流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向前邁進,任何一個朝代的統(tǒng)治者,想要長久地霸占江山,永遠享受榮華富貴,都是癡心夢想。詞人由狐兔群游荒丘的眼前景,發(fā)出“豪華盡成春夢,留下古今愁”的感喟。繁華的銷歇,興亡盛衰的交替,留下的歷史教訓(xùn)是很深刻的。唐人周云說過:“歷代興亡億萬心,圣人觀古貴知今”(《吟敘》),詞人面對內(nèi)憂外患深重的局勢,預(yù)感到北宋王朝行將覆亡,愁恨滿懷,“留下古今愁”的重點在“今愁”上,這不僅使詞意由上闋很自然地過渡到下闋,也巧妙地醒明了本詞的作意。
下闋緊承上闋結(jié)句詞意,專就“今愁”著筆。詞人登上樂游古原,極目遠眺,看到了秦宮廢址,看到了漢都荒丘,看到了西下的夕陽,看到了南飛的大雁,看到了東流的渭水,他的萬千感慨,一齊涌上心頭,熱淚奪眶而出。此景此情,與李白《憶秦娥》“音塵絕,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闋”,李商隱《登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等詩詞的意境,何其相似乃爾!正因為詞人有登上“古原頭”、“淚難收”的深切體驗,所以他要勸告別人“君莫上,古原頭”。下闋的詞意前后貫串,渾然一體,不可分隔。
沈伯時評康與之詞:“音律甚協(xié),未免時有俗語”(《歷代詞話》卷七引)但是本詞并無俗語,詞人成功地運用明白暢曉的語言,將歷史教訓(xùn)、憂患意識和自己的愁悵、憤恨,融入景物描寫之中,創(chuàng)造一種悲慨美的詞境,成為伯可詞中的一篇頗有藝術(shù)魅力的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0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公無渡河》浪漫主義的抒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