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王國維《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原文賞析(近代)王國維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這首詞大約作于光緒三十年(1904)至三十一年(1905)之間。這時期王國維正醉心于叔本華的哲學(xué),他在《靜安文集自序》中說:“嗣讀叔本華之書而大好之,自癸卯(1903)之夏以至甲辰(1904)之冬,皆以叔本華之書為伴侶之時代也?!币虼?,王國維這一時期的詞作中,大都深深地烙有叔本華思想的印記。這首《浣溪沙》自然也不例外。
此詞以象征手法寫其對人生解脫的追求與求而不得的痛苦。首句“山寺微茫背夕曛”描繪出了一幅夕陽西下,暮色蒼茫中,山寺隱約的迷離恍惚境界,這境界是吸引人的。但是,“鳥飛不到半山昏”,半山昏暗,鳥飛尚且不能到,何況人呢!這似乎無望了。突然筆鋒一轉(zhuǎn):“上方孤磬定行云?!睆纳剿聜鱽眄懚粜性啤訐u人心的孤磬聲,聲聲打動人心。王國維感到人生苦痛,因此努力研究哲學(xué)以求解脫之道,以上三句實際就是表達(dá)這種思想感情。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其實既沒有山,也沒有寺,更沒有磬聲,完全是鑿空而道。如果把這首詞作為紀(jì)游詞來讀,追究所寫者為何山、何寺,那就完全錯了。
因為孤磬聲聲打動人心,因此盡管“鳥飛不到半山昏”,還是決定不計艱險“試上高峰窺皓月”以求得解脫,求得快樂。當(dāng)此之際?!芭奸_天眼覷紅塵”。所謂“天眼”,不是佛經(jīng)所說“自地及地下六道眾生諸物,若近、若遠(yuǎn)、若粗、若細(xì)諸色,莫不能照”(《智度論》)的五眼之一,而是叔本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說的“世界的永恒的眼睛”,它能揭開幻迷的世界人生的帷幕,而透視其內(nèi)在的本性。詞人說,在高高的山峰上,身不由己地張開能夠透視事物的眼睛去看世界??吹绞裁茨兀靠吹降氖俏跷跞寥?、渾渾噩噩、憂患勞苦的蕓蕓眾生。自己是不是高高在上,已經(jīng)超脫了?不,可悲的正是自己也就是自己眼中的蕓蕓眾生之一。求解脫而不得,求免除痛苦而痛苦更深。
這首詞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可以說是王國維用叔本華哲學(xué)為指導(dǎo)寫的《紅樓夢評論》中所說的“有能除去此二者(指苦痛與厭倦),吾人謂之曰快樂,然當(dāng)其求快樂也,吾人于固有之苦痛外,又不得不加以努力,而努力亦苦痛之一也。且快樂之后,其感苦痛也彌深”一段話的藝術(shù)再現(xiàn),也是王國維在人生途程上追求解脫而陷于痛苦不能自拔的證明。
對月六首原文_翻譯及賞析山似愁眉煙畫翠,月如醉眼暈生紅。鶴雛踏碎芙蓉影,酒思詩情渺碧空?!未ぐ子耋浮秾υ铝住?對月六首山似愁眉煙畫翠,月如醉眼暈生紅。
鶴雛踏碎芙蓉影,酒思詩情渺碧空。塞迥洲荒何處???南雁相逢,解這飄雩苦。目斷平蕪來日路,碧云四合山無數(shù)。欲仗江魚傳尺素。愁水愁風(fēng),還恐無憑據(jù)。已向天涯傷日暮,黃昏更送瀟瀟雨。——現(xiàn)代·沈祖棻《蝶戀花·塞迥洲荒何處住》蝶戀花·塞迥洲荒何處住
塞迥洲荒何處?。磕涎阆喾?,解這飄雩苦。
目斷平蕪來日路,碧云四合山無數(shù)。
欲仗江魚傳尺素。
愁水愁風(fēng),還恐無憑據(jù)。
已向天涯傷日暮,黃昏更送瀟瀟雨。曹溪有路透西方,擇火拈香是道場。一念萬年誰得似,人間浩浩作商量。——現(xiàn)代·馬一浮《代簡答金香嚴(yán)叟問義》代簡答金香嚴(yán)叟問義
曹溪有路透西方,擇火拈香是道場。
一念萬年誰得似,人間浩浩作商量。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ね鯂S《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蓱z身是眼中人。 寫景, 抒懷感悟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王國維)被夕陽籠罩的寺廟的身影顯得模糊不清,就連鳥在天空飛翔的影子都看的不是很清楚了,剛剛飛到半山腰,就已經(jīng)隱沒了身影。寺廟里傳來的鐘聲仿佛將云都定住了。
登山山頂想要更好更仔細(xì)的看看月亮,如果我可以擁有天眼,就可以看看這個世界了,但可惜自己也只是這個人間里普普通通的一個人罷了。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是近代詞人王國維的詞。此詞歷來被奉為《人間詞》中的上乘之作。
上闋寫了詞人傍晚在寺中的所見所聞,下闋寫了由此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全詞意境開闊、風(fēng)格高奇。登高望遠(yuǎn),俯瞰茫茫紅塵中的蕓蕓眾生,令詞人認(rèn)識到其實自己便是眾生中的一員,如此清醒的悲憫情懷,為全詞注入了更深長的意蘊(yùn)。
這是一首哲理詞,由于詞人受德國哲學(xué)家叔本華悲觀哲學(xué)和佛教思想的影響,1905年夏歸海寧時登硤山作此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0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為什么要學(xué)詩(我們?yōu)槭裁匆獙W(xué)詩 )
下一篇: 樂府,近體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