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夫之
《清平樂·詠雨》
歸禽響暝,隔斷南枝徑。不管垂楊珠淚迸,滴碎荷聲千頃。隨波賺殺魚兒,浮萍乍滿清池。誰信碧云深處,夕陽仍在天涯?
王夫之一向認為:“情者,不純在外,不純在內,或往或來,一來一往,吾之動機與天地之動機相合而成者也?!?《讀四書大全說·孟子》)“悲喜亦于物顯,始貴乎詩?!?《唐詩評選》)故此,他的詞多借詠物托興寓懷。
發(fā)端二句點明這場大雨降落于暮色黃昏歸鳥還巢時分,從窗外看去:南枝下的小徑被密雨和暮色交織而成的簾幕隔斷,看不清歸禽的身影,只隱約聽見它們撲打翅膀和驚叫的聲音。開首便用側筆刻畫雨的氣勢?!安还堋币韵滤木?,是詞人由小徑之畔楊柳荷塘的雨中景象,對雨之威力感發(fā)的一連串奇想:雨打楊柳,晶瑩的雨點順著柳枝柳葉進落,猶如佳人柳眉下滾落的串串淚珠。此等傷心斷腸之狀,天公密雨,竟全然“不管”,兀自播弄楊柳荷葉,讓她的串串珠淚灑落荷塘,點點滴滴,哽哽咽咽,碎聲敲荷,荷聲千頃。以楊柳荷葉的多情聲狀,反托大雨的無情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威勢?!案舨ā倍?,再進一層:大雨傾落池塘,魚兒隔波誤以為投餌入水,紛紛躍水爭食,出水方知受騙。聚生一角的浮萍,隨著魚兒的翻水躍波四處漂漾,仿佛一下長滿清池。“賺”,騙也?!皻ⅰ保q言死,極甚之辭。此四句繼發(fā)端二句,以楊柳荷葉的多情聲狀和聽憑播弄的無奈,魚兒浮萍的隨波逐流,層層疊進,反托大雨壓倒一切的強悍威力,烘托黃昏密雨的陰郁喧囂氛圍。結尾“誰信”二句,于登峰造極之際,出人意料地宕開一筆:這種情勢之下,誰還會相信,雨云之上的碧空深處,夕陽其實還在天邊燃燒照耀著呢?此句既是慨嘆,也是詞人的表白。正是因為無人相信,詞人的這一洞見,才愈發(fā)顯出其“舉世皆濁而我獨清,舉世皆醉而我獨醒”的高標卓識。見出他對自己所信仰、所追求、所厚愛者堅貞不移,不為壓倒一切的俗流所動的品格。
此詞“誰信”以前,全是蓄勢,曲終奏雅,揭橥詠雨的主旨——借物言志,意在反托。聽憑播弄,隨波逐流的物象越普遍,越無奈,大雨的淫威氣勢越強大,詞人不為云翳所蔽,巍然獨立于世的信念便越崇高,越卓爾不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0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