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鄭文焯《菩薩蠻 望月有懷》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感事(清)鄭文焯
《菩薩蠻 望月有懷》
桂宮寂寞花前后,天階玉露金風(fēng)驟。云外小驂鸞,也愁高處寒。夜明秋半鏡,暗缺山河影。燈火夢長安,覺來西笑難。
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秋,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西太后與光緒帝倉皇出逃,經(jīng)大同、太原急奔西安,鄭文焯此詞即有感于此而作。
詞題云“望月有懷”,就是“玲瓏望秋月”,傷懷此國難。上片糅合神話傳說,寫望月,勾畫出月宮寂寞,云外高寒的圖景?!肮饘m寂寞花前后,天階玉露金風(fēng)驟?!薄肮饘m”,傳說月中有桂,因此桂宮為月或月宮的代稱。沈約《登秋月》詩云:“桂宮裛裛落桂枝,早寒凄凄凝白露?!薄疤祀A”,三臺星名(也叫三階、泰階),傳為天宮臺階,《晉書·天文志》云:“三臺是天階,太一躡以上下?!逼鹋倪@兩句,是以月宮與天階來寫清宮的荒涼寂寞:秋風(fēng)驟起,臺階冷凝白露,皇宮御殿一片荒寂,空空蕩蕩,冷冷清清。西太后與光緒帝逃奔西安,又是如何光景呢?“云外小驂鸞,也愁高處寒?!薄靶◎夳[”,古時三馬駕一車曰驂,帝后車輦則六馬駕一車;鸞,鳳凰之類的神鳥。這是以天仙驂鸞駕鳳美稱帝后所乘車輦。但說“云外小參鸞”,則又暗喻其不顧一切,倉皇逃竄于京外,隨從護衛(wèi)甚少。西北高原崎嶇險峻,開寒地凍,所以說“也愁高處寒”?!案咛帯?,即指月宮?!洱埑卿洝份d唐明皇游月宮,見宮府門榜曰:“廣寒清虛之府”,后人因稱月宮為廣寒宮。想是很寒冷的。所以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辛中秋》詞云:“我欲乘風(fēng)歸去,惟恐瓊樓玉字,高處不勝寒?!痹~人化用月宮傳說與蘇軾詞語,暗喻兩宮西奔的凄苦寒冷,深懷關(guān)切也情之溢于言表。
下片由望月而轉(zhuǎn)入幽夢,抒發(fā)山河破碎之哀?!耙姑髑锇腌R,暗缺山河影?!痹~人由望月而憂,由月缺而聯(lián)想到祖國危亡的慘變。這秋月暗缺半鏡,不正是祖國大好河山的縮影嗎? 憂思國破山河缺,情不自已,即由憂思而入夢:“燈火夢長安。”夢入京都,猶見萬家燈火,猶聞歌舞歡樂。但是,“覺來西笑難”,一覺醒來,面對著的是殘酷的現(xiàn)實:京都正遭受洋鬼子的鐵蹄蹂躪,因此,詞人難以歡笑,只有傷心淚落?!拔餍Α保玫??;缸T《新論·琴道》云“關(guān)東鄙語曰:‘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遍L安為漢都,西望長安而笑,乃渴慕帝都。此以長安雙關(guān),既關(guān)清都北京,又關(guān)古都西安。李白《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云:“王城皆蕩覆,世路成奔峭。四海望長安,顰眉寡西笑?!痹娗樵~意,極為相似,看來鄭詞下片是從李白詩脫胎而來的。
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贊蘇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丙午中秋》詞云:“發(fā)端從太白仙心脫化,頓成奇逸之筆。”他自己這首詞,就是從謫仙和坡仙的“仙心脫化”,亦成“奇逸之筆”。只因國難當頭,帝都淪隱,而無“二仙”之曠達浪漫,但有“別是一番惆悵處”(其《玉樓春·梅花過了》)。真是悲歌慷慨,令人凄絕。
多少興亡恨 長歌對酒時 漫話肅親王善耆的詩和書法肅親王善耆1866-1922 字艾堂,號偶遂亭主、如當舍主人。滿洲鑲白旗人,清初太宗皇太極的長子,世襲罔替鐵帽子親王豪格的八世孫,是第十代肅親王(四代衍璜與五代蘊著同輩)。善耆歷任二等鎮(zhèn)國將軍、頭等御前侍衛(wèi)、正白旗漢軍副都統(tǒng)、正紅旗護軍統(tǒng)領(lǐng),戊戌年襲爵后任步軍統(tǒng)領(lǐng)(九門提督)、崇文門正監(jiān)督、御前大臣、民政部尚書、民政大臣,遜清最后一任內(nèi)閣后期改任理理藩大臣。逝世后,謚曰忠,全稱和碩肅忠親王。
善耆為官清廉,任崇文門正監(jiān)督,統(tǒng)管崇文稅務(wù)總局及屬下豐臺、南口等廿三個分局。清廷原規(guī)定歲上繳卅萬兩,余可盡私入囊,是最大油水的差使,是由于庚子義和團攻使館,肅王府盡毀,西太后給他此肥缺以作補償,并以戰(zhàn)后百業(yè)簫條,減為歲繳十二萬兩。然善耆不領(lǐng)此情,上任后整頓榷務(wù),明頒稅率,嚴禁貪污受賄,商賈稱慶,入城貨量大增。光緒廿七年,歲繳竟增至規(guī)定五倍,達六十萬兩,然而,卻得罪了同為監(jiān)督的慶王奕劻等大貪,被權(quán)貴參奏攻訐。
肅王長民政部期間,在管理工巡局、警政建設(shè)等多有建樹,此外,在主審“謀炸攝政王案”中寬待汪精衛(wèi),以及資助同盟會等事跡,史家有述,在此不贅。
肅王多才多藝,能演平劇,曾師從陳半丁及李西學(xué)畫,肅王工詩及書法,前清體仁閣大學(xué)士、民初總統(tǒng)徐世昌在其所編《晚晴簃詩匯》中寫道:『詩話:王為肅武親王豪格八世孫,折節(jié)讀書,好與士大夫游書翰,出入平原北海兩家,清勁疏爽,翛然絕塵,壒詩亦如之。國變后出居遼海,悒悒而終?!煌砬遄骷依畈凇赌贤すP記》中寫道:『善耆書法頗有造詣,尤工行書八分法。政務(wù)冗忙,往往令人代筆,以滿足索字者所求。凡親書之字,所鈐印章皆〖松壺〗,凡屬代筆者,均蓋上〖煙云過眼〗印章。』國學(xué)大師羅振玉在肅王贈其侍衛(wèi)嵩泰書法頁冊中寫道:『肅忠親王書法,初師法詒晉齋(成親王永瑆),晚年從唐賢上溯六朝......以書法論,亦當冠絕當世,大節(jié)凜凜,又不僅以藝術(shù)重耶?』
幽燕非故國 長嘯返遼東- [辛亥出都口占]
這是肅王晚年最喜歡的詩,曾多次書贈友人,筆者尋得多個版本。此詩冩于辛亥革命時,由于肅王是‘帝黨’,慈禧死后他和鎮(zhèn)國公載澤力促攝政王載灃罷免袁世凱,原擬革職逮交法部治罪,但慶親王奕劻被袁收買阻撓,而張之洞又危言聳聽:『主少國疑不可輕于誅戮大臣』,其結(jié)果虎頭蛇尾,只落得個“開缺回籍養(yǎng)疴” 的諭旨。武昌起義時袁得復(fù)出,他為了當大總統(tǒng),向裕隆大后逼宮,迫宣統(tǒng)退位,肅王又極力反對,袁世凱懷恨在心,派密探跟縱威脋。據(jù)恭親王溥偉日記,在宣統(tǒng)三年臘月十二,御前王公會議結(jié)束的當日,肅親王拒簽退位詔書,憤然離開北京。這時,肅王的心情誠如在其遺者所述“……辛亥兵變,各處蜂應(yīng),卒以所用非人,潛移國祚,疾首痛心,莫此為甚,臣力爭不聽,挽救無術(shù),更不能與盈廷泄沓,共戴三光。遁之旅順,偷延視息,潛抱艱貞之志,恨無開濟之才,每伺再造之機,終乏一成之寄……” 于是,肅王吐出了他的心聲:
辛亥出都口占
幽燕非故國,長嘯返遼東,回馬看烽火,中原落照紅。
庚子冬日感事
肅王之所以為‘帝黨’,淵源殊深。他不同于一般八旗子弟那様好逸惡勞,而是從小習(xí)武,除騎射外,還練武術(shù),他有戱癖,能演京劇武生,時人謂:“其武功之勇捷可與號稱 ‘楊猴子’的楊月樓相媲美”。肅王孫連纕大哥生前曾對筆者說過,其祖父能夠用腳背摑人耳光,輕重收放自如。肅王還曾空手奪取洋流氓的手槍,晚清陳洲一著 [甘簃隨筆?善耆拿賭] 中寫道:『…… 更有無賴二西人,舉手槍相擬,善耆富有腕力,舉手執(zhí)之,飭警押送于其本國使館究辧焉。時京都人士群呼善耆為拿賭大王?!?br>善耆既是宗室,又具武功,完全符合清室規(guī)定當御前侍衛(wèi)的條件,光緒十二年,善耆廿歲,即任二等鎮(zhèn)國將軍御前侍衛(wèi),廿三歲,升頭等御前侍衛(wèi),緊跟已親政的光緒帝。[清史稿?德宗本紀]中記載:『德宗親政之時,春秋方富。抱有大志,以洗國恥?!簧脐扰c光緒帝朝夕相處,互相影響。甲午之役,他們極力主戰(zhàn),隨后銳意改革,同氣相連,繼而善耆任管皇室軍器的武弼院卿,以及為皇帝出巡作前衛(wèi)的備引大臣,直至庚子西巡,他一直是忠于光緖的貼身近臣。唯在戊戌政變之年三月初一,善耆父親肅良親王隆勤去世,他即報了丁憂守制,不問公務(wù),故自是年從四月十二光緖頒布《明定國是》詔書,百日維新開始,到八月初六西太后殺害譚嗣同等 ‘六君子’ ,維新失敗,他在這生死悠關(guān)的百日內(nèi),因守孝不準問政,得以置身度外,陰差陽錯,逃過一劫。是年九月,善耆襲爵,成為最后一代肅親王。
庚子年七月十九,即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前一日,西太后挾持光緖西逃,善耆置三年守制不朝,及生母李佳氏病危于不顧,而且王府又被日使館柴五郎守軍占領(lǐng),全家又未安頓,仍夤夜勤王?!兜老掏馑某W聞》寫道:『肅親王善耆,有賢名,庚子西巡,匹馬短衣,追及乘輿,與德宗同車,思擁之歸京,不能成。……』途中,在宣化過一河,遇洪水,附近無橋,隨從多人,抬擁太后乘輿過去了,丟下光緖不管,光緖下車,抱著善耆大哭,形勢緊迫,善耆便親自背負光緖過河去。西行歸來,肅王寫了《庚子冬日感事》,(現(xiàn)録四首):
庚子冬日感事其一
雪虐風(fēng)饕逼上林,帝城景色太簫深,
整軍數(shù)載空防海,運甓何人解惜音。
關(guān)塞征衣游子淚,河山牧圉旅臣心,
招魂欲向巫咸說,八月忻州月下砧。
運甓: 搬磚,元稹詩 “運甓調(diào)辛苦,聞雞屢寢興?!敝赣⒐I(yè)而勤勉自勵。
牧圉: 保衛(wèi),語出左傳 “養(yǎng)馬不有行者,誰捍牧圉?”
巫咸: 商代大臣。擅術(shù)數(shù)星占,能以巫與鬼神通,為巫之鼻祖。
忻州: 位于晉中太原之北,庚子西巡,肅王在此度中秋。
庚子冬日感事其二
鑾輿漸近玉鉤斜,異地何堪換歲華,
魏絳已聞持使節(jié),張騫終見泛星槎。
滿城艷曲軍中樂,一片商音塞上笳,
窮巷悄然車馬絕,南鄰日日伴梅花。
魏絳:即魏莊子,春秋時晉國卿。主張和戎, 居功不傲。
張騫:漢代卓越的探險家與外交家,出使西域建立殊勲。
商音:杜牧詩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庚子冬日感事 其三
攢三差五似爭棋,黑白難分太可悲,
短褐芒鞋扶輦?cè)?,瘦童贏馬渡關(guān)時。
已拼蔓草吟孤鶴,何幸皇華賦載馳,
故里歸來魂甫定,翩然又動當年思。
蔓草:李白詩“昭王白骨縈蔓草”
孤鶴:白居易詩“獨宿吟孤鶴清寒” 皇華句:指西巡時有幸與光緖同車。
庚子冬日感事其四
客來何事盡科頭,更把光陰付弈秋,仰屋司空仍畫餅,飲醇宰相太無愁。閉門偃息同龜鶴,謀國閑身似鷺鷗,玉敦珠盤盟定日,依然冠蓋耀皇州。
科頭: 不戴帽子,史記 “虎噴之士跿跔科頭?!?成語有“科頭跣足?!?br> 仰屋司空:指管國庫的司空為無錢頭痛。遼海丹忠錄“司空仰屋頭為白?!?br> 飲醇太宰:史記 “漢惠帝時,陳平為丞相不治事,日飲醇酒,戱婦人。”
玉敦珠盤: 《文心雕龍·祝盟》:“骍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指結(jié)盟, 訂條約。
乃公無所用豎子爾何知 – [和毓將軍詩韻]
慈禧太后對肅親王善耆是又愛又恨的,愛的是善耆對清室忠貞不渝,且具才干,故屢委以重任,如御前大臣、步軍統(tǒng)領(lǐng)(九門提督)、崇文門正監(jiān)督以及民政部尚書等等,但由于肅王革新行事,妨礙權(quán)貴貪瀆,屢被慶親王奕劻等進讒參奏,故任職均甚短暫。更主要的是慈禧恨他為光緒帝心腹,西逃中竟欲‘擁之歸京’,居然敢犯大忌,這還了得!所以到了山西大同,慈禧即將他和光緒拆開,命他回京收拾爛攤子,還以顏色。不寜唯是,慈禧嫉妒心特重,據(jù)《宮女談往 錄》中寫道:『肅王福晉長得漂亮,頭也梳得精巧,耳墜的翠玉照得大半邊臉都是綠的,把皇后、小主們都比下去了。老太后很生氣,叩見時始終沒給她好臉?!淮撕竺C王竟遭解職,真是懷璧其罪,連老婆漂亮也成罪過,可見一斑!由此可見,肅王只是位高而權(quán)不重,始終未能實現(xiàn)其抱負。庚子國變后,肅王寫了這首詩:
多少興亡恨,長歌對酒時,乃公無所用,豎子爾何知?
大業(yè)成孤注,強鄰哂太癡,他年青史上,一段解人頤。
逋臣無故國 孽子有孤憤
武昌起義后,肅王、恭王溥偉、良弼及鐵良等宗室組成“宗社黨” 旨在嚴懲袁世凱,匡扶清室,可是良弼被革命黨人炸死,裕隆太后及慶親王等受袁世凱脅逼,袁又以“清室優(yōu)待條件”利誘,于是頒布“退位詔書”, 親王中拒不在詔書上簽署者,僅善耆一人,裕隆太后怕妨礙其妥協(xié),明諭解散“宗社黨”。善耆發(fā)誓:『不恢復(fù)清室,永遠不進北京城。孰料此誓竟一語成讖!
北京中央檔案館藏,偽滿戰(zhàn)犯善耆第十二子《愛新覺憲均筆供》中寫道:『1911年底,我父親善耆看到滿清必定滅亡,不愿意作中華民國的官,不愿意作中華民國的民,一個人跑到天津租界。日本鬼子知道了他的心思,派川島浪速到天津把他接到旅順口。后川島浪速又把我全家母親五位、兄八人、嫂子四人,……也接到旅順口?!?br>1914年秋,肅王第二子憲德和第六子憲英,劃船出海釣魚,憲英不慎,跌落海遇溺而死,時年僅十九歲,善耆國愁家恨涌上心頭悲動不已,于是寫出心聲:
五律
忽忽日將暮,秋聲不可聞,逋臣無故國,孽子有孤憤。
嬴馬荒村道,寒鴉斷嶺魂,九歌天問在,濁世任紛紜。
市朝幾輩猶無褐 帳殿三軍尚著紗
肅王的寫景詩,別具一格,對仗工整之外,并不單純寫景,而將心情寫入,請看以下三首:
雪夜
濃云叆叇罩山家,散作人間六出花,剪燭清談?wù)信f雨,開樽相對醉流霞。
市朝幾輩猶無褐,帳殿三軍尚著紗,譙鼓冬冬人寂寂,天公玉戱更交加。
詠雪
夜來得微雪,曉起不勝寒,釅酒猶嫌薄,重裘尚覺單。
勤王誰李訴,閉戶盡袁安,寄語西征客,應(yīng)知行路難。
李愬: 773-821,字元直,洮州人。唐代大將。憲宗元和年間,吳元濟叛亂,威脋京城,李訴率兵勤王,大勝解圍。
袁安:?-72,字邵公,汝陽人。東漢大臣,斷獄公平,長京師十年,民夜不閉戶。
在這首詩里肅王從雪景融入以自已和古人相比,他曾庚子勤王,也當過民政大臣、九門提督,在中國首設(shè)警察廳,管京師治安。
五律
水面風(fēng)初定,天山月自明,昂頭仍落落,負手偶行行。
飲酒淵明節(jié),吟詩杜老情,庭除多勁草,不為疾風(fēng)頃。
此詩在肅王卜居旅順時偶録舊作書贈鈴木先生,但寫成于辛亥前不久。時朝廷新舊派斗爭甚烈,肅王屬“議會立憲派”曾公開對各省請愿行憲代表疾呼:『只要你們漢人有本事,我們旗人滾蛋都行!』一語驚人,為慶王等守舊勢力所不容,但肅王雖屢被參仍我行我素,并寫了這首詩。
小樓依逺樹 故塔伴閑云-[肅親王的回文詩]
今春北京省親,北京畫院的肅王孫,愛新覺羅連經(jīng)教授,書贈兩首肅王從未發(fā)表過的詩給我,現(xiàn)公諸同好。
回文詩
小樓依逺樹,孤塔伴閑云,曉徑三秋氣,鄉(xiāng)思忽雁聞。
聞雁忽思鄉(xiāng),氣秋三徑曉,云閑伴塔孤,樹逺依樓小。
五絕-讀書
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鞏固政權(quán),清宗室素有滿蒙聯(lián)姻的傳統(tǒng),善耆的妹妹善坤,嫁蒙古喀喇沁親王貢桑諾爾布為福晉,而他的十四女川島芳子,即嫁外蒙鎮(zhèn)國公巴布扎布的兒子甘珠爾扎布。肅王精通滿、蒙和女真文,故曾被派往巡視蒙疆,后被任命為理藩大臣。筆者在姐夫(肅王孫愛新覺羅連纘教授)家曾見他寫的女真文條幅,唯一點也看不懂。 “偶遂亭主”和“如當舍主人”在肅王所有三十余方印章中,鈐印用得最多的是光緖所賜‘御賜望重宗維’,和金石泰斗吳昌碩刻的‘肅親王’,也有其他的‘肅親王’和‘肅親王寶’,還用得較多的是‘偶遂亭’和‘偶遂亭主’。 肅王之所以自號偶遂亭主,是由于庚子西巡,勞累不堪,未至太原,即受命返京收拾殘局,身心疲備,無以復(fù)加,隨
即大病一場,致指甲脫落。于是,他到了位于門頭溝的祖上顯密親王園寢內(nèi)養(yǎng)病,并筑了一座亭,命名為偶遂亭,將杜詩:[姜村三首]中的兩句“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笨淘?偶遂亭基石上。該亭早毀,近年基石被當?shù)伛v軍長官發(fā)現(xiàn),妥善安置。筆者覓得照片,碑文尚可辨認。此外,在旅順新華街九號原肅親王府后院,善耆亦建了偶遂亭,今年三月,筆 者到該處尋找,已簜?cè)粺o存。
肅王還自號如當舍主人,在一些作品中,鈐有‘如當舍’印章,乃系取自[孟子]中的“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這三句之句首字。由此,可瞻其抱負非凡,惟此印用得很少。
在近百余年的中國歷史當中,肅王善耆是個有一定影響力的人 物。他與孫中山先生出生于同年,同處于歷史的大變革年代。他只活了五十六歲,而有作為者,僅僅是從戊戍襲爵至辛亥出走的短短的十三年,而這段期間卻不可避免地卷入復(fù)雜的政治斗爭當中,致使其革新抱負成為泡影,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到這場悲劇。至于中華民國建立后,避居遼海,不食周粟,勾結(jié)川島浪速、巴布扎布等反動勢力,圖謀復(fù)辟,這是出身使然,同是肅王毋庸韙言的另一方面。要以對歷史起的作用來評價歷史人物,這對于今天以自己的好惡,胡亂改編,甚至無中生有,美化或丑化前人,以騙阿堵物者,應(yīng)覺汗顏?。ㄈ耐辏?/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1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