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巢父掉頭不肯住,
東將入海隨煙霧。
詩卷長留天地間,
釣竿欲拂珊瑚樹。
深山大澤龍蛇遠(yuǎn),
春寒野陰風(fēng)景暮。
蓬萊織女回云車,
指點虛無是征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哪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
富貴何如草頭露。
蔡侯靜者意有余,
清夜置酒臨前除。
罷琴惆悵月照席,
幾歲寄我空中書。
南尋禹穴見李白,
道甫問訊今何如?
【注解】
孔巢父:今河北冀縣人,早年和李白隱居今山東徂徠山,號”竹溪六逸”。江東,今江浙一帶,這里指紹興。
蔡侯:生平不詳,侯是對男子的美稱。
禹穴:大禹的墓,相傳在今紹興會稽山,當(dāng)時李白正在那里。
【賞析】
孔巢父,字弱翁,冀州人,有文才。早年同韓準(zhǔn)、李白、裴政、張叔明、陶沔隱居山東徂徠山,號稱”竹溪六逸”。天寶年間,他住在長安,大約在天寶九年(750)左右,孔巢父辭官歸隱,”蔡侯”為他餞行,杜甫在座,席上寫了這首詩送給他,并托他代向李白致意。巢父,傳說帝堯時有位隱士名巢父。這兒孔巢父的名字和他相同,也要歸隱,恰好雙關(guān)。
”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開頭的這二句說:巢父走了,勇往直前,朝東海那邊隨著煙霧消逝了。
”詩卷長留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這兩句稱贊孔巢父蔑視榮華富貴,贊揚他的詩才,說他的”詩卷”將”長留天地間”。
”深山”句說,有非常抱負(fù)的人,往往不被朝廷重用,因此愿意到深山大澤隱居。實際上是說:孔巢父不被朝廷重用,所以辭官歸隱。
”蓬萊織女回云車,指點虛無是征路?!薄迸钊R”,是傳說中的東海仙山名?!笨椗?,這里泛指仙女?!碧摕o”,虛無縹緲的境界,神仙居住的地方?!闭髀贰?,去路。這兩句說:蓬萊仙山的仙女們駕著”云車”,指點著那虛無縹緲的地方,引導(dǎo)他朝歸路走去。也就是說,仙女們將引導(dǎo)孔巢父去蓬萊仙境。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這兩句和前邊兩句,都是杜甫對孔巢父的贊譽之詞,說他是神仙般的人物,清高脫俗,不被世人理解。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這兩句,抒寫詩人與孔巢父依依惜別之情,并說明”富貴”像草上的露水一樣,是短暫的,不值得留戀。
”蔡侯”四句,寫眼前酒席情景,表達(dá)詩人與孔巢父惜別的無限惆悵,盼望別后能收到他來信的心愿?!辈毯睢笔且晃恍詹痰挠猩矸莸娜?,事跡不詳。前除:前階。
”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這結(jié)尾的兩句,是杜甫對孔巢父臨別的囑托?!庇硌ā保诮裾憬B興市委宛山,相傳為禹得天書之地。當(dāng)時李白在浙江會稽。尾句是讓孔巢父轉(zhuǎn)達(dá)他對李白的問候,說明杜甫時時思念著李白。寫詩為孔巢父送行,還要”兼呈李白”,足見杜甫與李白的友情之深。
杜甫是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本詩卻具浪漫主義特色,題目點明孔巢父是”歸游江東”,但他究竟要到哪里去呢?詩中需要交代,但不一定具體說明?!迸钊R織女回云車,指點虛無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這四句,既交代了孔巢父的去路,又贊揚他的非同凡俗。
【今譯】
孔巢父不肯停留,掉頭就走,
駕著小船去煙霧迷茫的東海漫游。
寫滿詩歌的寶卷,長留在天地之間,
垂下的釣竿,幾乎勾著海底的珊瑚。
稀世的龍蛇,遠(yuǎn)遠(yuǎn)地藏在深山大海,
曠野里春寒料峭,一片模糊。
蓬萊的仙女,為你停下云車,
指點那縹緲的仙山,是理想的居處。
因為你本來就是一身仙骨,
普通人怎能理解你的向往和舊宿。
大家都舍不得你,苦苦挽留,
富貴在你眼中,卻如草上的晨露。
蔡先生也是隱居,不愛功名利祿,
清夜在階前擺酒,殷勤眷顧。
月照酒筵,彈罷琴不勝惆悵,
什么時候,才能得到你的回信來書?
你去南邊探禹穴,碰到李白老兄,
請代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祝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5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春江花月夜》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