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徐俯
徐俯是黃庭堅的外甥,早年作詩受到黃庭堅的影響,所以被呂本中列入《江西詩派宗社圖》。但他后來極力要擺脫江西派艱深雕琢的風(fēng)格,追求平易自然,主張“必有是景,然后有是句”(曾季貍《艇齋詩話》)。從這首《春游湖》即可看出他暮年的詩風(fēng)。
詩寫早春游湖的幽興,目之所及,自成佳境: 成對的燕子掠過水面,夾岸的桃花臨水怒放,雨后的春水漫過了橋頭,一葉小舟從柳陰中悠悠撐出。像桃紅柳綠、春水雙燕這類為人所寫熟的常見景色,倘若真的不費心思隨手拈來,極易落入平熟率滑一路。這首詩之所以能給人以新鮮之感,主要是能夠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據(jù)覓春的心理和游湖的行蹤來安排構(gòu)圖。
發(fā)端作一問句,起得突兀,仿佛詩人忽然發(fā)現(xiàn)了雙飛的燕子,這才意識到春天已悄悄回來了?!皫讜r”二字是對燕子如見老朋友一般的親切問候,春天不知不覺的來臨在詩人心里所引起的驚喜之情也自然溢于言外。再看湖上,果然桃花開遍枝頭,已是一片春意盎然了?!皧A岸”二字寫桃花成林,極為繁盛,為“蘸”字作意: 花既夾岸,枝條斜伸到水面,方有蘸水而開的妙想。而蘸水又可使人意會桃花的鮮艷水靈仿佛是由于蘸飽了水分的緣故,甚至可以進而聯(lián)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故下一“蘸”字,桃花之神態(tài)、意趣俱出。
后兩句從過橋與乘舟兩路寫游湖之興,而能將游蹤化為畫意。雨后水漲,淹沒橋頭,斷了人行,改為坐船擺渡。這小小的插曲,倒給詩人提供了現(xiàn)成的詩料,不但可見出春雨之后湖上波平水滿的情狀,而且因斷橋而寂無人行,還給這幅明媚的春景添上了一點荒寒的野趣和清幽的情味。舍橋登船,柳陰中撐出一葉小舟,與上句自成因果,接得現(xiàn)成。正如上句由橋斷而見水漲,這句也由舟小而見湖寬。中國畫表現(xiàn)水景常用此法,只就橋、船落筆,不畫波紋,自有水意。所以這兩句詩體現(xiàn)了中國詩歌藝術(shù)的兩個重要的審美特點: 一是寫景在秀麗之外須有幽淡之致?;ㄩ_燕飛,固然明媚,然無斷橋野浦,便少逸趣。二是以實寫虛,虛實相生。只消寫出小舟一篙撐出柳陰的悠然情態(tài),水面的空闊寧靜和滿湖陰陰的柳色便如在目前,正如全詩并無一字刻畫湖光水色,僅在近水景物上做文章,就將滿湖春色烘托了出來。南宋詞家張炎有一首描寫春水的《南浦》詞,其中的名句“荒橋斷浦,柳陰撐出扁舟小”就是從徐俯這首詩蛻化的,因強調(diào)了斷橋的“荒”意和扁舟的“小”字,就比徐俯詩更明確地點透了那點荒涼感在桃紅柳綠中的調(diào)劑作用,以及詩歌構(gòu)圖以小襯大的辯證關(guān)系。徐俯此詩曾傳誦一時,趙鼎臣說:“解道春江斷橋句,舊時聞?wù)f徐師川”(趙鼎臣《和默庵喜雨述懷》),可見第三句尤為著名,而張炎的《南浦》詞居然能在前人名句上稍事改作而成“古今絕唱”,上述道理不是很耐人尋味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6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納蘭《鬢云松令·枕函香》詩詞賞析
下一篇: 《孟郊·登科后》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