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樊榭山房集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樊榭山房集
詩文別集。三十九卷,其中正集詩八卷、集外詩一卷,續(xù)集詩八卷、集外詩一卷。清厲鶚撰。正集乃鶚自編,其正集自序云:“仆少好篇詠,晚頗知難。三十年來所作,隨手棄斥,存篋中者僅十之二三,暇日編次古、今體詩為八卷,長短句二卷。譬之山謠村笛,雖無當于鐘呂之響,而向來所閱閑居羈旅,怡愉憂悴,歷歷在目?!痹姲刺旄膳帕?,由甲卷至辛卷,錄詩近千首。此編初刻于清高宗乾隆四年(1739)。正集的集外詩一卷為組詩《游仙百詠》、《續(xù)游仙百詠》、《再續(xù)游仙百詠》,凡七絕三百首,作于圣祖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六月,是其十八歲時作品。鶚編《樊榭山房》正、續(xù)二集皆未收錄。后同里陳鴻壽得到此組詩之抄本,刊刻流傳。此刻在仁宗嘉慶(1796—1820)、穆宗同治(1862—1874)、德宗光緒(1875—1908)間皆有翻刻本。續(xù)集亦鶚自編,其自序云:“仆詩前集(指正集),自甲午(1714)至己未(1739),凡二十六年,僅編成八卷。詞二卷附焉。己未至今辛未(1751),十二年來,復次第成續(xù)集如前之數,豈中年以往之作工于少時邪? 自念齒發(fā)已衰,日力可惜,不忍割棄,輒恕而存之。”續(xù)集亦按天干排列,由甲卷至辛卷,錄詩亦近千首。由其自序可知,作者對于早年作品刪削較嚴,對中年以后作品則相對較寬。作者于乾隆十六年辛未編成續(xù)集,未及刊刻完畢,第二年即去世。后在乾隆四十三年由汪沆刊刻傳世。續(xù)集的集外詩由汪氏后裔汪曾唯從地方詩集以及方志、筆記中采掇而來,并合以正、續(xù)詩集、文集、游仙詩三百首及《秋林琴雅詞》為一編,于光緒十一年(1885)刊刻出版,版藏于汪氏振綺堂。宣宗道光(1821—1850)、文宗咸豐(1851—1861)之間,吳江董兆熊曾將樊榭詩集正、續(xù)十六卷,加以箋注,以注典事為主。今人陳九思將董氏注文分別系于厲詩每篇之后,并將有關厲鶚的傳記資料,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國史文苑傳》、哀挽詩辭、墓志銘、軼事及繆荃孫重訂之《厲樊榭年譜》等,一并作為附錄附于書后,加以標點校訂,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排印出版。
“相見亦無事,別后常憶君。春風縱有情,桃花難再尋?!笔鞘裁匆馑迹酷屃x:來找你相見也沒什么事情,就是分別之后常常思念你。春風有情有義,每年都在這里徘徊,但當年的桃花卻已經芳蹤難尋了。
出處:這是清代文學家厲鶚贈友人的對聯。作者的筆下雖無驚濤駭浪,但卻寫盡了朋友間的深情厚誼。以及對時光飛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作者簡介:?厲鶚,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詩人、學者,浙西詞派中堅人物??滴跷迨拍昱e人,乾隆初舉鴻博。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厲鶚在詞方面具有極高的造詣,為浙西詞派中期的代表。
厲鶚的主要著作《宋詩紀事》和《遼史拾遺》是厲鶚的兩部力作,受到時人的好評?!端膸烊珪偰俊吩u價道: “(《宋詩紀事》)全書網羅賅備,自序稱閱書三千八百一十二家。今江南浙江所采遺書中,經其簽題自某處鈔至某處,以及經其點勘題識者,往往而是。則其用力亦云勤矣??加兴我淮娫捳?,終以是書為淵海,非胡仔諸家所能比較長短也?!薄埃ā哆|史拾遺》)拾遼史之遺,有注有補,均摘錄舊文為綱,而參考他書條列于下。凡有異同,悉分析考證,綴以按語?!奢嬌⒇?,足備考證?!?br>豐富的著述并不能使詩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不得已,他決定另謀出路。十三年(1748年),他忽生宦情,決定以舉人候選縣令,應銓入都。朋友們認為他不宜擔任此職,加以勸阻。他只得說出自己的苦衷,是為了求得俸祿以侍養(yǎng)老母。當他北上來到天津時,老友查為仁將他留住水西莊。在這里,他意外地看到了查為仁為南宋周密的《絕妙好詞》所作的箋注。他與為仁有同好,也曾收集過有關《絕妙好詞》的材料。為仁所作,使他分外高興。對學術的熱愛戰(zhàn)勝了對仕宦的追求,他放棄入都的打算,和為仁同撰《絕妙好詞箋》。幾個月后,著作完成,他返棹南歸。
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南巡,厲鶚與吳城共撰《迎鑾新曲》進呈。吳城所作為《群仙祝壽》,厲鶚所作為《百靈效瑞》。十七年(1752年)秋天,厲鶚病重。九月十日,他對汪沆說道:“予平生不諧于俗,所為詩文亦不諧于俗,故不欲向不知我者索序。詩詞二集,已自序而授之梓,尚留小文二冊藏敝篋,子知我者也,他日曷為我序而存之。”第二天,厲鶚辭世。
厲鶚的死使朋友們十分悲痛,他們哀嘆:“今而后江淮之吟事衰矣!”馬曰璐也哭道:“大雅今誰續(xù),哀鴻亦叫群。情深攜庾信,義重哭劉蕡。望遠無來轍,呼天有斷云。那堪聞笛后,又作死生分?!?br>厲鶚的一生正如他在《六十生日答吳葦村見貽之作》一詩中所概括的,“我生少孤露,力學恨不早。孱軀復多病,膚理久枯槁。干進懶無術,退耕苦難飽。帳下第溫岐,歸敝廬孟浩。風尖恥作吏,山水事幽討。結托賢友生,耽吟忘潦倒?!彼脑娪男码h妙,刻琢研煉,于王士禛、朱彝尊之外,“獨辟蹊徑”,與金農的書畫齊名,人稱“髯金瘦厲”。他不修威儀,常曳步緩行,仰天搖首,即使在大路上,也常有吟詠之意。因此,又被人笑稱為“詩魔”。 他的著作除上面提到的諸書外,還有《樊榭山房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8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五律《杜甫·秦州雜詩》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