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導(dǎo)讀】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ɡuī)(今陜西渭南北)。曾任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太子少傅,因得罪權(quán)貴,被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白居易是我國唐代中期詩歌創(chuàng)作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大、影響最深遠的詩人,有“詩王”之稱。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dǎo)者。白居易的詩作流傳下來近三千首,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他自己將這些詩分為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白詩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zāi)芙狻薄⑹略娙纭杜眯小?、《長恨歌》等非常有名。武宗會昌六年(846)八月卒于洛陽(今屬河南),享年七十五歲。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少年成名的作品。據(jù)張因《幽閑鼓吹》記載,白居易十六歲到長安應(yīng)試,“以詩謁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磭@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由此這首詩名重一時,白居易也開始出名。
【原詩】
離離原上草①,一歲一枯榮②。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③,晴翠接荒城④。
又送王孫去⑤,萋萋滿別情⑥。
【注釋】
①離離:草木茂盛的樣子。②“一歲”句:一歲之中由冬枯到春榮。③遠芳:遠處的芳草。侵:滋蔓。④晴翠:陽光照射下的芳草。⑤王孫:本指貴族子弟,這里指游子。⑥萋萋:小草長得茂盛的樣子。此處用《楚辭·招隱士》句“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意。
【譯詩】
古原上野草長得茂密碧如絲毯,
每年都是一度枯萎又一度興旺。
任憑野火燎原也不能將它燒盡,
只要春風(fēng)一吹它又蓬勃地生長。
看遠處的芳草已經(jīng)爬上了古道,
陽光下一片翠綠鋪滿城的四方。
在這里又一次送朋友離家遠游,
連茵茵碧草也充滿別離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是千古傳誦的名篇,它著眼小草來寫送別,形象地寫出了野草的生長特點和旺盛的生命力,表達了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詩的開頭兩句描寫草原上小草生長的情態(tài)和規(guī)律。無邊無際的原野上,長滿了茂密的野草。它們冬天枯萎,春天繁茂,“一歲一枯榮”。接下來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著力寫小草極強的生命力。冬天,小草枯萎了,甚至被野火燒掉了,可是它們的生命并沒有停止,它們的根還深深扎在泥土中。只要到了春天,經(jīng)春風(fēng)一吹,春雨滋潤,它們立即發(fā)芽生長,蓋滿原野。五、六兩句生動描繪“吹又生”的景象:哪怕是在絕少行人的古道上,還是在連接荒城的古原上,到處是這生命力頑強的綠意濃濃的野草,進一步顯示了原上草欣欣向榮的無限生機。最后兩句才點明“送別”的主旨;人生總有離別,那送別的情和意,也如同這綠草一樣深、一樣濃,也如同這古原的野草一樣堅韌和頑強。
全詩融情于景,格調(diào)高朗。雖然是寫小草,但意義已遠遠超過小草本身;雖然是寫送別,意義也遠遠超過送別的范圍。“一歲一枯榮”既是寫小草的生長規(guī)律,同時又指人世間的相聚與離別?!按猴L(fēng)吹又生”不僅指小草的生命力頑強,同時又包含著萬物生生不息的哲理,讓讀者感受到詩意美的同時又獲得人生的啟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51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贈蕭瑀》詩···
下一篇: 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王舍人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