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_翻譯及賞析(宋)王觀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
鑒賞
在文藝作品里運用一些俏皮話,不是低級庸俗的打趣
詞在北宋
王觀是如皋人
他的作品
又有一首《木蘭花令·詠柳》
王觀這首《卜算子》
這首詞是為送別一個朋友寫的
于是我們看見這位聰明的作者運用風趣的筆墨
鮑浩然如今到浙東(浙江省以浙江為界,東南面地區(qū)稱浙東)
,作者為他送行(可能他有個愛姬在浙東,這回是去探望她)。這類事情真是太尋常了它是說
從這一構(gòu)思向前展開
,于是就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要到哪兒去呢?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處”四字有兩層意思
。一層意思是:江南的山水,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又一層意思是:有著盈盈的眉眼的那個人。(古詩:“盈盈樓上女”。盈盈,美好貌。)因此“眉眼盈盈處”,既寫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的人物。語帶雙關,扣得又天衣無縫,實在是高明的手法。上闋既著重寫了人
,下闋便轉(zhuǎn)而著重寫季節(jié)。而這季節(jié)又是同歸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的。那還是暮春天氣
,春才歸去,鮑浩然卻又要歸去了。作者用了兩個“送”字和兩個“歸”字,把季節(jié)同人輕輕搭上,一是“送春歸”,一是“送君去”然后又想到鮑浩然歸去的浙東地區(qū),一定春光明媚
也許是從晚唐詩人韋莊的《古別離》“更把玉鞭云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得到啟發(fā)吧
,春色既然還在江南,所以是能夠趕上的。趕上了春,那就不要辜負這大好春光,一定要同它住在一起了。但這只是表面一層意思,它還有另外一層。這個“春”,不僅是季節(jié)方面的
,而且又是人事方面的。所謂人事方面的“春”,便是與家人團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這樣的語帶雙關,當然也聰明
,也俏皮。通看整首詞,輕松活潑
,比喻巧妙,耐人體味;幾句俏皮話,新而不俗,雅而不謔。比起那些敷衍應酬之作,顯然是有死活之別的。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注釋
、譯文、鑒賞王觀王觀(生卒年不詳),字通叟
,祖籍高郵(今江蘇)。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進士,先后擔任過大理寺丞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原文】
水是眼波橫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譯文】
明凈的江水好像美人的眼波
,起伏的山巒好像美人秀麗的眉毛。問遠行的人到哪里去?去山水優(yōu)美的江南。我剛剛送走春天,如今又送您到浙東去。如果到了江南,您正趕上了春天,請千萬把春光留住。【鑒賞】
這首送別詞筆調(diào)活潑自然
、比喻新奇別致、語言詼諧風趣,充分表現(xiàn)了詞人對友人的眷戀之情,飽含著對友人的美好祝福。上片寫友人的行程,滿含深情
。開篇兩句用筆詼諧,用喻巧妙,既是寫景下片抒情
全詞語言詼諧活潑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翻譯譯文: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
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原文:
水是眼波橫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
若到江南趕上春
擴展資料:
一、創(chuàng)作背景
春末時節(jié)
二
王觀(1035~1100),字通叟
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
高太后對王安石等變法不滿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54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彊村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