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浦歌》(共十七首選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山!
秋浦,縣名,屬池州(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南),據(jù)《新唐書》卷四十一《地理志》五:“秋浦,……有銀,有銅?!?/p>
此篇乃詠冶煉景狀。詩一開頭,便繪出一幅熱氣蒸騰的冶煉場景:爐火熊熊,照徹天地,一片光明;再走近一點兒看,紅紅的火星,交織著紫色的爐煙迸射飛騰。第一句,中間用一“照”字,把爐火與廣闊無邊的天地,聯(lián)系起來,可見爐火燃燒,火柱沖天蓋地的氣勢。
第二句,中間用一“亂”字,寫出了火與煙交進飛騰,色彩繽紛,四處輝映的景象。
第3、4句,由上面的壯麗圖景而寫到冶煉工人?!棒隼伞保褐盖嗄觇T工。赧:一般是因羞愧而臉紅。這里是指被火映紅。實際是說,他們的臉,被火光映得通紅通紅。從這個頭部特寫,冶煉工人那壯實的體魄和他的樸實、勤勞、熱情、豪爽、虎虎有生氣的樣子,仿佛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懊髟乱埂比齻€字是對“赧郎”的深一層烘托和渲染:以皎月清潔明朗的色彩,與被紅星、紫煙濃重色彩映照著的人相襯托,也顯得這人更活潑有力而富有朝氣。雖然不能說沒有起到一點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但從詩的意境說,它著重表現(xiàn)出人的風貌。接著“歌曲動寒山”一句,把冶煉工人一邊勞動,一邊高歌,那歌聲飄蕩在寒氣籠罩的秋浦河面上,及震動寒冷山川的情景,生動地寫了出來。不妨說:詩首二句,是寫人的“形”;而后二句,卻寫出了人的“神”——使人的精神氣質(zhì)和宏闊的胸襟,得以更深刻地展露。
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反映工人生活的詩,真是鳳毛麟角;寫得詩味濃醇的,更幾乎絕無僅有。至于楊齊賢注李白詩,以為煉丹之火;蕭士贊注李白詩以為漁人之火。誠如王綺所言:“此二火者,安能照天地耶”?今人瞿蛻園等《李白集校注》亦云:《搜神記》載:“陶安公者,六安鑄冶師也。數(shù)行火,火一朝散上,紫色沖天’。(卷一)其寫鼓鑄時之景象正相合,可證其由實驗得也。”北宋梅堯臣,寫燒瓦工人的《陶者》,用“屋上無片瓦”與“鱗鱗居大廈”的鮮明對比,表現(xiàn)出勞動者的艱辛。
李白此詩,卻從另方面著筆,以稱贊勞動的場面入手,寓豪情于紅星、紫煙、明月、山川的奇彩壯景,寄詩意于烘托、點染、映襯等表現(xiàn)手法,從而揮灑自如地塑造出了我國古代冶煉工人栩栩如生的俊美矯健和英姿颯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58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音樂戲曲·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