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方采
昭君怨·和影低徊踏月
和影低徊踏月,月去蘭輒休滅。輒滅影都無,夜涼初。玉漏聲聲到枕,滴入心頭正永。難遣是相思,繡衾知。
這是一首愛情詞。
首句寫主人公顧影自憐,和自己的影子一起,踏著月光在徘徊。它使我們想起李白《月下獨酌》詩“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句。只有影子和月光相伴,其孤獨為何如耶?然而,有月有影,還能得到一點慰藉,若是連月和影子都沒有,眼前一片漆黑,豈不更糟?希望月亮落下去后,最好燈兒不要熄滅(“蘭輒”,即燈的藻飾辭)。如果連燈也滅了,影子就沒有了。正如宋向滈《如夢令》所云:“誰伴明窗獨坐?和我影兒兩個,燈燼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無那,無那,好個恓惶的我!”一個人孤單地在那漫長的黑夜里,其凄愴之情不問可知。更何況夜深涼意初起,那就倍加難堪。
上片寫的是睡前的孤獨恓惶,下片轉(zhuǎn)而寫就寢后的展轉(zhuǎn)反側(cè)。主人公躺在床上,銅壺滴漏的每一點聲響都傳到他的枕邊,滴進他的心頭?!坝馈奔淳瞄L之意。這里,不明說失眠,而是寫他夜深了還清楚地聽到滴漏的聲音,其不寐之情自見。為什么睡不著呢?一篇主意,于最后兩句揭出:是那難以排遣的相思之情,使他徹夜不眠,這苦悶只有錦被知道。“繡衾”本無知覺,怎能覺察他內(nèi)心的痛苦?這不過是作者將被子人格化了。這種藝術的表達方法并不鑿空,主人公不能入睡而輾轉(zhuǎn)反側(cè),衾褥自然是首當其沖的。
全詞從和影踏月到擁衾無寐,一層層地寫相思之苦。但并不直說,而是運用反襯、烘托的手法,因而句句明白如話,又是句句含意深雋,耐人尋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62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