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林云銘
踏莎行·憶人
淡月窗虛,殘更燭短,家園人在天涯遠。夢中握手正分明,啼鵑聲里難尋斷。芳草無情,朱顏易換,離愁味苦嘗應(yīng)慣。生平懶事為相思,而今也并相思懶。
這首小詞寫的是自己羈宦南北,月夜思親的情景。
上片首以倒卷之筆再現(xiàn)殘夜夢醒之時的凄涼:皎潔的月光透過虛掩的窗兒灑進室內(nèi),時間已是長夜將盡。床前的蠟燭燃剩短短的一截,那狼藉的蠟淚,似乎在訴說詞人的徘徊反側(cè),難以入眠。孤依枕上的詞人,呆望著室內(nèi)如水的月色,呆望著“替人垂淚到天明”的瑩瑩短燭,想及家園、親人都在云山萬里的天涯之外,內(nèi)心的凄惻哀婉,普通的語言真難以表達其萬一?!皦糁形帐终置鳌?,細膩寫出與愛妻夢中相會的熱烈纏綿,感情執(zhí)著濃摯,語似淺而情彌深,與前三句形成強烈對比?!疤澌N聲里難尋斷”,又為幽寂凄清的畫面增添了讓人不堪卒聽的畫外音。那一聲聲“不如歸去,不如歸去”的鵑啼驚醒了詞人的綺夢,“一番新別離”的苦澀充斥胸臆,睹眼前景,聞泣血聲,欲尋斷夢,豈不“難于上青天”!
上片詞人有意改變敘事的次序,先敘夢后,再寫夢中,一是為了增加文勢的夭矯變化,一波三折,二是為在篇首渲染出濃重的悲涼氣氛,可謂用心良苦?!疤摗?、“殘”、“短”、“遠”、“難”、“斷”諸字,既形象準(zhǔn)確地再現(xiàn)了環(huán)境,亦能給人以強烈的暗示,讀者不應(yīng)輕易忽過。
下片抒情?!胺疾荨本?,語出范仲淹詞句“山接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蘇幕遮》),以“無情”之芳草反襯離人之有情;“朱顏”句,則極感年華易逝,青春虛度。兩句對出,似有一年一枯榮的芳草,“無情”地使宦游人容顏衰老,身心憔悴之意,勁直中意有含蓄?!半x愁味苦嘗應(yīng)慣”,七字中轉(zhuǎn)折騰挪,言簡意豐。“離愁味苦”,下片已明言,下反接“嘗應(yīng)慣”,詞面是說久在他鄉(xiāng)為異客,已經(jīng)嘗慣了這種難以下咽的苦果,實則透露出自己因生活所迫,不得不長期離鄉(xiāng)別親的悲慘現(xiàn)實。無可奈何,不得不“慣”,怨懟不平,溢滿行間。最后兩句,一句一轉(zhuǎn),“一轉(zhuǎn)一深,一深一妙”(劉熙載《藝概》)?!吧綉惺聻橄嗨肌?,“懶事”即懶于事務(wù)。林云銘曾因讀書忘神而和衣入浴,被人戲稱為“書癡”;此云平生為綿綿情思而懶于世事,豈不可稱為“情癡”!天生情種,至人至性,于此可見。不過詞人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轉(zhuǎn)出下句“而今也并相思懶”。這一句好象在說詞人此時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既懶世事,亦懶相思,“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然而回應(yīng)詞的上片,詞人何嘗有絲毫“相思懶”之麻木!強顏自嘲,故作曠達,實在掩飾不了內(nèi)心的痛苦與惆悵。詞至此戛然而止,言外之意,留與讀者咀嚼體味。
下片抒情,并未順承上片歇拍之?dāng)鄩綦y尋。如果那樣的話,一者易成強弩之末,二者亦有畫蛇添足之嫌。詞人空際轉(zhuǎn)身,由今夜及生平,反寫離愁嘗慣,懶于相思,使上片之意得到擴展和升華。全詞前后融貫,似直而紆,似達而郁,這也是此詞易于感人的重要原因所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64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后村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