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武術體育·武術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武術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個獨立的體系,是古代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把攻防格斗與健身娛樂,身體運動與哲學道理結合得那樣自然,那樣完美,這在古代文明中是極為罕見的。武術是從古代軍事武藝的母體中脫胎而來的。兩者的共同特征是技擊性。
遠古時期人與獸、人與人互相格斗的實踐經(jīng)驗不斷總結,特別是技擊方法的不斷積累,便是武術的萌芽,也是軍事武藝的初始。武術從軍事武藝中分化出來的條件有以下幾點。首先,是集體性的軍事武藝技擊發(fā)展成以個體為特征的技擊。其次,武術已不像軍事武藝那樣把殺傷敵人保全自己作為惟一目的,而開始帶有健身和娛樂性。此外,廣泛流行于民間也是兩者相區(qū)別的標志之一。武術開始形成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民間體育的廣泛開展使武術勃然興起。據(jù)《管子》記載,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多次責令地方官吏注意發(fā)現(xiàn)并薦舉武藝出眾者:“于子之鄉(xiāng),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眾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蔽才,其罪五?!?《管子·小匡》)武術固然有實戰(zhàn)的意義,但史料表明其娛樂性亦居于重要地位?!?a href="/ddjy_100/224.html">莊子·說劍》所述趙文王之“喜劍”并非衛(wèi)土強國,而是“無所用于國事”的純粹娛樂活動。春秋戰(zhàn)國時武術理論也有所成熟。如《莊子·說劍篇》“示文以虛,開之以利;后之以發(fā),先之以至”的技擊策略與方法,是個對個單獨對擊時的經(jīng)驗所得。
隋唐時期“府兵制”和“武舉制”推動了武藝的發(fā)展。府兵制即把兵員組織在兵府之中,以“府”為軍事編制的基本單位。武舉制即通過考試選拔武官,是武則天在發(fā)展文舉的同時,于長安二年(702)開創(chuàng)的我國武舉選拔的先例。由于兩種制度的影響,社會上行俠習武,成為一時風尚,這推動了武術的發(fā)展。少林寺僧徒出于保衛(wèi)寺院財產(chǎn)以及自我健身的需要,也練拳習武。少林寺是現(xiàn)存的北魏古剎之一。它不僅是佛教禪宗的祖地,而且還是我國少林武功的發(fā)源地。研究中國武術,必須研究少林武功。在佛門凈土的少林寺,出現(xiàn)少林武功有兩方面原因:一,出于僧徒健身需要。僧徒為了活躍生活及健身,經(jīng)常練拳習武,陸續(xù)創(chuàng)編了徒手的手執(zhí)棍、劍、杖等健身動作,這是少林武功的雛形。二、為了保護寺院及自衛(wèi)的需要。北魏孝文帝自修建少林寺后,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大都給予其特權:凡出家為僧的,不交租,不當差,不充軍。寺僧為了保護這些特權,就建立了專門的寺院武裝。一些通曉武藝而混跡空門的人,就成了寺院武裝的“教練”。僧兵的出現(xiàn),反映了少林武功的興起。
八卦掌
宋代時是武術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唐以前的武術是和武藝混合,宋代時明顯地有了分支,標志著武術的獨立形成。此時武術作為社會的娛樂活動,已獨立存在,并有專門以表演武術為生的藝人。武術有其固定的表演套路。促進武術獨立的社會條件有很多,首先是用火藥制的火箭、火球、火炮等武器和長射程兵器相結合,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較大作用,使兵器武器向簡單實效的方向發(fā)展。其次是由于社會娛樂風氣的影響,許多軍事性體育項目均向娛樂的方向發(fā)展。此外統(tǒng)治階級禁武,禁止私有兵器、成套的拳術和棍術的練習,既不違反法令又使人民得到練武的機會,宋代時練習武藝的目的是作戰(zhàn),從軍事性出發(fā),切合實戰(zhàn)要求,其動作樸實無華。練習武術的目的是表演,從娛樂性出發(fā),動作要好看,要具藝術美,給人以享受。少林寺白衣殿壁畫
(選自《中國古代文物圖集》)
到明清時期,武術發(fā)展高漲,從其性質(zhì)和規(guī)模來說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明中葉開始,朝廷兵制改革,由軍民分制改為鄉(xiāng)兵征召。各地鄉(xiāng)兵訓練蜂起,具有擊技特色的武術便得以興盛發(fā)展。戚繼光的《紀效新書》里較為詳細的介紹了武術與武藝的區(qū)別。他認為拳法(武術)雖和武藝不一樣,不能用于作戰(zhàn),但可以增強體質(zhì),是學武藝的手段。好看的花槍、花棍、花刀、花叉中的單舞、內(nèi)滾、跳打,都是“以圖人前美觀”的花法,與作戰(zhàn)的武藝有區(qū)別,不能在作戰(zhàn)中使用。當時學習武術的人很多,戚繼光告訴兵士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官府面前應試的也是花槍等法。他自己說“拳法似無予于大戰(zhàn)”,但他仍舊把拳法列于后,以備一家。明代第一部武術專著是程宗猷的《耕余剩技》。
第二階段前清時期是少林拳發(fā)展的最精時期。唐、宋兩朝,少林寺并沒有什么顯赫的武功和特殊的武藝。少林武功聞名天下,是在明代中葉以后的御倭戰(zhàn)爭中。當時全國寺廟有僧兵的有五臺、伏牛、少林三家。但是在浙江邊患征集援兵時,只有少林僧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投身戰(zhàn)場,舍生忘死,捍衛(wèi)國土。在《松江府志》記載:全國各地到浙江作戰(zhàn)的援兵中,“以少林寺僧兵最為驍勇”,在都司韓璽的率領下,“于煙墩斬倭八十余,解上海之圍”。這是明代御倭戰(zhàn)役前期最大的一場勝利。明亡后,少林寺在明朝故老遺臣的鼓舞下也具有濃重的反清民族意識。這受到清政府的注意。雍正時曾下旨批示說少林寺僧不守清規(guī),妄形生事,迫使少林寺一些有武功的高僧,不得不借募化之機云游四方。《清稗類鈔》記載了少林寺僧在各地比武收徒的故事,雖有些附會的傳說,但也確實反映了少林武功“外流”的情況,這就使少林武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明清時期在廣泛發(fā)展的基礎上,武術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是我國武術運動的重要時期。武術已經(jīng)有了詳細的拳法分類,對“十八般武藝”也有具體說明。古代武術的使用器械也眾多不一,都反映了古代武術的繁榮。
小學體育武術有哪些小學體育武術包括五步拳、長拳、刀術、槍術、劍術、棍術等等。
拓展:小學武術詳細步驟如下
1、 起勢——馬步——左格擋——沖拳——彈腿沖拳——馬步?jīng)_拳——右格擋——沖拳——彈腿沖拳——馬步?jīng)_拳——前格擋——馬步架打一、二、三、四——左格擋沖拳——彈退轉身馬步?jīng)_拳——震腳擒拿手——轉身馬步架打——滾身推掌一、二——仆步歇掌——馬步推掌——彈腿雙推掌。
2、 轉身正腳弓步架打——正腳弓步雙出拳——轉身弓步撞肘——變步擦掌——虛步架打——退步收勢。
3、 弓步架打——彈腿沖拳馬步架打——正腳擒拿手——轉身馬步架打——金雞獨立——上步彈腿——虛步亮掌
4、 虛步架打——踢腿——弓步擒旋——變步踩腳——弓步老虎大張嘴——正腳擒拿手——弓步擒打——虛步架打——收勢。
金雞獨立、玉女穿梭、回頭望月、舉火燒天、蘇秦背劍、黑虎掏心、兔子蹬鷹、倒踢紫金冠...
體育《武術》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深化體育課程改革,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體育作為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手段、一個渠道、一個載體。將武術當中的武德、武術動作容入課堂中,讓學生從中懂得“以武強身、以德養(yǎng)性”的道理,讓學生認識了解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豐富體育課的內(nèi)涵。
設計思路
利用電視背頭,先播放一段學校武術隊學生比賽錄像,激發(fā)學生武術興趣,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帶入學生進入武術課堂;運用武術腰帶與健康操相結合,穿 *** 武術動作,調(diào)動他們情緒,提高他們的求知欲;展示武術名家,體會武德的重要性,用武德訓與武術操相結合的方式,加深對武術的理解;用圖片展示出武術基本動作步型,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能力,發(fā)揮想象力;最后展示成果,秀秀風采。
通過一系列的場景,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之中學習武術,體會武德精神,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學習目標
1、積極主動參與,在集體活動中表現(xiàn)出自信、自強。
2、體會武術的精髓,懂得“以武強身、以德養(yǎng)性”的道理。
3、開動腦筋,創(chuàng)編功夫拳,發(fā)揮集體智慧,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4、激發(fā)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學習流程
課堂常規(guī)——武術錄像(觀看武術比賽錄像)——健康操——武術基本功——武德訓——創(chuàng)編功夫拳——武林大會——舞武我風采(集體表演、放松)
教學資源
1、背頭
2、打分牌8塊。
3、鼓
教學內(nèi)容
一、武術錄像(觀看武術比賽錄像):
通過觀看學校武術隊學生比賽錄像,激發(fā)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同學們,今天這堂武術課,老師首先準備了一段武術錄像給你們,請看大屏幕。這些都是我們學校武術隊的學生,在2007年中山市武術傳統(tǒng)項目學校比賽中,集體基本功榮獲第三名)
(精彩嗎?精彩!“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從他們精彩的表演我們就看出他們平時訓練有多么刻苦認真了。其實我們也可以這么棒!只要努力用功,持之以恒!對嗎?對!好,那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練功。首先老師準備了武術腰帶給你們,就在你們的前后左右,看到了嗎?好,我們用最快的速度拿回來,注意安全)
組織:四列橫排
要求:認真觀看
二、健康操
音樂導入。通過歡快的音樂結合武術動作,拉伸、舒展學生們的各個關節(jié)。
(跟著老師一起做)
組織:四列橫排
要求:認真練習、動作到位
三、武術基本功
正踢腿、里合腿、外擺腿。把武術的動作基礎引入課堂,為下個環(huán)節(jié)作準備。
(武術基本功練習,拳、掌、勾,正踢腿練習、正踢腿練習再來一次,外擺腿練習、里合腿練習)
組織:四列
要求:動作整齊、腿法清晰
四、武術名家(武德訓)
把水云軒小學武德訓與武術操相結合,動口動手,加深對武術意義的真正了解。
(非常棒!同學們練習的非常認真。請看這些圖片,告訴我他的名字。圖片上所展示的都是我們的武術名家。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在光緒二十七年,我們的國家還不夠強大,外國人說我們是“東亞病夫”,這時霍元甲站出來,用武功,用武德征服了他們,為我們中國人奪回了尊嚴,他們身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武德!正所謂,未曾習武先習德,習武者應不謀利而秉大義,不畏強而舍己身!好,接下來我們把水云軒小學武德訓結合我們武術操一起來練習一下!我看誰最有精神!再來一次,希望同學們練習的時候動作有力,聲音洪亮?。?br>組織:四列橫排
要求:聲音洪亮、動作干脆有力、動作與聲音配合一致
五、創(chuàng)編功夫拳
展示基本四種武術步型,由淺至深,開動腦筋,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能力,發(fā)揮想象力。
(太棒了!從你們身上我體會到了武德精神。同學們再請看這些圖片,告訴我這是什么動作?……好,都很準確。那我們不僅會說出這些動作的名稱,還要會把它做出來。首先是弓步,跟老師一起來。前腿弓后腿蹬。仆步,右腿彎屈全蹲,左腿伸直。馬步,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屈膝半蹲,身體直立。最后是歇,好,我們就像蓋被子一樣,把你的右腿蓋到你的左腿上然后下蹲。做到了嗎?這四種步法學會了嗎?好。那我們玩?zhèn)€小游戲,叫做《鼓聲陣陣》,游戲規(guī)則,老師擂鼓的時候,你們原地跑呀,跳呀,轉圈都行,但當我鼓聲一停,你們就必須迅速擺出剛才學的四種步型的任意一種,看誰做的最標準,反應最迅速!好,現(xiàn)在我增加難度,你們能不能運用上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三種手法,拳、掌、勾,結合我們的步型做出定勢定做?能!好。這次我們比一比,看誰做的最漂亮?。?br>(剛才同學們想象力很豐富,做出的每個動作都很漂亮,那你們看這幾幅圖,你能不能按照圖片上的動作、順序把他串聯(lián)下來,形成一套拳法呢?好,接下來我們以小組形式進行創(chuàng)編,分成四組,每組選出一名小隊長,好,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比比哪一組又快又好。開始!“哨音”創(chuàng)編好了的請舉手?真棒!哪組想來展示一下?好這組,誰還來?這組,還有嗎?第二組和第三組一起來。非常棒,可以看出剛才同學們創(chuàng)編的時候都很認真努力,很但尤老師還覺得幾點不足,第一點,動作不到位,比如說歇步亮掌,上面的手要伸直,第二點,力度不夠,我們都知道武術講究精氣神,動作要有精神、氣力,眼睛要有神。)
(那在這里告訴大家一個消息,老師要舉辦一個武林大會,你們想?yún)⒓樱故灸銈兊娘L采嗎?想但是老師覺得只是表演剛才我們創(chuàng)編的拳法還不夠有你們自己的特色,這樣吧,老師再給你們分鐘時間,還是以小組形式,把我們剛才的拳法作為基礎,再融入兩個有自己特色的動作,可以嗎?可以!好,開始吧!
組織:思考問題、快樂創(chuàng)造、參與體驗、分散練習、提高技能
提示:積極參與、積極思維
六、武林大會
展示創(chuàng)編的功夫拳,每小組分別展示,其他組進行打分,高分者被評為武林高手。
(武林大會開始!有請我們的……代表隊進場?!唤酉聛碛姓垺黻犨M場。真好看;有請……代表隊進場?!?;有請我們最后一支隊伍,……代表隊進場!真棒!好,我們最高分就是……代表隊?。?br>組織:參與體驗、展示風采、形式多樣、積極評價
七、舞武我風采(集體表演)
跟著音樂節(jié)奏把創(chuàng)編的功夫拳集體展示一次,在末尾處加入太極拳進行放松。
(同學們這次來到武術王國開心嗎?開心不僅自己創(chuàng)編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拳法,更重要的是領會到了武德精神!對嗎?!對!好,那到最后,我們集體把功夫拳展示一遍好嗎?好)
組織:集體演練、分享成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66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納蘭《踏莎行·寄見陽》詩詞賞析
下一篇: 皇甫冉《春思》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