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淳熙十六年(1189)冬,楊萬里奉命去迎接金廷派來的“賀正使”(互賀新年的使者)
第一首寫詩人入淮時的心情。
首兩句總起
、入題。交代了出使的行程和抑郁的心情,為這一組詩奠定了基調(diào)。詩人乘船離開了洪澤湖,由西北折入淮河,心情便已十分不快了。自“紹興和議”(1141)起
,宋、金兩國已由原來的兄弟關(guān)系降格為臣君關(guān)系?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三四句寫感慨,是“意不佳”的原因之一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第二首是對造成山河破碎的南宋朝廷的譴責(zé)
南宋初年的名將劉锜
、岳飛、張俊、韓世忠,力主抗金,屢建功勛。趙、張指趙鼎和張浚,都在南宋前期兩度任相,重用岳、韓,奠定南宋基業(yè)。這些名將、賢相中除張俊后期投靠秦檜、參與陷害岳飛而加官晉爵外,其余都先后為秦檜及其黨羽所害。詩人在這里采取了欲抑先揚(yáng)的手法
。在第三句來了一個陡轉(zhuǎn),轉(zhuǎn)到反面,而今竟然出現(xiàn)了“長淮咫尺分南北”的奇恥大辱的結(jié)果第三首因眼前景物起興
淮河兩岸舟船背馳而去
第四首寫中原父老不堪忍受金朝統(tǒng)治之苦以及他們對南宋朝廷的向往
前兩句說: 中原父老見到了南使(“王人”: 帝王的使者),像遇到了久別的親人一樣
三四句借羨慕能南飛鴻雁來表達(dá)遺民們對故國的向往?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皡s是”
這一組詩以“意不佳”為貫串全詩的感情主線: 有“長淮咫尺分南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69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體·歇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