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流派并稱論·高岑王李唐詩·流派并稱論·高岑王李
高、岑明凈整齊
盛唐名家稱王
、孟、高、岑,獨七言律祧孟,進李頎,應稱王、李、岑、高云。(胡震亨 《唐音癸簽》卷一○》)王以高華勝,李以韶令勝
。李如瓊蕊浥露,含質(zhì)故鮮; 王如翠嶺冠霞,占地特貴。王間有失嚴,無心內(nèi)游衍自如; 李即無落調(diào), 有意中補湊可摘。 不獨觔兩微懸, 正復色香亦別。(同上)王風調(diào)正似云卿,岑茂采堪追廷碩
。李存藻不多,既同考功; 高裁體欲變,亦類左相。以盛配初,約略不遠。惟杜子美無一家不備盛唐自李、杜外
東川纏綿情韻
,自然深至,然往往有痕。所謂無意為文而意已至,闊遠而絕無弩拔之跡,右丞其至矣乎! 高、岑奇峭,自是有氣骨,非低平庸淺所及; 然學之者亦須韻句深長而闊遠不露乃佳,不然,恐不免短急無余韻,仍是俗手耳。(方東樹 《昭昧詹言》 卷一二)高
、岑二家,大概亦是尚興象,而氣勢比東川加健拔。(同上書卷一六)高
、岑、王、李四家,每段頓挫處,略作對偶岑嘉州
高適、李頎不獨七古見長
介紹一下唐朝的兩大詩派一
1
山水田園詩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
2、代表作品
①
原文: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遙知兄弟登高處
翻譯:
獨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xiāng)客人,每逢佳節(jié)來臨格外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
②
原文:
寂寂竟何待
欲尋芳草去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索寞
翻譯:
這樣寂寞我還在等待什么
本打算歸隱山林尋找佳境,又因與故友離別深感惋惜
身居高位者誰能保薦我呢
我這寒士只應該甘守寂寞
二
1、簡介
高岑詩派
形式上多為七言歌行和五
2
①
原文: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翻譯:
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
②、《別董大》(唐代高適)
原文:
千里黃云白日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翻譯:
千里黃云蔽天日色暗昏昏
,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王孟詩派
——高岑詩派
盛唐時,唐詩主要有兩大派別,是什么派,再寫出兩個代表人盛唐時
,唐詩主要有邊塞詩派,山水田園詩派。1
、邊塞詩派——高適高適,字達夫
,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滄州)人,后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作為著名邊塞詩人
2
岑參,荊州江陵人
,一說南陽人,后徙居江陵,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及第,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任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
,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故世稱“岑嘉州”;后約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享年約五十六歲。3、邊塞詩派——王昌齡
王昌齡
,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早年貧苦
,主要依靠農(nóng)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后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4
、山水田園詩派——王維王維,字摩詰
,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王維出身河東王氏,于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
。歷官右拾遺、監(jiān)察御史、河西節(jié)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后,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5
、山水田園詩派——孟浩然孟浩然,名浩
,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
,在仕途困頓曾在太學賦詩
-邊塞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6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王惲《水龍吟》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