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題解】
天寶十三年(754)八月,李白從金陵出發(fā),準備游安徽宣城,途經(jīng)天門山,寫下了這首詩。天門山在今安徽省當涂縣西南三十里處。山分為二,東叫東梁山(古代稱博望山),西叫西梁山。兩山夾江對峙,相去數(shù)里,大江從中穿流,像一扇天然門戶,形勢非常險要,故稱“天門山”。
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舟行遠望所見天門山的壯美景色。
【解讀】
全詩四句,詩意發(fā)展分兩層。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那天門山從中劈斷,是被那洶涌的楚江沖開,一江碧水奔騰東流,到這里折流向北而去?!?/p>
第一層,寫天門山的奇險和楚江的湍急,從“江”與“山”的關(guān)系著筆。詩題《望天門山》,“望”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誰望天門山?當然是詩人李白。詩人坐在從金陵至當涂的溯江而上的船中,向西遠望。望到了什么景象?“天門中斷楚江開”,望見了“中斷”的天門山,望見了從天門山的中斷處涌來的楚江。望見了一“山”,一“江”。著重寫“山”,由山及江,以江襯山。寫山,用了“中斷”,一個“斷”字,描寫出了本來是一個整體的天門山,好像被奔騰的長江一劈為二,兩岸陡峭,奇險,似斧劈,如刀削。把江水怒濤的沖擊之勢生動有力地表現(xiàn)了出來,極為傳神。天門山原在長江西岸,后來由于斷層作用,大江湍急日增,將此山從中切斷,形成夾江對峙之勢。寫江,用了一個“開”字,表現(xiàn)了大江波濤洶涌湍急不可阻擋,具有劈山斷巖的神奇力量,大山劈斷,河道開通,沖破天門奔騰而去,氣勢壯闊。
起句突兀,氣勢非凡,山水相映,寫出了天門山的高峻雄偉,借山勢也寫出了江水的洶涌。
詩的第二句,承接上句中的“江”字寫來,“碧水東流至此回”,也是望中所見,寫實景。由第一句寫山形特點,轉(zhuǎn)到寫水勢的奇特,又以水勢襯托出天門山的雄奇?!氨趟奔粗赋?,一個“碧”字,點染出了長江的碧波清濤的特點?!皷|流”,點明了長江的流向?!爸链嘶亍?,“回”字用得有力量,有韻味,可以見得水勢之大,一江碧水奔騰東流,經(jīng)過天門險灘,突然受到大山的阻遏,激蕩飛濺,打著回旋,掉頭北向,急轉(zhuǎn)直瀉,可以想象“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麗奇觀。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薄矁砂陡呗柕那嗌綄χ哦?,一葉扁舟揚帆從日邊逆水駛來?!?/p>
第二層,細摹天門山之態(tài),從它的雄奇,寫到它的秀麗。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詩的第三句,由第二句寫水,調(diào)轉(zhuǎn)筆鋒,照應(yīng)第一句,再次寫山?!皟砂肚嗌较鄬Τ觥保矊懲兴娞扉T兩山的雄姿。長江流經(jīng)此處,東、西梁山對峙在大江兩岸?!扒嗌健迸c上句“碧水”相對應(yīng),表色彩的形容詞“青”和“碧”用得形象,在讀者面前呈現(xiàn)出“青山”佳木蔥蘢,“秀水”澄江如練,“碧水”邊的“青山”倒映在碧水中,“青山”下的“碧水”映照著青山,上下交輝的景象。詩人是在逆水行舟中看“青山”,青山便有動態(tài)之感。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xiàn)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所以,詩人用“相對出”三字,描繪自己心目中的“青山”的情狀。青山“相對”,一水中分,寫出了兩山夾峪之勢,這峪中便是洶涌澎湃的碧波長江,既寫出了天門山的雄奇,也寫出了江流的湍急。一個“出”字,用得尤為傳神,予靜物以動態(tài)美,把靜止的雄偉的天門山全盤都寫活了,好像“青山”有意。“相對出”,把守江門,富有生命力似的。
以上三句,都是寫望中所見,描繪的是江上的雄偉形象,是寫江山的壯美。
詩的第四句,點明“望”的立足點和表現(xiàn)詩人的淋漓興會。寫詩人眼望著雄奇的天門山,乘著一葉扁舟,揚帆從日邊逆水而來。筆鋒伸展,描寫出了開闊的境界與詩人悠閑的情態(tài)。作者巧妙地在這壯闊的江面上,又點畫了“一片”“孤帆”。這“孤帆”從“日邊”而來,從太陽升起的東方乘風破浪而來,由小而大,愈來愈靠近天門山。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啊,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于見到了你!“日邊”,即指遠處。詩寫進了“日邊”,也就將天門山、江流、帆船和詩人全都置于這遼闊的背景之中了,使那蔚然奇觀的名山勝景,愈發(fā)顯得雄偉壯闊?!肮路薄ⅰ叭者叀痹谧置嫔想m未著色,但令人可以想見燦爛的陽光,映照著粼粼的江面,映照著白色的江帆。青山、碧水、紅日、白帆,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壯闊的畫面,富有詩情,具有畫意,美極了。
這首詩在描繪天門山的雄奇景象時,也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這舟行“望天門山”的詩仙李白,既是這畫面的描繪者,又是“畫中人”了。
【綜述】
這首山水詩,作者以注滿感情的筆,描繪了望中所見天門山夾江對峙,楚江千回百折的雄奇秀麗景色,熱情歌頌了祖國的壯麗山川,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思想感情。
詩中六個動詞,“斷”、“開”、“流”、“回”、“出”、“來”,用得精確生動有力,寫出了天門山的雄奇和楚江的湍急。
詩中兩個表色彩的形容詞“青”和“碧”,用得精當形象,描繪出了天門山的青翠蔥蘢,楚江的清澈碧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9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鄭小瓊作品
下一篇: 什么是《司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