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曲論· 太和正音譜》新詩鑒賞
曲學(xué)論著
此書包括:一
書中第一
、二、六、八項與散曲有關(guān)。在《樂府體式》中將戲曲、散曲的不同風(fēng)格分為十五體,如把“丹丘體”解釋為“豪放不羈”;“黃冠體”解釋為“神游廣漠,寄情太虛,有凔霞服日之思,名曰‘道情’”;“江東體”解釋為“端謹(jǐn)嚴(yán)密”。并對曲詞中的對偶分為“合璧對”“連璧對”等九種對式。在《古今群英樂府格勢》中評論了馬致遠(yuǎn)
、張可久、白樸、喬吉、王實甫、關(guān)漢卿、貫云石、徐再思、紀(jì)君祥、睢景臣等元代一百八十七人的雜劇或散曲的風(fēng)格。如評馬致遠(yuǎn)之詞為“如朝陽鳴鳳。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在《音律宮調(diào)》中介紹了北曲所占宮調(diào)
。《樂府》部分實際上是北曲譜。其中介紹了三百三十五種曲牌的格律
,按曲牌所屬宮調(diào)編排,每曲牌首列名目,選曲詞一首,然后注明每個字所屬平、上、去三聲(北方語中無入聲)。此為現(xiàn)存最古之北曲譜,其后程明善《嘯余譜》中的曲譜即據(jù)此譜而編。清人李玉的《北詞廣正譜》亦參據(jù)此譜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此譜最早有明洪武末年刊本
。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所編印《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即收此書,它以洪武本為底本
,并用程明善《嘯余譜》中的北曲譜加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9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上一篇:
樂府古題要解(什么是樂府古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