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如鉆火
神鼎洪諲[1]
學道如鉆火,逢煙即便休,
莫待金星現(xiàn),燒腳又燒頭。
《古尊宿語錄》卷十四頁二九二
【白話新唱】
就像鉆木取火一樣
一冒出煙來
就要馬上停止
千萬不要等到火花出現(xiàn)了
又燒頭又燒腳燒得你體無完膚
修行這件事
力道要恰到好處
心情要不松也不緊
才能走得穩(wěn)穩(wěn)當當
【分析與鑒賞】
龍牙居遁禪師曾經(jīng)有一首詩說:“學道如鉆火,逢煙未可休,直得金星現(xiàn),歸家始到頭?!币馑际切扌幸獔猿值降?,不可半途而廢。神鼎洪諲根據(jù)這首詩又別出心裁地提出另一個角度的看法。
固然修行是以開悟為目標,可是在修行的過程中還是要保持從容的心情,不可懈怠也不需操之過急。就像煎魚一樣,爐火要恰到好處,火太小煎不熟,火太旺變成黑炭魚,就完了!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有一段經(jīng)文,談論到修行應不緩不急,那就是著名的“琴弦松緊喻”,這是佛陀的重要教誨。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jīng)》,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yè)?”
對曰:“愛彈琴?!?/p>
佛言:“弦緩如何?”
對曰:“不鳴矣!”
“弦急如何?”
對曰:“聲緩矣!”
“急緩得中如何?”
對曰:“諸音普矣!”
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diào)適,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
從這里可以看出佛陀鼓勵修行人的心態(tài)要不松也不緊,才能不失道——這個道理雖然簡單,做得到的人卻很少。
[1]神鼎洪諲:六祖下十世,嗣法于首山省念,有《神鼎山第一代諲禪師語錄》行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0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