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挽文山丞相詩詞研究·詩作名·挽文山丞相
元詩篇名。七律
。虞集作
。見《元詩選》初集《道園遺稿》
。虞集生于宋元之際
,入仕元朝,心懷故國
。這首《挽文山丞相》詩,沉痛哀悼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壯烈殉國
。詩中歌頌文天祥力圖恢復(fù)宋室,至死不渝的愛國精神
。引用“新亭對泣”的典故
,說明宋亡之后
,局面比東晉渡江時還不如,連殘山剩水
,半壁江山都保不住,思之怎不令人內(nèi)心感到無限凄切
。全詩為:“徒把金戈挽落暉
,南冠無奈北風(fēng)吹
。子房本為韓仇出
,諸葛寧知漢祚移。云暗鼎湖龍去遠(yuǎn)
,月明華表鶴歸遲。不須更上新亭望
,大不如前灑淚時?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边@首詩詩風(fēng)端嚴(yán)
,用典精切
,曲折地傳達(dá)出詩人的心境
。他曾遭疑忌,故慨嘆當(dāng)時蒙古貴族統(tǒng)治者的壓迫
,更甚于東晉、南宋之時
。
形容元朝的輝煌的詩句1. 有關(guān)于元朝的詩句
有關(guān)于元朝的詩句 1.《元代古詩詞300首》包括哪些
1、唐珙《題龍陽縣青草湖》
西風(fēng)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發(fā)多
。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滿船清夢壓星河。
2
、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
。望西都,意躊躇
。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
,百姓苦;亡
,百姓苦!
3
、馬致遠(yuǎn)《壽陽曲·江天暮雪》
天將暮
,雪亂舞
,半梅花半飄柳絮
。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
4、施耐庵《念奴嬌·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
,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
?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
。翠袖圍香,絳綃籠雪
,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tài)
,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
,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連八九
,只待金雞消息
。義膽包天
,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離愁萬種,醉鄉(xiāng)一夜頭白
。
5、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
,歷時九十八年。
元朝文學(xué)以元曲與小說為主
,對于史學(xué)研究也十分興盛
。相對的元朝的詩詞成就較少
,內(nèi)容比較貧乏
,但是文以虞集為長,詩以劉因?yàn)橹?br>2.元朝的代表性古詩
唐詩宋詞元曲
,元代詩詞已不盛行
元詩四大家
“元詩四大家”是指虞集、楊載
、范梈、揭傒斯四人
。他們都是當(dāng)時的館閣文臣
,因長于寫朝廷典冊和達(dá)官貴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他們的詩歌典型地體現(xiàn)出當(dāng)時流行的文學(xué)觀念和風(fēng)尚
,所以備受時人稱譽(yù)
。其實(shí)他們的創(chuàng)作成就并不高,不但不能與前代詩壇的大家相比
,就是在元代詩壇上也并不一定是最優(yōu)秀的詩人。四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
,在題材內(nèi)容上大致相同,藝術(shù)上也比較相近
。明人胡應(yīng)鱗評此期詩風(fēng)特征,“皆雄渾流麗
,步驟中程
。然格調(diào)音響
,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
,少創(chuàng)新規(guī)。視宋人藻繪有馀
,古淡不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保ā对娝挕吠饩幘砹┱莱隽恕八拇蠹摇钡乃囆g(shù)共性
。當(dāng)然
,“四大家”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同中有異
,各人也還有一些自己的特征,這是他們超過當(dāng)時其他詩人的地方
。
[編輯本段]虞集
“元詩四大家”中最優(yōu)秀的詩人是虞集。他擅長律詩
,無論是五律還是七律,都寫得格律嚴(yán)謹(jǐn)
,隸事恰切而深微
,意境渾融
,風(fēng)格深沉
。例如七律《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fēng)吹
;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
。云暗鼎湖龍去遠(yuǎn)
,月明華表鶴歸遲
;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 這是元詩中少見的名篇。詩人把深沉的歷史感慨溶進(jìn)嚴(yán)整的藝術(shù)形式中
,沉郁蒼勁
,感人至深
。虞集雖然宦途比較順達(dá)
,但仍然希望到江南故鄉(xiāng)歸老田園。他的《風(fēng)入松》詞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
,這種意境也常出現(xiàn)在他的詩中。
[編輯本段]楊載
楊載的詩風(fēng)勁健雄放
,主要體現(xiàn)于七言歌行,其律詩則以諧婉見長
。范梈最長于歌行
,詩風(fēng)豪放超邁又流暢自如。他的五律專學(xué)杜甫
,頗有杜詩沉郁凝煉之風(fēng)
。如《京下思?xì)w》: 黃落薊門秋
,飄飄在遠(yuǎn)游
。不眠聞戍鼓,多病憶歸舟。甘雨從昏過
,繁星達(dá)曙流
。鄉(xiāng)逢徐孺子
,萬口薄南州
。 揭傒斯的詩以清婉流麗見長,有些作品則質(zhì)樸無華
,別有寄托。如《秋雁》: “寒向江南暖
,饑向江南飽
。莫道江南惡
,須道江南好
。”此詩暗諷蒙古統(tǒng)治者一面掠奪南人的財富一面又歧視南人的行徑
,是元代中期罕見的諷刺之作。
[編輯本段]其他
此期黃溍
、柳貫、歐陽玄等詩人也較知名
,但他們的成就都不如“元詩四大家”
。
3.元朝的古詩
葉顒:江南懷古
仗劍出西游
,來□帝王州
。登高望故國,感慨彈箜篌
。長歌四五發(fā)
,云物慘不收
。歌聲忽悲壯,江漢不敢流
。峨峨天目山,王氣今已休
。英主從北來,長驅(qū)勢莫留
。浮云卷旌旗,天兵動戈矛
。國破佳人死,時危志士憂
。遂令歌舞地,夜雨鳴松楸
。野殿莓苔古,荒城鳥鼠秋
。茫茫古帝魂,千古不可求
。神飛故宮遠(yuǎn)
,月出西陵幽
。凄涼白云鄉(xiāng)
,寂寞芳草洲。我欲吊古跡
,落日寒颼颼
。無言一尊酒
,悲風(fēng)起閑愁
。
東門行·張憲作者:張憲 朝代:元
東都門外古今稀,東宮二傅同日歸
。
百官祖道設(shè)供帳,敕賜黃金作酒資
。
歸來日日會親友,盡賣賜金買醇酒
。
白頭剛傅空勞勞,一杯鴆羽不就獄
,博得君王祠少牢
。
早行·方夔作者:方夔 朝代:元
早起理歸裝
,殘燈耿曙光
。
開門半山月,立馬一庭霜
。
鐘響知云寺,波聲認(rèn)石梁
。
修途留不住,去去出山莊
。
4.元朝的詩十首(短點(diǎn))
[金] 許安仁 望少室 名山都不見真形
,萬仞盤盤入沓冥。
安得人間騎白鶴
,下看三十六峰青。 [金] 許安仁 少室道中 少室峰頭曉月沉
,千家城郭淡陰陰
。
五更雞唱?dú)埿菧?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馬上看山過少林。 [金] 許安仁 游少林寺 巖壑深嚴(yán)入翠微
,少林金碧霧煙扉。
五峰屏簇禪庵小
,萬仞天開佛日輝。 聞?wù)f九年空面壁
,得逢二祖便傳衣。
千秋少室山靈在
,曾見先師只履歸
。 [元] 楊奐 游少室 方若植巍冠
,森若削寒玉
。
明月夜中游,誰家借黃鵠
? [元] 楊奐 卓錫泉 大士傳心要,諸方叩道元
。 至今卓錫地,瑩澈有遺泉
。
[元末明初] 陳基 轘轅 遠(yuǎn)游重到洛陽城
,又向登封道上行
。 路
。
空余潁水照人清。 [金] 許安仁 游少林寺 巖壑深嚴(yán)入翠微,繁枝壓雪凌風(fēng)塵
。
回首山中云
,暖日長藤芽
,得逢二祖便傳衣。 林間見雞犬
。
千重灌木滿山碧,誰家借黃鵠
,云收太室雨初晴? [元] 楊奐 卓錫泉 大士傳心要
。南渡君臣輕社稷
,高鳥喚長往
,靄靄白云連
。
《岳鄂王(飛)墓》鄂王墓上草離離。元 趙孟頫 《題錢舜舉素色梨花》東風(fēng)吹日花冥冥
,只今紙上空顏色。
欲訪巢由渺何許
。 [金] 元好問 少林 云林入清深
。
高峰常礙日
,禪房坐蕭爽
。 [金] 許安仁 少室道中 少室峰頭曉月沉。
[金] 元好問 少室南原 地僻人煙斷
,曾見先師只履歸,密樹不開天
。 五峰屏簇禪庵小,靈芝日應(yīng)長
,又向登封道上行。
[元末明初] 陳基 轘轅 遠(yuǎn)游重到洛陽城
,千家城郭淡陰陰,百道飛泉繞澗鳴
。英雄已死嗟何及,諸方叩道元
。
顏色好,翠屏列上巔
。素羅衣裳照青春。
千秋少室山靈在
。 聞?wù)f九年空面壁。
早行憑眺望
,瑩澈有遺泉
,愁轉(zhuǎn)多
,眼中若有梨園人
,與君沽酒歌前歌。 安得人間騎白鶴
,山深鳥語嘩,中原父老望旌旗
,水光山色不勝悲,馬上看山過少林
。
風(fēng)急摧殘葉。 明月夜中游
,漫有紫霞想,少林金碧霧煙扉
。
攀條弄芳畏日夕
。 綠映高低樹。
劉 轘轅關(guān) 陡仄轘轅道
。 路入轘轅秋更險。
澄泉潔余習(xí)
,洞深鎖暮煙
,下看三十六峰青
。 我無元豹姿
。
[元] 楊奐 游少室 方若植巍冠,直擬是仙家
,森若削寒玉。 五更雞唱?dú)埿菧纭?br>
莫向西湖歌此曲[金] 許安仁 望少室 名山都不見真形
,紅迷遠(yuǎn)近花
。 至今卓錫地
,秋日荒涼石獸危
。
清溪鳴石齒,天下中分遂不支
,萬仞盤盤入沓冥,萬仞天開佛日輝
。
5.元代的古詩和詩意
天凈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馬致遠(yuǎn)
原文: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
,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
。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
,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
古道上一匹瘦馬
,頂著西風(fēng)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
,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
,只有孤獨(dú)的旅人漂泊在遙遠(yuǎn)的地方
。
注釋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桫f:黃昏時歸巢的烏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瑁喊怼?br>
⑵人家:農(nóng)家
。此句寫出了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經(jīng)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遠(yuǎn)的驛道
。西風(fēng):寒冷、蕭瑟的秋風(fēng)
。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⑷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diǎn)的人
,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
⑸天涯:遠(yuǎn)離家鄉(xiāng)的地方
。
6.誰有元朝的古詩
您好!元朝的詩詞都叫元曲
![金] 許安仁 望少室 名山都不見真形
,萬仞盤盤入沓冥。
安得人間騎白鶴
,下看三十六峰青。 [金] 許安仁 少室道中 少室峰頭曉月沉
,千家城郭淡陰陰。
五更雞唱?dú)埿菧?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馬上看山過少林。 [金] 許安仁 游少林寺 巖壑深嚴(yán)入翠微
,少林金碧霧煙扉
。
五峰屏簇禪庵小
,萬仞天開佛日輝
。 聞?wù)f九年空面壁
,得逢二祖便傳衣
。
千秋少室山靈在,曾見先師只履歸
。 [元] 楊奐 游少室 方若植巍冠,森若削寒玉
。
明月夜中游,誰家借黃鵠
? [元] 楊奐 卓錫泉 大士傳心要,諸方叩道元
。 至今卓錫地
,瑩澈有遺泉
。
[元末明初] 陳基 轘轅 遠(yuǎn)游重到洛陽城
,又向登封道上行。 路入轘轅秋更險
,云收太室雨初晴。
千重灌木滿山碧
,百道飛泉繞澗鳴
。 欲訪巢由渺何許
,空余潁水照人清
。
劉 轘轅關(guān) 陡仄轘轅道,翠屏列上巔
。 高峰常礙日,密樹不開天
。
風(fēng)急摧殘葉,洞深鎖暮煙
。 早行憑眺望,靄靄白云連
。
[金] 元好問 少室南原 地僻人煙斷,山深鳥語嘩
。 清溪鳴石齒,暖日長藤芽
。
綠映高低樹
,紅迷遠(yuǎn)近花
。 林間見雞犬
,直擬是仙家。
[金] 元好問 少林 云林入清深
,禪房坐蕭爽。 澄泉潔余習(xí),高鳥喚長往
。
我無元豹姿,漫有紫霞想
。 回首山中云,靈芝日應(yīng)長
。
7.元代的詩有哪些
詩·陳孚詩選 --------------------------------------------------------------------------------煙寺晚鐘山深不見寺
,藤陰鎖修竹
。
忽聞疏鐘聲
,白云滿空谷
。老僧汲水歸
,松露墮衣綠。
鐘殘寺門掩
,山鳥自爭宿。江天暮雪長空卷玉花
,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復(fù)見
,千崖暮如曉。漁翁寒欲歸
,不記巴陵道
。
坐睡船自流
,云深一蓑小
。翰苑薦為應(yīng)奉文字二十韻謝大司徒并呈諸學(xué)士天上金鑾客,人間第一流
。
贄為唐內(nèi)相,禹拜漢元侯
。鯤海三千水
,龜峰十二樓
。
月寒紅燭夜
,風(fēng)淡紫薇秋。鳳誥窺姚姒
,麟編振魯鄒。
佩隨宮漏遠(yuǎn)
,衣染御煙浮。淑氣騰金碧
,祥光射斗牛。
焜煌青瑣闥
,縹緲紫霞洲。瑪瑙濡堯甕
,珊瑚耀漢鉤。
駝蹄中禁釜
,豹尾上方騶
。仆本師黃卷
,生惟伴白鷗
。
親庭雙鶴發(fā),家事一漁舟
。偶預(yù)天官選,來為帝里游
。
綠章蒙獨(dú)薦
,青史許同修
。故郡驚王勃
,新豐異馬周
。
隊隨魚圉圉,角喜鹿呦呦
。勢似飛三鳳,功如挽萬牛
。
桑榆終有望,葑菲未為愁
。國士恩難報,書生志易酬
。
誓堅冰雪操,正色贊皇猷
。博 浪 沙一擊車中膽氣豪,祖龍社稷已驚搖
;如何十二金人外
,猶有人間鐵未銷
?呂 翁 祠山形夭矯蒼精劍
,日氣曈曚紫磨丹。
度盡世人人不識
,青煙起處是邯鄲。瓊 花 圖荒棘萋萋后土宮
,芳根已逐彩云空
。
男兒別有揚(yáng)州淚,不為瓊花滴曉風(fēng)
。居庸疊翠斷崖萬仞如削鐵,鳥飛不渡苔石裂
。
嵯岈枯木無碧柯,六月不陰飄急雪
。塞沙茫茫出關(guān)道,駱駝夜吼黃云老
。
征鴻一聲起長空,風(fēng)吹草低山月小
。真定懷古千里桑麻綠蔭城,萬家燈火管弦清
。
恒山北走見云氣,滹水西來聞雁聲
。主父故宮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煙平
。
開元寺下青苔石
,猶有當(dāng)時舊姓名。永 州燒痕慘淡帶昏鴉
,數(shù)盡寒梅未見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
,《捕蛇說》里數(shù)千家。澄江繞郭聞漁唱
,怪石堆庭見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
?永州猶未是天涯
。

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是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風(fēng)入松》詞賞析
畫堂紅袖倚清酣
,華發(fā)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
,東風(fēng)軟花里停驂
。書詔許傳宮燭
,香羅初剪朝衫
。
御溝冰泮水拖藍(lán),飛燕又呢喃
。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金字泥緘
。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
這是元人虞集所寫的一首《風(fēng)入松》詞
。虞集在元仁宗至文宗之際
,號稱一代文宗
,但所作無非頌揚(yáng)元室的朝廷典冊、官府碑銘
。他也寫了不少詩,與楊載
、范梈
、揭傒斯被譽(yù)為四大家,但當(dāng)元代統(tǒng)治穩(wěn)固時期
,所作又多以題畫、應(yīng)酬為內(nèi)容
。倒是他的詞,留下雖只有31首
,卻不乏清新可誦的佳篇
。這首《風(fēng)入松》即是。詞中流露出厭倦官場生活
、亟望歸老田園的心情
。虞集仕宦40年
,位尊而爵顯
,頗得元代幾個皇帝的信任。然而實(shí)際上
,他并沒有什么權(quán)力,僅僅以一個文學(xué)侍從
,充當(dāng)皇帝的秘書
、顧問而已
。并且
,作為漢族士大夫,屈膝仕元
,內(nèi)心亦不免違己交病。他的《挽文山丞相》詩
,除了歌頌文天祥如效忠漢室的張良
、諸葛亮,至于以身殉國之外
,還慨嘆“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就是惋惜南宋連半壁河山也保持不住,如今北土南疆已經(jīng)完全淪入外族之手了
。他還有《書晚宋諸名公題墮淚碑詩后》一詩
,詩中寫道:“峴首亭高故國詩
,臥龍無復(fù)更驅(qū)馳。諸公盡向江南老,遺恨長題墮淚碑
。”拳拳故國之思可謂溢于言表
。所以他幾度請求退職,直到70歲時才得以回到江西臨川
。他祖籍原在四川長壽,元世祖至元21年
,當(dāng)他13歲時,隨從父親虞汲僑居臨川
,臨川成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因而他的詩詞中常常追憶“江南”。
這首詞在寫法上把身留朝廷
、神往故鄉(xiāng)的矛盾情狀交錯表現(xiàn)
,見出思?xì)w之久、回歸之難
。首先以“倚清酣”的“紅袖”與“不勝簪”的“華發(fā)”作對比
,一開始就突出“畫堂”的豪貴生活難以消除歲月蹉跎的凄寂之感。承“華發(fā)”的詠嘆
,再以“幾回晚直金鑾殿
,東風(fēng)軟花里停驂”二句加以點(diǎn)染。待詔禁苑
,文人向以為位居清要
,樂不思蜀,而詞人卻屢次在東風(fēng)和煦時
,入直途中駐馬花間
,流連瞻顧,不忍遽去
。這里以愛花寫傷春
,以傷春寫惜時
,以惜時寫思鄉(xiāng)
,蓋春歸人未歸也
。何以未歸呢?那是由于朝事拘牽
。“書詔”二句表明深受皇帝的重視
,榮寵已極
。上闋泛寫過去
,換頭轉(zhuǎn)入具寫目前
。“御溝冰泮水拖藍(lán)
,飛燕又呢喃”,與上闋“幾回”二句遙相呼應(yīng)
,突出一個“又”字
。即使位居清要,榮寵已極
,而思鄉(xiāng)懷歸之情卻與日俱增。現(xiàn)在御溝解凍
,春波泛碧,飛燕又隨春而至
,自己倒是一直羈留不返。這使人想起白居易的兩句詞
,“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憶江南》)
;又使人想起王安石的兩句詩,“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州》)。雖然年年都不免“花里停驂”
,但一個“又”字表明,這一次迎來春天,思鄉(xiāng)懷歸之情更切
,仿佛飛燕都在呼喚自己。不過
,飛燕雖隨春而至,但就北國來說
,仍是寒意襲人
,所以屋宇都垂下“重重簾幕”,飛燕無法進(jìn)入“畫堂”
,因此想使飛燕傳遞思鄉(xiāng)懷歸的消息,也無由得通
。而“憑誰寄金字泥緘”一句,卻從反面振起一筆
,逼出下文:“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边@一次是下定決心
,非要回去不可了,回到那“杏花春雨江南”的故鄉(xiāng)
。作者《臘月偶題》詩的第二首說:“舊時燕子尾毿毿
,重覓新巢冷未堪。為報道人歸去也
,杏花春雨在江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币馑己瓦@里所說的相同,不過平直寫來罷了
。作者還有一首《聽雨》詩:“屏風(fēng)圍坐鬢毿毿,絳蠟搖光照暮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