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民歌·敕勒歌
北朝民歌產(chǎn)生于黃河流域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xiàn)牛羊。【題解】敕勒,我國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之一
,以游牧為生,主要居住在今蒙古草原南部、朔州一帶。后裔融入了維吾爾族。【注釋】1.川:這里指平原
。2.敕勒川:因敕勒部落居住在這里而得名。3.陰山:坐落在內(nèi)蒙古高原,西起河套,東接內(nèi)興安嶺,綿亙千里【串譯】敕勒川大草原
,鋪展在陰山腳下。天空就像巨大的帳篷,籠罩著遼闊的大草原。天空遼闊青青,草原茫茫無際,風吹過時,野草低伏,露出一群群的牛羊。【賞讀提示】《敕勒歌》約產(chǎn)生于北魏中期
,是歌唱家鄉(xiāng)、歌唱草原的牧歌。氣勢恢宏蒼勁,意境遼闊悠遠。前四句是對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的詠唱。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作為詩的形象誦讀這首詩要明顯地表現(xiàn)出北朝民歌
【推薦名句】天蒼蒼,野茫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1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猷定
下一篇:
慧永《不時心似冰》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