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擬物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什么是擬物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比擬的一種,將人當作物來寫或將此物當彼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釋]擬物分為兩種:
(1)將人當作物來寫。臨時賦予人以物所具有的特征。
例1:小D和妹妹常常沒有晚飯吃,將門鎖了,把自己焊在礁石上,聽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舒婷《夢入何鄉(xiāng)》)
例2:如今那些寫作的女人,生長在不凋的花壇上,四季如春地綻放著,姹紫嫣紅的花瓣襯著周圍繁茂蔥郁的綠葉,顯得越發(fā)地鮮活。(張抗抗《寫作的女人》)
例1用物品能夠被“焊”的狀態(tài),寫小D和妹妹在無可奈何之下長時間駐足礁石的情景,強調了靜止不動的神態(tài)。例2整段文字都將人當作花來描寫,增強了“寫作的女人”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的“鮮活”特點。
當所擬之物為生物時,有時同時具有人或生物的動作狀態(tài),便可能出現(xiàn)擬人擬物界限不清的情況:
例3:沒有被陰云吞噬的晴空中,還有幾個星星在發(fā)抖;西邊林梢上那一勾細眉般的新月,也好像在打著哆嗦。(莫言《售棉大路》)
例3描繪暴雨將臨時天空的情景。“發(fā)抖”、“哆嗦”既可能是人所具有的動作情態(tài),也可能是貓、狗等有生物所具有的情態(tài)。就這一意義而言,可將其看作擬人,也可看作擬物。當然,此處的“發(fā)抖”、“哆嗦”與其說寫星星新月懼怕烏云的到來,不如說是寫賣棉人擔心下雨的恐懼心理。
(2)以物擬物。臨時賦予此物以彼物所具有的特點,將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4:辣味的日頭下/有一只鷹/刮過(姜宇清《祈雨》)
例4改變鷹所具有的動作描寫詞語“飛過”、“掠過”,而用了描寫風的動詞“刮過”,突出表現(xiàn)了炎熱無雨環(huán)境下生物的狀態(tài)和人的心理感受。
什么是擬物句 擬物句是什么?和擬人句有什么區(qū)別?請舉例說明.把人當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叫做擬物.
如:我在少年時代,看見了蜂子或蠅子停在一個地方,給什么來一嚇,即刻飛去了,但是飛了一個小圈子,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便以為這實在可笑,也可憐.可不料現(xiàn)在我自己飛回來了,不過繞了一點小圈子.又不料你也飛回來了,你不能飛得遠一些嗎?(魯迅《在酒樓上》)
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與人相同,不可和童話弄混,童話是想像(例:葉子妹妹說:“太陽公公……”這就不是一個擬人句 )根據(jù)想象將物當做人來敘述或描寫,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態(tài)、思想和感情.一句話,擬人就是用寫人的詞句去寫物.這種手法又叫做“人格化”.它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
如:今天,太陽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層后面,遲遲不肯露面.
擬物修辭手法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在語言寫作時,為了提高表達效果,把人當做物來寫,或者把甲物當做乙物來寫。
擬物分為三種情況:
(1)把人當做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來描寫,賦予人以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的某些特征。
例如,老舍《龍須溝》:“咱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p>
(2)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包括以生物擬為無生物,以無生物擬為生物,以物擬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擬為物。
例如,高爾基《海燕》:“這些閃電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動,一晃就消失了?!?/p>
(3)把抽象概念當作物來寫。
例如:何為《山城蓮礦》:“現(xiàn)在全縣蓮塘的生產(chǎn)大發(fā)展,蓮農(nóng)們精心培植,把綿綿情意栽種在每一口蓮塘里。”
擴展資料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于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
1、比喻手法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據(jù)聯(lián)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處,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變抽象為具體,深奧為淺顯,還能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詞,如“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仿佛”“真像”·····等。
2、擬人手法
擬人手法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特點是:色彩鮮明;描繪形象,使人或事物更生動形象;表意豐富,更利于表達作者鮮明的感情色彩,增強語言的親切感,還可以使被描寫的事物變得生動起來。
3、對比手法
對比手法,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運用這種手法,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4、反問手法
反問是借助疑問句來傳遞確定信息,以加強肯定或否定語氣,把要表達的確定意思包含在問句里,因此,反問句不同于一般問句。反問的語氣要比直陳句強勁有力,有利于表達鮮明的愛憎態(tài)度,是政論體中常用的辭格。
--擬物
--比擬
--修辭手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5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什么是割裂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 什么是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