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天涯游子漂泊流離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作品,早在《詩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相當普遍,此后漢樂府、古詩十九首中也有大量成功的作品。宋詞中的羈旅離愁之作如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雨霖鈴》(寒蟬凄切)等,都是流傳千古的名篇。
羈旅離愁之作,大都選擇一系列典型意象來營造意境。就節(jié)令而言,以選擇秋冬居多,這是因為中國人有一年一度回家過年的習慣,秋至冬來,就容易引發(fā)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就景觀而言,館驛、長亭、關(guān)河、溪橋容易引發(fā)人們感嘆旅途奔波的辛勞,梅花、柳條最容易讓人回想起離別的場面,當然,一個憑欄凝望的女主人公形象也常常隱約其間。
羈旅離愁之作有著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國是一個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國,土地是人們財產(chǎn)的根本。人之所以不能擺脫對故鄉(xiāng)、對家族的依戀,說到底,是不能擺脫對經(jīng)濟來源的依靠。男子漢走四方,留下思婦獨守空房,是中國古代家庭一種普遍的模式。中國古代文人少年求學,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旦入仕,原則上又要回避原籍。所以,“少小離家老大回”是文人們普遍的悲哀。在這種情況下,游子思鄉(xiāng)懷人的羈旅離愁很自然地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一個永恒的主題。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衡陽雁: 南飛的大雁 。 衡陽有回雁峰 , 相傳大雁南飛 , 不過此峰 。
四面邊聲連角起。
角: 軍中的號角 。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嶂: 形如屏障的山峰 。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燕然: 山名 , 即今杭愛山 , 在內(nèi)蒙古境內(nèi) 。 東漢竇憲大破匈奴 , 在此山刻石記功 。
羌管悠悠霜滿地。
羌管: 羌笛 。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 大意 〕邊塞的秋色風景奇異,大雁南飛一點也沒有眷戀之意。四面響起邊塞的號角聲,只見重巒疊嶂,長煙落日,孤城緊閉。舉起一杯濁酒,遙望家鄉(xiāng)遠在萬里之外,功業(yè)未立無法歸去。笛聲悠悠,寒霜滿地。在這樣的夜晚人人都難以入睡,月光映照著將軍的兩鬢白發(fā)和士兵流不盡的眼淚。
〔 點評 〕 范仲淹曾在陜西守邊多年 , 這首詞就寫他本人邊塞經(jīng)歷的直接感受 。 詞的上片寫邊塞風光 , 下片寫軍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景 。 在宋詞中 , 這是較早反映邊塞軍旅生涯的作品 , 其風格慷慨蒼涼 , 在宋初詞壇上可謂獨樹一幟 。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
黯: 黯然 , 愁苦的樣子 。
旅思: 客居他鄉(xiāng)的愁思 。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大意 〕黃葉灑落一地,天藍藍,水藍藍,水天一色,煙氣彌漫。無邊的芳草延伸到天的盡頭,無情地逗惹著人的鄉(xiāng)愁。因思念故鄉(xiāng)而使人心神黯然,徹夜難眠。明月早已升起,不要再倚靠在高樓上凝目遙望。本想借杯中的酒消解鄉(xiāng)愁,而酒入愁腸卻又化作了思鄉(xiāng)的淚水。
〔 點評 〕 這是一首抒寫思鄉(xiāng)之情的作品 。 它與其他懷鄉(xiāng)詞不同的地方是 , 一般的懷鄉(xiāng)詞往往用蕭瑟的秋景來表達作者的愁思 , 這首詞卻以高遠闊大的秋色來烘托無邊的鄉(xiāng)愁 , 雖有不盡柔情卻毫不委靡 , 所以前人評價這首詞是 “ 正氣塞天地 ”。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是處: 到處 , 處處 。
苒苒: 冉冉 , 漸漸 。
物華: 景物風光 。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
渺邈: 渺茫 , 遙遠 。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
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 yónɡ )望: 仰望 , 抬頭凝望 。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爭知: 怎知 。
恁: 這樣 , 如此 。
〔 大意 〕眼看著瀟瀟的暮雨灑向江面,一番清洗洗出了清新涼爽的新秋。慢慢地,秋風一陣比一陣凄厲,關(guān)山與河流一天比一天凄冷,落日的余光正照在樓頭。舉目四望,花落葉黃,美好的景物正在慢慢凋零。只有那滔滔不盡的長江水,還在默默地向東奔流。不忍心登高望遠,故鄉(xiāng)遠在天涯,歸鄉(xiāng)的情思難以遏制。可嘆這些年來行蹤不定,何苦在他鄉(xiāng)久久停留 ? 想必家鄉(xiāng)的親人在妝樓上翹首企盼,多少次誤認了天際的歸舟。她怎么知道,此時此刻我也正倚著欄桿,滿腹離愁。
〔 點評 〕 這首詞寫羈旅離愁 。 詞的上片寫游子登樓所見 , 以秋景的蕭瑟表明人的傷悲 ; 下片寫游子望中所想 , 抒發(fā)其歸思之切 。 前人對這首詞評價甚高 , 蘇軾認為 “ 霜風凄緊 , 關(guān)河冷落 , 殘照當樓 ” 三句 ,“ 不減唐人高處 ”。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長亭: 古時驛路上十里置一長亭 , 供人休息或餞別 。
驟雨: 急雨 。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都門帳飲: 在京城門外設(shè)帷帳置酒送行 。
無緒: 情緒低落 。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凝噎( yē ): 喉嚨哽咽 , 想說話又說不出的樣子 。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去去: 去了又去 , 即遠去 。
暮靄沉沉: 晚間云氣濃厚的樣子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選 今宵酒醒何處 ?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
經(jīng)年: 一年又一年 。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風情: 情意 。
〔 大意 〕清秋的傍晚,急雨剛剛停下,寒蟬的鳴叫又帶來幾分凄涼。設(shè)帳餞行了無情緒,心中不忍分別,遠行的船在催促著行人趕快離開。難以說出心中的千言萬語,只有手拉著手,流著傷心的眼淚。想象著船兒就要載著人駛向煙波千里的南方,那里暮云沉沉、天地寬闊。自古以來多情的人都為離別傷悲,更何況是在冷落蕭瑟的秋季分離。當酒醒夢回時,伊人早已不在身邊,只有兩岸的疏柳、天邊的殘月和拂曉的寒風伴著孤獨的我。從此以后,一年又一年的良辰好景也只會徒然增加人的惆悵。心里即使有千般柔情、萬種蜜意,又能向誰訴說 ?
〔 點評 〕 王灼 《 碧雞漫志 》 指出 ,“ 雨霖鈴 ” 的曲調(diào)極其哀怨 。 柳永的這首詞寫得婉轉(zhuǎn)凄惻 , 充分體現(xiàn)了哀怨的特點 。 在寒蟬凄切 、 驟雨初歇的氛圍中話別 , 倍感別離的苦楚與辛酸 , 更添臨行時的依戀與不舍 ; 在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環(huán)境中酒醒 , 倍感獨處的凄涼與冷落 , 更添別后的思念與惆悵 。 這首詞通過環(huán)境的渲染 , 襯托出詞人心中濃郁的傷別情懷 , 堪稱是寫離情別緒的千古絕唱 。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候館: 旅舍 。
草薰: 青草散發(fā)出的香味 。
轡: 馬韁繩 。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
危闌: 高樓上的欄桿 。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平蕪: 平坦的草地 。
〔 大意 〕旅舍前的梅花已經(jīng)凋零,溪橋邊的柳條柔嫩纖細,春草散發(fā)出香味,春風送來暖意,游子騎著馬啟程。離家越遠,離愁越濃,愁緒綿綿不絕像那溪中脈脈的春水。柔腸寸斷,粉淚盈盈,但愿她不要登上高樓獨倚危闌:原野的盡頭是座座春山,行人還遠在那春山之外。
〔 點評 〕 這首詞寫羈旅離愁 。 詞的上片寫游子途中所見 , 下片寫游子心中所感 。 全詞借春光引發(fā)離愁 , 春光越是美好 , 越能勾起良辰美景不能共有 、 共享的惆悵 。 詞中描摹春光細膩感人 : 梅殘 、 柳細 、 草薰 、 風暖 , 春意盎然 。 上片以春水之喻作結(jié) , 有迢迢不斷的柔情蜜意 ; 下片以春山的形象作結(jié) , 有無窮無盡的韻味 。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津渡: 渡口 。
桃源: 指陶淵明 《 桃花源記 》 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 , 在今湖南常德 。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寄梅: 用南朝宋人陸凱寄梅花給友人范曄的典故 。
尺素: 指書信 。
無重數(shù): 即無數(shù)重 。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
郴江、郴山: 在今湖南 。
幸自: 本自 。
瀟湘: 水名 , 在湖南永州市境 。
〔 大意 〕霧氣重重遮住了樓臺,月色迷蒙認不清渡口,極目遠眺,桃花源無處可尋。更不能忍受在春寒中緊閉館門,日暮時分又傳來杜鵑的哀鳴。友人寄來問候的書信,更增添了心中無窮的愁苦。郴江本來是環(huán)繞郴山的,為什么要獨自流到瀟湘去呢 ?
〔 點評 〕 這首詞作于作者被貶郴州后 , 詞寫貶謫的悲苦 , 體現(xiàn)了作者失意 、 絕望的心境 ?!?郴江幸自繞郴山 , 為誰流下瀟湘去 ”, 意蘊豐富 , 相傳蘇軾深為贊賞此二句 , 并將其書于自己的扇頭 。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畫角: 古代軍中號角 。
譙( qiáo )門: 城門樓 。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
征棹( zhào ): 指航船 。
引離尊: 指餞行時舉杯飲酒 。 引 , 持 。 尊 , 同 “ 樽 ”, 酒杯 。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蓬萊: 閣名 , 舊址在今紹興臥龍山 。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銷魂: 指傷神 。
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
青樓: 歌樓妓院 。 兩句用杜牧 《 遣懷 》 詩中 “ 贏得青樓薄幸名 ”
詩意。
此去何時見也 ? 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 大意 〕山頭上像是涂抹了一層淡淡的云彩,一望無際的枯草似乎和遠天連在一起,畫角的嗚咽聲從遠處城門傳來。暫且停下航船,一起舉杯共飲?;厥状碎g多少舊事,恍然如夢。斜陽下萬點寒鴉歸來,流水環(huán)繞著孤村。此時黯然神傷,私下解下香囊相贈,輕輕解開羅帶送別。多年來,空自在青樓歌女間留下一個薄情的名聲。此時一別何時才能再見 ? 衣袖上白白地灑滿淚痕。最傷心的是,回頭看高城,它已籠罩在黃昏的燈火之中。
〔 點評 〕 這首詞描寫離別的場面 。 作者善于用鋪敘的手法 , 加之以景物 、 環(huán)境的渲染襯托 , 細膩真切地刻畫了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斜陽外 , 寒鴉萬點 , 流水繞孤村 ”, 素來為人們廣為傳誦 , 雖是化用隋煬帝詩 “ 寒鴉千萬點 , 流水繞孤村 ”, 但自然渾成 , 自成妙境 。 全詞音美 、 調(diào)美 、 境美 , 讓人心馳神往 。 陳廷焯 《 詞則 》 稱之 “ 詩情畫景 , 情詞雙絕 ”。
燎沉香,消溽暑。
燎: 燒 。
沉香: 一種香氣很濃的香料 。
溽( rù ): 潮濕 。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侵曉: 破曉 。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干宿雨: 曬干昨日的雨 。
風荷: 風中之荷 。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 ?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吳門: 蘇州 。 此指作者的家鄉(xiāng)錢塘 。
長安: 代指汴京 。
五月漁郎相憶否 ?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楫: 船槳 。
〔 大意 〕點燃沉香,驅(qū)除潮濕的暑氣。天色將曉,鳥兒在檐邊探頭探腦,不時鳴叫。早晨的陽光照在荷葉上,昨天的雨珠很快被曬干了。清風吹過水面,圓圓的荷葉一張一張挺舉起來。故鄉(xiāng)遙遙,何時才能歸去 ? 老家在錢塘,自己久久羈旅汴京。家鄉(xiāng)的漁郎,你可還記得我 ? 在這荷花盛開的五月,我夢見乘坐你的小船穿行在荷花塘中。
〔 點評 〕 這首詞通過詠荷寫鄉(xiāng)思 。 作者由客居汴京所見的幾朵荷花寫起 , 回憶故鄉(xiāng)河塘中成片盛開的荷花 , 通過描寫荷花 , 將客居生活與思鄉(xiāng)的情懷融合在一起 ?!?一一風荷舉 ”, 著一 “ 舉 ” 字 , 風神無限 , 王國維稱之 “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 詞中詠物精妙 , 充滿詩情畫意 。
寒水依痕,春意漸回,沙際煙闊。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shù)枝競發(fā)。
天涯舊恨,試看幾許消魂 ? 長亭門外山重疊。
長亭: 古代驛路上十里一長亭 , 供人休息或餞別 。 這里指旅途中經(jīng)過的地方 。
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jié)。
情切。畫樓深閉,想見東風,暗消肌雪。
孤負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孤負: 辜負 。
尊: 同 “ 樽 ”, 酒杯 。
心期切處,更有多少凄涼,殷勤留與歸時說。
心期: 這里指兩情相互期盼 。
到得再相逢,恰經(jīng)年離別。
經(jīng)年: 整整一年 。
〔 大意 〕寒水依然停留在水痕線的下方,沙灘無邊,煙波浩渺,預(yù)示著春光將回。陽光下,溪邊的寒梅散發(fā)出芳香,綻開了花蕊。天涯游子滿懷流落之恨,看到這些該是多么斷腸銷魂。長亭遙望,那重疊不盡的青山正如我此刻愁腸百結(jié)。此情凄切,想那畫樓深處,春風拂過,伊人又消瘦了。辜負了巫山云雨,冷落了樽前花月。兩心的期盼留下了多少凄涼,也只有等待回來時再說。就算是能夠再逢,也經(jīng)受了整整一年的離別。
〔 點評 〕 這是一首游子思家的作品 。 詞的上片寫景 , 從春意將回勾引出春思春怨 , 重在寫景 , 而情在景中 ; 下片懷人 , 由 “ 畫樓 ” 引出思婦 , 背面傅粉 , 尤見曲折 ?!?蓼園詞選 》 認為這首詞有比興寄托 :“ 仲宗于紹興中坐送胡銓及李綱詞除名 。 起三句是望天意之回 ?!?寒枝競發(fā) ’, 是望謫者復(fù)用也 ?!?天涯舊恨 ’ 至 ‘ 時節(jié) ’, 是目斷中原又恐不明也 ?!?想見東風 , 暗消肌雪 ’, 是遠念同心者應(yīng)亦瘦損也 ?!?孤負枕前云雨 ’, 是借夫婦以喻朋友也 。 因送友而除名 , 不得已而托于思家 , 意亦苦矣 。” 這也可備一說 。
池上紅衣伴倚欄,棲鴉常帶夕陽還。
紅衣: 紅蓮花 。
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涼寶扇閑。
殷云: 濃云 。
鄉(xiāng)夢窄,水天寬。小窗愁黛淡秋山。
鄉(xiāng)夢窄: 思鄉(xiāng)的夢短暫 。
吳鴻好為傳歸信,楊柳閶門屋數(shù)間。
吳鴻: 從家鄉(xiāng)吳地飛來的鴻雁 。
閶門: 地名 , 在蘇州西門 。
〔 大意 〕獨自靠著欄桿,看著池中的紅蓮,歸巢的烏鴉帶著夕陽歸來。濃云飄過,帶來一陣暮雨,吹打下片片梧桐葉。明月漸漸升起,增添了幾許寒意,寶扇也閑置不用了。回鄉(xiāng)的路那樣闊遠,思鄉(xiāng)的夢這樣短暫,暗綠的山似乎也在替人發(fā)愁。家鄉(xiāng)來的鴻雁,請為我?guī)w信,帶到蘇州西門那柳枝低拂的小屋中。
〔 點評 〕 化度寺在杭州西部江漲橋附近 。 這首詞是作者客居外地懷念家鄉(xiāng)親人而作 。 詞的上片寫景 , 下片抒情 , 最后一句 “ 楊柳閶門屋數(shù)間 ” 點明所懷之地和所懷之人 , 但又不說破 , 有無限深遠的情味 。
何處合成愁 ? 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年事: 往年的情事 。
花空: 花已落盡 。
燕辭歸,客尚淹留。
客: 作者自稱 。
淹留: 久留 。
垂柳不縈裙帶住,謾長是,系行舟。
縈: 纏繞 。
裙帶: 代指女性 。
〔 大意 〕何處合成愁 ? “愁”代表離別人心上的秋天??v使不下雨,芭蕉的颼颼作響也引人愁思。都說晚涼天氣好,明月朗照,人也害怕登樓望月懷鄉(xiāng)。往年的情事在夢中消逝,猶如花落水流一般。伊人南歸,自己仍久留他鄉(xiāng)。垂柳呀,你不系住她的裙帶留下她,為什么系住我的行舟不讓我走 ?
〔 點評 〕 這首詞寫離愁 , 抒發(fā)作者的羈旅懷人之情 。 詞的上片寫秋思之愁 , 下片寫客中之嘆 , 作者忽發(fā)奇想 , 把一切歸咎于眼前的垂柳 , 責怪它不系住伊人的裙帶 , 卻去系客子的行舟 。 全詞通俗明快 , 張炎的 《 詞源 》 對吳文英評價不高 , 卻稱許這首詞 “ 疏快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7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馬祖?!ゑ{發(fā)上京》詩詞選鑒賞
下一篇: 《韋莊金陵圖①》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