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賜珍珠
—既然無情
,此生何必再相見
柳葉雙眉久不描
,殘妝和淚污紅綃??????????????????????????????????????????????????????????????。
,此生何必再相見.png" />
長門自是無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
。
—江采萍《謝賜珍珠》
江采萍生在一個醫(yī)學(xué)世家
,父親江仲遜懸壺濟世,廣受當(dāng)?shù)匕傩諓鄞??????????????????????????????????????????????????????????????
。他不僅醫(yī)術(shù)高超
,也是一個吟誦風(fēng)雅的清客。而他素來喜歡讀《詩經(jīng)》
,女兒出生后
,他從《詩經(jīng)·召南·采蘋》中取篇名“采蘋”二字為她取名為“采萍”。
于以采蘋
?南澗之濱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
于以盛之
?維筐及筥。于以湘之
?維锜及釜
。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誰其尸之?有齊季女
。
江采萍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
,隨著年歲的增長,她越來越接近詩中描述的那位采蘋的美麗少女。
她容貌秀美
,巧笑倩兮
,一顰一笑皆有無限神采。
她體態(tài)輕盈
,弱柳扶風(fēng)
,如風(fēng)雪欺壓下看似柔弱卻堅韌的梅花。
她才華出眾
,會吟詩
,會作畫,會擬寫文章
。
她精通樂曲
,擅長舞蹈……
鄰里都說,也不知將來誰能有福氣娶江家的小女兒做妻子
,有這福分的
,肯定非一般人啊。
她的命運就這樣被一語道破
。最后娶了她的確實不是一般人
。他是當(dāng)今天下第一人,大唐天子—唐玄宗
。
那已是后話
。世人知道她的時候,她已經(jīng)是唐玄宗的梅妃
。較之成為寵妃后的她
,曾經(jīng)年少天真的江采萍卻更像空谷中獨自綻放的寒梅,擁有別樣的風(fēng)姿
。而她之所以被封為梅妃
,只因她愛梅成癡。這一喜好
,她自小就有
。
江仲遜很疼愛小女兒,知道她喜歡梅花
,就從各地采購不同品種的梅樹種在院子里
。江采萍對這些梅樹視若珍寶,親自澆灌
。等到寒冬梅花綻放時
,她欣喜地在院中駐足觀賞,或在樹下起舞
,絲毫不覺得寒冷
。
江采萍最擅長跳的是驚鴻舞
。舞動時,如鴻雁展翅飛翔
,優(yōu)雅無比
。多年以后,已然入宮成為妃子的她為唐玄宗表演驚鴻舞
,唐玄宗雖早就知道她能歌善舞
,但一舞之后,他還是驚喜不已
,甚至當(dāng)著諸王的面稱贊她
,“吹白玉笛,作《驚鴻舞》
,一座光輝”
。
大概是從小就與梅為伴的緣故,江采萍不僅擁有梅花一般的美麗外表
,更有著梅花的高雅與堅貞
。如此女子,自然不會埋沒于市井中
。
那一年
,唐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去世了,他日夜思念
,極是落寞
。高力士為了幫唐玄宗物色新人,自請出宮尋訪美女
。他一路南下
,到了閩中莆田的時候,聽當(dāng)?shù)厝硕荚谧h論江采萍的美貌
。于是他親自來到江家
,說明來意。等到見了江采萍
,高力士驚為天人
,當(dāng)即下重聘,將她接回了長安
。
這是江采萍人生的轉(zhuǎn)折點
。
這次入宮不知是不是她自愿,以她清冷的性格
,未必向往宮中的榮華富貴
,但來使是天子身邊的紅人高力士,縱使不愿
,她也不得不認命
。彼時她應(yīng)該不會料到
,她會真的愛上那個即將成為她夫君的人。
她的結(jié)局很凄涼
,若是重來一次,不知她是否會選擇入宮為妃這條路
。我想
,應(yīng)該會的吧。她那樣的女子
,愛得深沉
,愛得熱烈,即便那個人永遠不可能對她一心一意
,她也是無怨無悔的
。曇花一現(xiàn)的愛情,縱是短暫
,也曾絢爛
。
見到江采萍的第一眼,唐玄宗便被她的美貌與氣度所吸引
,情難自控
。他早就聽高力士上奏說,求得一絕色美女
。然見慣了后宮佳麗的他并未抱太大期望
。熟料,江采萍的出現(xiàn)還是讓他吃了一驚
。
高力士說
,江采萍善吹白玉笛,音如天籟
。唐玄宗命人取來白玉笛
,讓她當(dāng)場吹奏??????????????????????????????????????????????????????????????。一曲畢
,余音繚繞
,竟不似凡間樂曲。
高力士又說
,江采萍所跳的驚鴻舞
,天下一絕。唐玄宗饒有興致
,又讓她表演一段
。舞畢,他不可置信地望著眼前的美人
,連連夸贊
。他一高興
,遂下旨封江采萍為梅妃。
江采萍愛梅
,唐玄宗命宮人在她所住宮殿遍植梅花
,宮中的涼亭叫“梅亭”,園子叫“梅園”
,樓閣叫“梅閣”……他幾乎日日宿于她的寢宮
,聽她吹笛,看她跳舞
,他親昵地稱呼她為梅精
。
江采萍從對他最初的敬畏,慢慢轉(zhuǎn)變成了愛慕
。他和她想象中的帝王不一樣
,他在她面前沒有一點架子,與其說是帝王
,還不如說是尋常人家的丈夫
。而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皇帝,他喜愛詩畫
,通曉樂理
,文采風(fēng)流。有這樣一個疼愛自己的男人
,她還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
他們的感情一日比一日好,而她也不像其他妃子一般
,仗著帝王專寵就恃寵而驕
。在這座看似金碧輝煌實則暗潮洶涌的皇宮中,她一向獨善其身
,不專橫跋扈
,也不與人結(jié)怨,宮人都說她是他的賢妃
。
那樣的日子簡單而美好
,她與他是那樣恩愛,惹人羨慕
。直到有一天
,那個女子出現(xiàn)了,帶著目空一切的傲然
,帶著驚世駭俗的美麗
。她的名字叫楊玉環(huán)。
江采萍清瘦,楊玉環(huán)豐腴
。
江采萍美得柔弱
,楊玉環(huán)美得霸道。
江采萍驚鴻一舞傾倒天子
,楊玉環(huán)霓裳羽衣舞驚天下
。
江采萍是優(yōu)雅高潔的梅花,楊玉環(huán)是富貴艷麗的牡丹
。
三百年后
,北宋的周敦頤寫了一篇《愛蓮說》,其中有這樣一句:“自李唐來
,世人盛愛牡丹?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大概
,在那樣的大唐盛世,梅花注定是要敗給牡丹的吧
。如若不然
,為何楊玉環(huán)一出現(xiàn),江采萍的命運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
楊玉環(huán)的身份很尷尬
,她是唐玄宗與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因她美得太過耀眼
,唐玄宗無法自拔地迷戀上了她
,在明知道她是自己兒媳婦的情況下。為了得到她
,他不惜將她從壽王府帶走
,讓她出家當(dāng)女道士,待議論平息之后
,將她納入后宮
,成了他的妃子。
江采萍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fā)生
,心如刀絞
。她并非嫉妒楊玉環(huán)打破了自己的專寵,只因為自幼在詩書禮儀熏陶下的她太懂得天道人倫
,她實在無法理解
,身為兒媳婦的楊玉環(huán),怎么可以嫁給唐玄宗為妃
!
為了勸諫唐玄宗
,江采萍寫了一首詩:
撇卻巫山下楚云,南宮一夜玉樓春。
冰肌月貌誰能似
,錦繡江天半為君
。
詩雖簡單,卻把她心中所想表達得很清楚了
。楊玉環(huán)拋下丈夫嫁給公公
,自恃美貌纏著君王耽誤朝中之事……那么唐玄宗呢?他已不再是當(dāng)初明事理有分寸的君王
,得了美人后的他只知道聽歌賞舞
,貪圖享樂。這哪里還是她曾經(jīng)深愛的他?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她痛心疾首。
唐玄宗還未回應(yīng)江采萍
,這件事卻傳到了楊玉環(huán)的耳中
。楊玉環(huán)不屑地回了她一首詩:
美艷何曾減卻春,梅花雪里減清真
。
總教借得春風(fēng)草
,不與凡花斗色新。
作為唐玄宗的新寵
,楊玉環(huán)不免有些嬌蠻
。她以詩告訴江采萍:你雖然美麗,奈何已是舊人
,如今蒙受盛寵的人是我而不是你
,我不屑與你爭寵。
江采萍見詩
,面如紙色
。楊玉環(huán)的話雖然難聽,但事實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縱使曾經(jīng)唐玄宗有多愛她
,那已經(jīng)是過眼云煙了。
她望著紙上的詩
,眼淚接連不斷地滑落
。
深宮的愛情,最是不足信
。江采萍很早就明白這一點
,只是她太愛那個人,不知不覺就已對他交出真心
。她原以為
,就算等她年老色衰,他不再愛她了,也會念著昔日舊情
,不至于太冷落她吧
。
可是她錯了,大錯特錯
。
楊玉環(huán)是個聰明的女子
,她深知整個后宮唯一能和自己抗衡的就是江采萍,她不可能留給敵人任何機會
。她時常會給唐玄宗吹枕邊風(fēng)
,數(shù)落江采萍的不是。
江采萍是什么樣的人
,唐玄宗豈會不知
?他明知道楊玉環(huán)夸大其詞,但為了博楊玉環(huán)高興
,他選擇了冷落江采萍
,將她打入了冷宮—上陽宮。
越是來之不易的
,越是彌足珍貴。
楊玉環(huán)曾經(jīng)是唐玄宗的兒媳婦
,他費盡心思
,好不容易才讓她冠冕堂皇地成為他的妃子,她珍貴得好似園中開得最燦爛的牡丹
,他自然要細心呵護
,哪怕為此失去一些什么,他也在所不惜
。
自那以后
,陪著唐玄宗聽曲賞花吟詩跳舞的人,再也不是江采萍了
。從前那抹清瘦孤傲的影子早已遠去
,離了他的身,也離了他的心
。
偶爾
,他也會想起昔日在梅樹下翩翩起舞的身影,但也不過是匆匆一瞬
,轉(zhuǎn)眼他就被跳著霓裳羽衣舞的楊玉環(huán)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
失去了江采萍的梅園,再也沒有往日的朝氣??????????????????????????????????????????????????????????????
。即便是到了冬日
,也難開出神采。他稱她為梅精,如今失了精魂
,梅花開得再燦爛
,也似少了什么。
可那又如何呢
?有了富貴奪目的牡丹
,他已經(jīng)不需要那滿園梅花了。
直到有一天
,他不知為何
,不知不覺竟走到了梅園。他停下腳步
,靜靜地觀賞月下正凋謝的梅花
。風(fēng)吹來,它們還是那么香
,那么美
。江采萍在梅樹下跳著驚鴻舞的畫面在他眼前閃過,他眼眶忽然濕了
。
一個主意浮上他的心頭
。他打定主意,立刻招來貼身小太監(jiān)
,讓他派人去上陽宮請江采萍前來伴駕
。
江采萍漸漸習(xí)慣了上陽宮的清冷,乍一聽天子召見
,又驚又喜
。正要謝恩,她又心生疑問:“既然陛下召我前去
,為何要在這三更半夜
?”
小太監(jiān)支支吾吾,沒有說話
。
江采萍頓時明了
,苦笑道:“他還是顧忌她啊。怕她生氣對嗎
?”
小太監(jiān)無言以對
。
“罷了罷了,我隨你去便是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她對他的愛太卑微,明明滿心委屈
,卻還是忍不住去見他了
。因為她已經(jīng)很久很久沒有摸過那張她朝思暮想的臉
,她只想好好地看他一眼。因為下一次相見
,可能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
曾經(jīng)相愛的兩個人于深夜相見,情緒都非常復(fù)雜
。江采萍更是在見到他的第一眼就忍不住淚眼婆娑
,站在原地?zé)o法動彈。他老了
,鬢邊多了好些白發(fā)
,也不像以前那么神清氣爽了。這哪里還是她心心念念的三郎啊
,許久不見
,他何以蒼老至此!
唐玄宗上前一把擁住江采萍
,兩人擁抱著
,肆意地享受這個月夜帶給他們的一切。
過了不久
,小太監(jiān)匆匆前來稟報
,說貴妃來了。
唐玄宗驚坐而起
,一時失了分寸
。為了不讓楊玉環(huán)看見,他竟然把江采萍藏了起來
。等到楊玉環(huán)氣沖沖推門進來,看到的只有凌亂的被褥和驚魂未定的唐玄宗
。
楊玉環(huán)恃寵而驕
,唐玄宗身邊有不少她的耳目,他深夜召梅妃侍寢的事是瞞不了她的
。所以
,盡管沒有親眼看見江采萍,唐玄宗也信誓旦旦保證以后不會再見江采萍
,她還是大鬧了一場
。唐玄宗見她蠻橫至此,一狠心就將她趕回了娘家
。
楊玉環(huán)鬧完
,唐玄宗才靜下心來,回去找江采萍
,可是江采萍已經(jīng)被小太監(jiān)遣送回上陽宮了
。經(jīng)此一事
,她心如死灰,終于明白了帝王之愛竟是如此淺薄
。
她也知道楊玉環(huán)被唐玄宗負氣趕回家的事
,她并沒有妄想借此機會東山再起。她太明白了
,唐玄宗是不會輕易放下楊玉環(huán)的
,不出幾日,還是會照樣接回來
。
果然
,沒多久,楊玉環(huán)春風(fēng)得意地回宮了
,和她以往一樣
,她依舊是最得寵的妃子,整個后宮上下
,無不巴結(jié)討好她
。她愛吃荔枝,唐玄宗不惜快馬從嶺南運來新鮮的荔枝
,以博美人一笑
。
杜牧的《過華清宮》,寫的正是此事
。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
當(dāng)所有人都陪著楊玉環(huán)在華清宮宴飲,看她笑著品嘗荔枝的時候
,江采萍默默坐在上陽宮的窗前
,留下了兩行清淚。
唐玄宗并非對江采萍完全絕情
,他只是更在乎楊玉環(huán)
,怕她生氣所以不敢明著對江采萍表現(xiàn)出任何疼愛和關(guān)心。當(dāng)楊玉環(huán)不在身邊的時候
,他還是會時不時想起和江采萍的美好回憶
。
有一次,外國使臣前來進貢
,唐玄宗瞞著楊玉環(huán)
,偷偷賜了一斛珍珠給江采萍。江采萍卻拒不接受
。有了當(dāng)年的羞辱
,她已經(jīng)不稀罕這“嗟來之食”
。于是她揮筆寫下了《謝賜珍珠》,讓人將詩和珍珠一同交還給唐玄宗
。
何必珍珠慰寂寥
,多么冰冷的話語。既然你已經(jīng)不愛我了
,何必還要再憐惜我
?
她把自己比作被漢武帝幽禁于長門宮的陳阿嬌,拒絕接受珍珠
,既是悲嘆自己的處境
,也是怨恨唐玄宗的絕情。
唐玄宗看了這首詩之后
,黯然神傷
,親自為其配曲,曲名就是后來流傳千古的詞牌名《一斛珠》
,江采萍也因此被稱為斛珠夫人
。
有了賞賜一斛珠的事,江采萍感覺到
,唐玄宗對她余情未了
。她想,或許她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回到他的身邊
。她想到了漢朝館陶公主為了幫女兒陳阿嬌重獲盛寵
,以千金向司馬相如買《長門賦》一事,于是
,她將自己僅有的一千兩黃金拿給了高力士
,讓他幫忙請人寫賦,以奪回唐玄宗的心??????????????????????????????????????????????????????????????
。
高力士跟隨唐玄宗多年
,知道楊玉環(huán)的厲害,便對江采萍道
,沒有人會寫那樣的賦。江采萍不傻
,她明白高力士只是懼怕楊玉環(huán)
,不敢?guī)椭约骸J缿B(tài)炎涼
,說得不正是如此嗎
?
江家的女兒,自小就不是只知道享樂的閨中小姐
,她有才華
,有見識
,既然沒人肯幫她寫,她親自提筆
,也不會輸給旁人
。于是,她寫了一篇《樓東賦》
。
玉鑒塵生
,鳳奩香殄懶蟬鬢之巧梳,閑縷衣之輕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嗉拍谵m,但凝思乎蘭殿
。信摽落之梅花
,隔長門而不見。況乃花心飏恨
,柳眼弄愁
。暖風(fēng)習(xí)習(xí),春鳥啾啾
。樓上黃昏兮
,聽風(fēng)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
,對素月而凝眸
。溫泉不到,憶拾翠之舊游
;長門深閉
,嗟青鸞之信修。
憶昔太液清波
,水光蕩浮
,笙歌賞宴,陪從宸旒
。奏舞鸞之妙曲
,乘畫鹢之仙舟。君情繾綣
,深敘綢繆
。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無休
。
奈何嫉色庸庸
,妒氣沖沖。奪我之愛幸
,斥我乎幽宮
。思舊歡之莫得
,想夢著乎朦朧。度花朝與月夕
,羞懶對乎春風(fēng)
。欲相如之奏賦,奈世才之不工
。屬悉吟之未盡
,已響動乎疏鐘?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臻L嘆而掩袂
,躊躇步于樓東。
唐玄宗看完
,再一次回想起江采萍的好
。她美麗優(yōu)雅,溫柔嫻淑
,多才多藝
,她善解人意,溫柔體貼
,不像楊玉環(huán)一樣嬌蠻任性……
只可惜
,這份愧疚之心還未被他付諸行動,得知消息的楊玉環(huán)趕來了
。她心中的怒火已經(jīng)讓她失去了理智
,她一把奪過唐玄宗手中寫著《樓東賦》的紙,就像她恨江采萍一樣
,將它撕得粉碎
。
被楊玉環(huán)這么一鬧,江采萍以賦挽回唐玄宗真心的美夢
,最終被打碎了
。這是她最后的機會,做到這一步
,她還是不能重新回到他身邊
,她累了,是真的累了
。她認命
,自此不再抱任何期望,孤獨地在上陽宮中度過她的余生
。
后來
,“安史之亂”爆發(fā)
,唐玄宗帶著楊玉環(huán)前往蜀地避難
,江采萍被留在了上陽宮
。再后來,“安史之亂”結(jié)束
,唐玄宗重新回到長安城
。
那個時候,楊玉環(huán)已經(jīng)自縊于馬嵬坡
,失去寵妃的唐玄宗這才想起他曾經(jīng)寵愛的另一個女人
。他派人到處尋找江采萍的下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他尋遍了整個長安城也沒有找到她的身影,只得到一幅她的畫像
。
傷心之余
,他在畫上提了一首詩: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
。
霜綃雖似當(dāng)年態(tài)
,爭奈嬌波不顧人。
幾天之后他做了一個夢
,夢見江采萍告訴他
,她早在“安史之亂”時就死于亂兵之手,尸體被好心人埋在池東的梅林
。他依言去尋找
,果然在一棵梅花樹下挖出了一具尸骨。
還記得那一年御花園初見
,她巧笑嫣然
,動人心魂。
還記得那一年梅園觀舞
,她舞姿翩躚
,宛若驚鴻。
還記得那一年御前聽曲
,她玉笛飛聲
,音如天籟。
只可惜
,這一切就像東流之水
,再也回不來了。
他抱著她的尸骨
,放聲大哭
。
而后,他親自寫了祭文,以妃子之禮將她重新安葬
。
太液池邊的梅花開得依舊燦爛
,可是花依舊,人卻不在了
。等到伊人香消玉殞再悲痛
,還有什么用呢?葬禮再風(fēng)光
,祭文再感人
,她也永遠不會知道了。
他多么希望
,她還能再見她一面
,云淡風(fēng)輕地對她說一句,好久不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撬龥]有等到他,先他一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