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
詞譯
戍守的人已歸了
,留下邊地的殘堡。十七世紀(jì)的草原,那些身向云山的身影,留給了吹斷馬嘶的北風(fēng)。射中過深秋的箭,掛過邊塞的鐵釘,被黃昏和望歸的靴子磨平的晚煙。一切都老了,一切都抹上夕陽的銹。只有一座舊城,不能再瞭望
,不能再系馬。你黯然地卸了鞍。你的行囊沒有劍。歷史的鎖,沒有鑰匙。評析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
,納蘭受命與副都統(tǒng)郎談等出使覘梭龍打虎山,十二月還京。此篇大約作于此行中。與此一首寫作同時(shí)尚有《沁園春》(試望陰山)、《蝶戀花》(盡日驚風(fēng)吹木葉)等詞作。這首詞抒發(fā)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點(diǎn)明此行之目的地
,很容易讓人想起同是納蘭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下闋“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guān)城”以簡古疏淡之筆勾勒了一幅充滿蕭索之氣的戰(zhàn)地風(fēng)光畫面
。晚煙一抹,裊然升起,飄蕩于天際,營壘荒涼而蕭瑟;時(shí)至黃昏觀之此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91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減字木蘭花》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
《楊慎·臨江仙》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