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幽人三畝宅,生芻一束向誰論?
藤蘿得意干云日,簫鼓何心進酒尊。
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池水年年到舊痕。
---黃庭堅
這是一首吊古詠懷的詩,即借對古人、古跡之題詠而“自吐胸臆”,故姚鼐謂其“自杜公(甫)《詠懷古跡》來而變其面貌”(《五七言今體詩抄》)。
它題詠的是徐孺子祠堂,亦即徐穉故居?!逗鬂h書·徐穉傳》言:“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屢辟公府不起。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穉不之免,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唯穉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去舉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靈帝初,欲蒲輪聘穉,會卒?!薄遁浀丶o勝》言:“孺子亭在東湖(在今江西南昌)西堤上,孺子宅即孺子亭也。曾南豐(鞏)即其地創(chuàng)祠堂?!?/p>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以“自敘起”(楊倫《杜詩鏡銓》),而黃庭堅則貼緊“徐孺子祠堂”來寫。姚鼐所謂“變其面貌”者大約指此。第一句講祠堂,喬木四圍中,有三畝之宅,為幽人之居(《易》“幽人貞吉”,后世用“幽人”指高人、隱士)。第二句寫來祠奠祭。“生芻一束”,是徐穉本人的故事。郭泰母喪,徐穉往吊,“置生芻一束于廬前而去”。別人很奇怪。郭泰說:“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詩》不云乎:‘生芻一束,其人如玉?!釤o德以堪之”(《后漢書·徐穉傳》)。這句既點明“幽人”之為徐穉,且贊美徐穉“其人如玉”。但徐穉已死,誰能理解自己心意呢?“向誰論”三字領起下文。
第三句“藤蘿”承“喬木”而來。喬木高聳,藤蘿依附喬木,也干云蔽日,顯出“得意”的樣子??磥硪杂餍∪艘栏骄佣靡?,造成浮云蔽日之勢。在當時,如果以指呂惠卿、蔡京等人,倒也確切。
第四句是寫祠堂建成之后,便有人吹簫打鼓來進酒尊,但那是把徐穉當作神佛一樣來祭拜求福的?!昂涡摹币辉~,用得耐人尋味。
這兩句從眼前景事寫起,但寓意深微。下兩句接寫自己的感想。
“白屋”指貧士所居。“能”,義同“堪”(見《漢書·嚴助傳》注)。意謂貧士中怎堪沒有徐穉呢?按黃庭堅《題伯時畫嚴子陵釣灘》:“能令漢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絲風?!比螠Y注:“東漢多名節(jié)之士,賴以久存,跡其本原,正在子陵釣竿上來耳。”徐穉正是東漢的“名節(jié)之士”,他雖只是生活在白屋之中,卻對漢家天下的存亡起了重大作用。
“黃堂”指太守所居?!安皇恰豹q言“若不是”。意謂: 若不是太守中少了陳蕃,則白屋中亦未必沒有徐穉。語有省略。又可理解為反問句,即白屋之無孺子,不是由于太守中少個陳蕃嗎?亦可通。說得更明白點就是: 每個時代都有像徐穉那樣的高士,只是沒有陳蕃那樣的太守去發(fā)現(xiàn)他,敬重他。
他贊頌與藤蘿的依附相反的“名節(jié)之士”,慨嘆太守不能注意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這就是黃庭堅“自吐胸臆”。
結句言“古人冷淡今人笑”,但“湖水年年到舊痕”。意謂徐穉這樣的古人不為人知,今人中有這樣的人也可能受到譏笑。但這種人品格自在,猶湖水年年長在一樣。以景結情,耐人尋味。
方東樹說:“山谷之妙,起無端,結無端……每每承接處,中亙萬里,不相聯(lián)屬”,這就是說其中跳躍很大,讀時應該注意這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91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白《關山月》原文翻譯及賞析